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觉解的教育人生

2021-06-30 06:56冯俊意
师道(人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功利被动意义

冯俊意

“觉解” 一词出自冯友兰先生 “贞元六书” 之一的 《新原人》, 书中作如下解释: “人作某事, 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 此是了解, 此是解; 他于作某事时, 自觉其是作某事, 此是自觉, 此是觉。” 也可以说, 觉解就是自觉和了解, 但又不止于此。 书中说: “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 或有较高程度的觉解的生活。 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人生之所以异于别的动物的生活者。” 觉解是 《新原人》 探讨人生问题和人生意义的开端, 承接后面心性、 境界、 学养、才命、 死生等所有见解和主张, 是开启该书倡导的人生思想和人生智慧的一把钥匙。

一个教师, 在青年阶段, 或为外界所推, 被动地忙于应付做事, 无暇沉潜思索, 但是工作若干年后, 应该有更多的工作反思和人生自觉。 叶澜教授说: “进入职场以后, 真正促进教师的发展, 是他对自己的实践, 不断地研究、 反思、 重建, 越来越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系统的、 整体的、 深刻的认识, 知道怎么去做才是有意义和有效的。” 这说的实际上也是教师的觉解。 如果教师作为教育者都未能真正觉解, 何来遍布学校各个时空的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觉解?

李镇西老师认为: “教育应该尽可能从容一些, 应该超越眼前的功利而着眼于将来。” 理想的教育理应如此, 只是势利的现实让一切都扭曲变形、 变态了。 教师作为个体虽然势单力薄, 但作为一学科之老师, 一班之班主任, 又是大有可为的。 反其道而行之, 做难而正确的事吧, 慢点, 再慢点, 离功利远点, 再远点。

随着教龄越来越长, 我愈来愈觉得, 教师自己要有自觉, 要有主见, 更要有行动和实践。虽然我们可能都只是普普通通的老师, 远没有名师、 专家们站得高, 走得远, 但有了觉解,我们便不会几十年如一日陷于机械、 被动、 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 尽管最后可能只是个平凡的教书匠, 却做过有意义、 有创造性的尝试、 努力和改变。

《新原人》 指出: “人对于人生愈有觉解, 则人生对于他, 即愈有意义。” 我们想要的,应该是这样有觉解的教育、 有觉解的人生。

猜你喜欢
功利被动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有意义的一天
蔓延
生之意义
第五课 拒绝被动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诗里有你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