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教研机制?助推学校教研活动高效与实用

2021-07-05 03:09黄绪田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研体育

黄绪田

教研制度是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是建设高品质学校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学校体育教研制度,对学校体育工作、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体育文化建议、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三小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学校立足创新改革教研制度,在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体育文化、体育特色等方面获得较好成效,全面促进“育体”和“育人”任务落地生根。

一、实行顶层设计机制,构建“3+”责任落实

1.校长是学校体育工作顶层设计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参与者

校级干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有力领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学校体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整体构建学校体育工作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校长)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课题。从学校层面上,应系统考虑体育各环节和各要素的关系及作用,强化“育体”与“育人”双价值;学校体育顶层设计应具有应用性、操作性的特点,强调执行力,在执行中注重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注重各环节之间的互动与衔接。学校规定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学校体育教研工作会,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和体育教师参会,部署本学期体育工作,包括课堂教学、体育训练和比赛、阳光体育活动、体育社团、体育节安排、运动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分析及改进策略、体育教研和科研等工作,做到层层落实和改进,学校全面保障体育运动器材的添置、运动场馆的建设、体育教师的福利待遇、师资培训的资金等。近年来,形成了“无体育,不三小”的学校特色和“做健康豪迈的中国人”的办学理念。

2.班主任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落实者

学校体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的支持和落实,所有班主任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体育工作。班主任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参与者,学校体育工作实行分工负责,班主任主要负责本班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协助体育教师落实学生家庭体育作业、了解本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等工作,实行学生评优评先和体质健康水平挂钩的制度,体育教师定期和班主任联合策划本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班主任要主动向学校献言献策,把学生喜好的体育活动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形成“生创·课堂”,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全体教职工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参与者

学校体育活动设计过程中强调民主性,学校体育顶层设计是高端的设计,绝不是校长和体育教师“拍脑袋”的设计,应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民主集中的设计,应是基于学校实际和学生的顶层设计。学校的体育活动要在学校内形成高度的思想统一,只有在思想上形成统一,所有教职工才能积极参与进来,每一位教职工都是组织者、参与者和策划者,形成了全员参与体育活动的氛围。

4.“+”是校外责任促进者

为落实学生校外体育锻炼和全面发展的任务,学校实行家庭、校外体育俱乐部相互促进的体育锻炼模式,学校通过体育家庭作业、体育打卡记录、云端体育锻炼、亲子运动等项目让家长和学生共同锻炼,落实家长监督责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乒乓球、足球、篮球、羽毛球、跆拳道等体育俱樂部的活动,让其学会1~2项运动技能,养成健康锻炼习惯。

二、构建区域帮扶机制,助推体育教研思想引领

1.落实知名专家到校指导教研工作

改革创新往往要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要提高学校行政班子、班主任、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从而带动学生家长、社会对身体健康重要性的再认识,达成思想上的统一。学校定时邀请省、市、县级各类专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专业指导与引领,涉及体育课程改革、教研活动创新构建、大课间活动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教育科研活动、健康教育探讨、“走班制”教学模式试行等方面,全面提高了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

2.构建体育教研活动平台,加大联盟学校教研帮扶

要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高教师课堂改革创新质量,构建体育教研活动平台路径不可少。通过邀请市、县级联盟学校专家团队到校调研把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探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学生活动创新开展、教研活动真实高效的路径,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开展联盟学校同课异构、微型课比赛等活动,提升联盟学校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三、构建“头雁”效应机制,助推学校体育的高效发展

1.建立体育学科中心组

学校建立体育学科中心组,学科中心组成员由分管体育的副校长、教科室主任、体育组组长、省市县级骨干教师组成,以学科中心组为龙头,规划组织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学科中心组肩负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指导、教师专业化成长、师徒结对、创新开展体育活动设计、体育课程设计、教研活动筹划、体育文化打造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状况监测等工作。

2.建立体育教研组长负责制

体育教研组长是学校体育工作上传下达的具体落实者,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体育教研组长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甘于奉献,团结互助,起到统领体育教研组做好学校一切工作的作用,发挥“头雁”效应,提高全体体育教师思想意识,带头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体育科研、训练比赛以及策划各类体育活动。

四、丰富体育课程建设机制,助推师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

1.加大各类体育课程编写力度

体育课程编写可有效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充分发挥了体育课程“育体”“育人”的功能,促进“立德树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有效落实。课程编写由学校教科室统领,提前规划各类体育课程编写的目的及意义,根据学校实际、学生需求和体育团队能力,分层实施体育课程编写,目前学校设置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跳绳、武术等6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的编写提升了全体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并在实施中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2.开发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和学生比赛活动

学生的成长往往在活动中更容易得到体现,学校以校内与校外体育活动为推手,全力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助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校根据教师特长设置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羽毛球、武术等体育社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加,每天下午定时进行活动。学校利用社会资源与校外俱乐部签约,让其免费进校为学生提供训练活动,如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跆拳道俱乐部、体育舞蹈俱乐部等。同时,加大各类运动梯队建设,学校目前组建了篮球、田径、足球、乒乓球、武术等运动梯队10支,每天早晚进行训练,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县各级名类比赛。学校每年举行多次全员运动会和比赛,每年都开展班级足球联赛、班级篮球联赛、春季田径运动会(全员参与,每个学生都有参与项目)、冬季趣味运动会、家庭云端运动会、体育节等活动。

3.构建学生“走班制”教学模式

为确保学生未来真正能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发挥育人功能,根据学生问卷和走访反馈,结合学校体育教师特长,学校尝试实行由教师“走班制”向学生“走班制”过渡,决定对三年级10个班和四年级11个班组织实施,三年级每周进行一节篮球课、一节足球课和一节跳绳课,四年级每周进行一节篮球课、一节足球课和一节田径课,课程由专业体育教师教授,并在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进行巩固练习。

4.改革学生《体育与健康》评价机制

为切实解决学生差异化体育能力的评价,避免单一体育技能成绩决定学生体育成绩一票化评价的短板,学校加大对学生体育综合能力评价研究实施的力度,对体育态度、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体育技能、体质健康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将学生、班级评优评先和学生体育综合评价相结合,凡是体育评价没有达到良好及以上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研体育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我们的“体育梦”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