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宣传片《郑州人文八度》的叙事策略探析

2021-07-07 09:55易梦晓
视听 2021年7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郑州人文

易梦晓

《郑州人文八度》是郑州市委外宣办联合郑州报业集团献礼两会推出的系列城市宣传片。该系列宣传片共分八个篇章:《温度》篇、《速度》篇、《态度》篇、《热度》篇、《尺度》篇、《厚度》篇、《角度》篇、《气度》篇。该宣传片巧妙运用叙事策略,引发了受众的情感共鸣,改变了受众对郑州的刻板印象,激发了人们对郑州这座城市的向往。法国文学理论作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叙事作品的理论体系包括叙事元素、叙事风格、叙事结构等模式。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分析《郑州人文八度》宣传片的叙事策略。

一、以多元化的叙事元素展现郑州的形象内涵

美国城市规划家凯文·林奇在《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对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他强调城市形象中的各种元素之间是有规则的互相重叠、互相补充。在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往往选取该城市的各类特色元素来宣传城市的主题。《郑州人文八度》从历史建筑、民俗风情以及日常生活三个方面选取多元化的郑州元素来确定题材内容(如表1),充分挖掘郑州的发展潜能,展现郑州的形象内涵。

表1 郑州多元化叙事元素

(一)历史建筑:呈现郑州的文化底蕴

历史建筑是时间更迭的见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代表。《厚度》篇选取了具有郑州特色的历史建筑,令人徘徊在历史旧址之间,领略郑州的时代变迁。例如目前发现商代城垣建筑遗址中规模最大的商城遗址;曾祭奉至圣先师孔子,历经千年的郑州文庙;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的少林寺;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的仿古联体双塔郑州二七塔。《厚度》篇选取大量关于郑州历史建筑类的叙事元素,不仅彰显了郑州的文化“厚度”,还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郑州的历史文化积淀。

(二)民俗风情:渲染郑州的人文情怀

一座城市的民俗风情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情怀,也是一座城市感性一面的体现。《温度》篇选取了香辣爽口的优质胡辣汤、劲道无比的河南烩面等郑州特色美食元素,描绘了一群年轻人与外国友人欢聚一堂教他们如何使用筷子来享受美味的画面。《温度》篇运用特色美食展现郑州的人间烟火气,同时,与外国友人融洽的氛围也体现了郑州人民开放包容的胸襟和积极好客的热情。《厚度》篇选取了豫剧元素,豫剧唱腔铿锵大气、行腔酣畅、韵味醇美、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它凭借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更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和“中国歌剧”。节奏鲜明的豫剧唱出了中原人骨子里的阳刚,使人感受到浓厚的中原人文气息。

(三)日常生活:彰显郑州的城市文明

日常生活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对市民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可以展示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综合素质。《尺度》篇主要讲述了四位不同职业人平凡的一日历程,有不辞辛苦凌晨早起进货的卖菜小贩;有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地铁驾驶员;有病人为先坚守原则的医生;还有传承匠人精神发扬豫菜的厨师长。《尺度》篇对这些人物的日常生活进行刻画,确定了人的主体地位,比直接陈述更加有说服力、感染力。选取该类叙事元素可以拉近“郑州”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让受众更加全面地了解郑州的城市文明理念以及郑州市民的素质涵养,从而对郑州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以生动形象的叙事语言提升郑州的形象魅力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形象是受众对城市的一种感受与体验,主要包括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等方面,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和定位。灵活使用城市的视觉形象可以使叙事作品更加饱满。《郑州人文八度》主要从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两方面入手,不仅给受众带来视觉享受、画面的震撼感,还为受众营造浓厚的观看氛围,使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郑州的形象魅力。

(一)“巧妙”的视觉语言描绘出郑州的“画面”美

镜头是拍摄者思想火花的汇聚,通过快慢镜头的配合,能够凸显画面的层次美和节奏感。《厚度》篇中包含了大量的郑州特色历史建筑,通过一组组慢镜头的推进,我们可以感受商代城垣建筑遗址的震撼,欣赏郑州文庙和郑州城隍庙精美绝伦的外观,感叹郑州二七塔仿古双联的独特构造,体会全景下少林弟子恢宏的气势。不仅如此,《厚度》篇中还有豫剧演员化妆场景的特写镜头以及演员登台表演时的全景展示。在特写镜头下,我们可以看到豫剧演员对眼睛进行勾勒的过程,全景镜头又对演员间的“对手戏”进行捕捉。在这两个镜头的配合下,我们可以欣赏到豫剧演员“浓墨重彩”的妆容和精彩的节目表演。《速度》篇中有两个独具特色的特写慢镜头,是将少林僧者表演少林武术和女性舞者跳动柔美舞姿进行对比,一刚一柔巧妙结合,其中又穿插着航天发射、泳坛夺冠等快镜头。在这些快慢镜头的变换中,画面变化更有节奏感。通过前面快慢镜头的层层铺垫,紧接着用一幕幕快镜头交代了郑州日益完善的交通、逐渐增加的人口和快速上升的GDP等变化。这些镜头都表明了新时代的郑州越变越好、越变越美。

(二)“灵动”的听觉语言诠释了郑州的“变化”美

背景音乐是城市形象宣传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渲染叙事氛围,让受众沉浸其中,用心感受。《热度》篇以说唱为背景音乐,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非常押韵,其中还穿插了一句豫腔,“此乃郑州也”,声音清透,独具特色。《热度》篇以说唱的形式,营造了一种快节奏的氛围,使受众沉浸在说唱节奏的同时感受郑州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这其中不仅有微观层面上对人们衣食住行和丰富文化生活的展示,更有宏观层面上对郑州城市发展定位的深度诠释,充分彰显了郑州与时俱进的新兴都市风貌。《态度》篇采用纯音乐作为整个视频的背景音乐,通过音乐节奏变化配合视频画面内容为郑州“态度”下定义。开篇由低沉而又快速的节奏引入主题——什么是郑州的“态度”,配合视频中夜晚的场景,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同时也引发人们对郑州“态度”的思考。随着背景音乐节奏的不断加快,《态度》篇逐渐告知受众什么是郑州“态度”,郑州“态度”是曾经井然有序的稳定也是目前不拘一格的个性,是对经典的敬畏也是对潮流的顺应。视频最后,背景音乐转换成一支乐队的演奏声,在乐队的激情表演中“剧情”也上升到高潮部分,郑州“态度”也发展为对活在当下的尽情尽兴、对闯荡未来的无所畏惧。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态度》篇交代了时代在不断前进,郑州“态度”在不断更新,郑州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用它的包容性接纳着郑州这座城市中隐藏的不同“态度”。

三、以多样化的叙事结构诠释郑州的形象特色

叙事结构是一种思维组织的框架结构。在城市形象宣传片中利用叙事结构能够精准地传达叙事者要表达的内容。《郑州人文八度》结合多样化的叙事结构使叙事主体之间、主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通过板块式和中心串联式的叙事结构一目了然地向受众诠释郑州的形象特色。

(一)板块式的叙事结构,全方位体现郑州精神

板块式的叙事结构可以将宣传片分为几个部分来共同叙述同一个主题内容。《气度》篇采用该叙事结构,以真实故事改编,从四个不同的方向来凸显郑州精神。为了提供更好的教育,2016年郑州政府出台《郑州农民工子女入学最新政策规定》,解决了外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郑州“气度”给了外来者一种归属感;为了促成更好的团聚,郑州政府出资建设了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了年轻人因为住房压力而与家人分离的痛苦,郑州“气度”给了打拼者一种安全感;为了给予更好的生活,郑州政府为郑州盲聋哑学校里的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关爱,保障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郑州“气度”给了残疾者一种温暖感;为了创造更好的环境,郑州提出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的理念,创造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世界,郑州“气度”给了居住者一种舒适感。《气度》篇体现出郑州用温柔对待每一个在这里生活的人。正是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和对外开放与坚持传承而不守旧的精神,让郑州逐渐强大起来。

(二)中心串联式的叙事结构,多角度把握郑州变化

中心串联式叙事结构的关键在于抓住中心线,通过对中心线的串联可以构成一部内涵丰富的叙事作品。《角度》篇将三个不同人物的视角串联在一起,从多个角度观察郑州近年来的变化,抓住了贯穿整个宣传片的中心线。首先是《瓦力城市漫游记》的创作者王鹏,作为一位媒体人他用所拍摄的2000多张照片记录郑州的日新月异。他照片中拍摄的点点滴滴见证了郑州的成长,也见证了郑州的蒸蒸日上。其次是被称为“蜘蛛人”的高空外墙玻璃清洁工郭永旭,他在“高空作业”中将郑州整座城市尽收眼底,他手里绳子的长度变化也不断丈量着郑州的“高度”变化。郑州这座城市的高度变化也决定着郭永旭家庭生活水平的变化。最后是规划师陶欣,她用手中的笔在平面图上描绘郑州未来美好的“版图”。在规划图里,我们可以看到郑州始终坚持着绿色宜居的生态理念。从二维的角度看郑州,我们可以看到规划者对这座城市的理性思考,在他们的规划下,郑州有了更好的发展。从陌生的角度看熟悉的郑州,我们在赞叹郑州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畅想着生活在郑州的人们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四、结语

《郑州人文八度》城市形象宣传片通过独具匠心的叙事策略突出了郑州特色,也使其城市形象更加饱满鲜活。当前都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郑州人文八度》宣传片的成功能够给其他城市的形象宣传片制作提供启发意义。各地方城市应把握自身的发展优势,深入挖掘独特的诉求点,同时注重使用强有力的叙事策略来打造具有自身气质和内涵的宣传片。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郑州人文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城市形象动漫宣传片的开发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哥哥从郑州来
如何运用音乐语言塑造城市形象——以歌曲《呼伦贝尔蓝》为例
哥哥从郑州来
梦启郑州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