浅谈数学预习作业单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1-06-28 00:38赵锦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生自主学习

赵锦华

【摘 要】本文立足学与教的整体,针对预习作业单的编制从不同的课型提出想法,并在使用上提出了一些想法,进一步提升预习作业单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预习作业单 课型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

自从学校实行“慧学课堂”的新型的教学方式之后,课堂的教学模式出现了非常大的改变。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要做出适度的预习,在经过针对性的预习以后,上课时首先要进行预习作业的交流和汇报。此时预习作业单的作用就显而易见,它有着搭建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桥梁作用。课前预习跟不上,必然对课堂中的教学产生影响。数学新课标也提出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掌握如何自我思考,亲自感受数学所蕴含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课前的预习可以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预习作业有非常多的种类,本文重点讲述书面上的预习作业,也就是预习作业单。笔者根据不一样的课型,开展了相关的实践探究,并在预习作业单的制作以及使用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思考和實践。

一、预习作业单的编制

在进行预习作业单编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明确思想,层次明了,内容丰富,方法众多。对于不一样的课型,所需要进行预习的内容和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下面重点结合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来制作预习作业单,然后进行实际的使用。

1.新授课预习作业单

对于新授课的教学,开展课前研究性学习是极其关键的,这样就可以利用新授课来扩大探究的内容。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对新学的知识有了足够的认识。一节课仅有的40分钟中探究时间并不一定都能得到保障,课前探究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对于新授课而言,重点采用的是 “探究自学型预习”的学习模式,可以将其划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试一试”(探究),第二板块是“学一学”(自学),第三板块是“想一想”(问题等)。当然自学要有挑战性,不能就看看书这么简单,不然就变成了学生索然无趣地模仿学习。那么教师在安排时可以出一些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先思考,有困难了再寻求解决的办法,可以看书、操作、实验或者查阅资料等。这样,学生的整个预习能贯穿始终。对于需要学生亲自感受的新授课应该使用“操作实践型预习”的方法,其中包含了动手实验和游戏比赛等方面的内容。比如,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预习作业单。

《解决问题的策略》预习作业单

1.回忆一下我们曾经使用过何种的策略处理问题?(先解答,再写出运用了什么策略。)

2.自主学习书本例题,想一想: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使用了哪些策略?

3.思考:通过自学,对你的解题有什么帮助?有什么收获?

从预习作业单中不难看出,整个新授课例题的预习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第一题)总结回顾前面所有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有所遗忘,自己去探究即可,给足时间课前去回顾思考;第二板块(第二题)在探究的基础上对新授例题进行自主学习,“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使用了哪些策略?”两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再度思考,也体现学习的分层;第三板块(第三题)是对预习的难度升级,引发学生思考是否还有疑问或者可以提醒别人的地方。上面即为典型的“探究性自主预习”,很多新授课都可从这三个方面去思考设计预习作业单,特别是高年级的新授学习,设计预习作业单时要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厘清脉络。

2.练习课和复习课预习作业单

每学期的授课中有很多需要通过练习课或复习课的方式完成,这些课的预习作业单设计制作,很有必要进行研究。笔者利用“自主整理型预习”的方式开展复习课和练习课,并将其划分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是“回顾整理”,第二板块是“好题推荐”,第三板块是“收获及疑问”(或拓展与提高)。

例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课”预习作业单可以这样制作:

“长方体和正方体练习课”预习作业单

(1)回顾整理

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法对本单元的一些内容进行合理化的整理。

(2)好题推荐

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一道题,同时还要讲述推荐的主要理由。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温馨小提醒吗?

(3)拓展与提升

自主出一道你认为有价值的题。对于本单元还存在哪些疑问?

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总复习”则不同,可以这样编制预习作业单: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总复习”预习作业单

(1)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法来对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方面的知识进行合理化的整理。

(2)自己编制或推荐一道相关的题目,并说明你编制或推荐的理由。

(3)我的收获或疑问

经过以上回顾和整理之后,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或者还存在哪些疑问?

练习课和复习课应有所区别。练习课一般会出现在一课时或几课时或者一个单元结束的时候,那么在设计练习课的时候需要注意:要求相对低一些,只需要整理出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即可,如果整理不出来还可以根据每一单元的整理回顾提示来进行梳理。复习课的知识点整理要求需要高一些,需要关注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最好能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形成单元结构化或相关知识网状化的整理方式,更多的需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然,在进行知识的整理时,一开始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的,需要我们教师的干预,怎样去整理,从几方面开展,逐步地引导。实践中发现,学生的整理能力在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下,在不断地提升。

练习课和复习课的预习作业单对整节课的教授与成效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课堂练习和复习前,学生将相关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回顾梳理的意识。

二、预习作业单的使用

1.交流汇报,全员发展

预习作业单编制好了,仅仅是完成了一部分工作。合理利用好预习作业单也很重要,那么该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上使用呢?

预习作业单使用的最主要形式是班级中的交流汇报。根据年龄层次的不同,交流的方式也有所区别,低年级同桌交流为主,高年级小组内交流为主,应视学情而定。交流完后需要进行全班层面的汇报,汇报的形式也可以选择,可以是个体展示汇报,也可以小组形式汇报,可以根据交流内容的比重来选择。预习作业单在一节课的使用时间上也会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的预习作业单使用的时间短一些;练习课和复习课预习作业单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甚至整节课都在使用;在学生对预习作业单进行交流前,教师需要对全班学生的预习作业单做简单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学生通过交流汇报把预习的成果、方法以及遇到的困惑等进行展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情,有利于更高效地教学。

在进行交流汇报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的策略的,应遵循几个先后原则:(1)先小组后全班。小组内交流过后,学生的底气会更足,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胆小内向的学生也更愿意去表达自己。(2)先学困生后学优生。新课标更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也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合适的发展机会。

2.答疑解惑,加深认识

基于交流汇报,对于学生感到疑惑的部分,教师应该结合问题的实际情况,使用恰当的方法,以此来指引学生有效处理问题。教师要当好引导者,比如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直接回答,难度大些的可以让学生讨论再回答,有不同想法时可以进行辩论,但是要有合理的解释。

在进行答疑解惑时应注意,答疑解惑必然有提问、补充、反驳等,学生在提问时,要注意有没有将问题讲清楚,目的性是否明确。同时,注意让学生适当补充,某个学生没讲清楚或者没讲全面时,其他学生要进行补充,尽量让学生多说。教师要把握好角色定位,不能介入过多,当好引导者,学生在无法解决时,教师才介入引导。

3.知识整理,提升能力

学生的预习并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点的课前预习是比较零散肤浅的,对知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更不用说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就是帮助学生提升对知识的认识,让学生能将零散的知识变成网状知识,能从模糊的认识到更深刻的认识,从肤浅的认识上升到本质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已经学习的内容所存在的前后关系;对于整体知识结构来看,本课的地位是怎样的;所学内容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学它;相关的资料、相关的数学史有哪些;等等。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在前进的路上,教师要做好引导,当好引路人,幫学生指明方向。预习作业单给学生课前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在新授课中使用预习作业单能让学生明确第二天所学内容,并且有目标地去提前了解和学习,带着问题进课堂;练习课和复习课中使用预习作业单能提前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结构,课堂中带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必然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 仲广群.助学课堂: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落地生根[J].小学教学研究,2014(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主导课堂与学生自主学习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非正式学习空间研究与反思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中怎样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化培养
浅议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职市场营销行动导向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
浅谈高中生物导学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