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 一诗一阁 千古流芳

2021-07-07 13:29
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圣旨滕王阁

1滕王阁。

由八一广场到滕王阁很方便,骑辆共享单车,也就十五六分钟即到。

南昌旅游,若不去游览滕王阁那就是自来一趟,南昌人都会这么对你说,所以必去。一定要去亲身感受一下唐代王勃那不朽的名篇《滕王阁序》中滕王阁的美景与厚重。

滕王阁临赣江而立,检票过后,进入的是阁前东广场,名叫太极广场。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院子组成,从外观看到的滕王阁是三层楼,实则主阁共有九层,它采用的是仿宋代“明三暗七”的建筑风格建造的,所谓“明三暗七”,就是从外面看只有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其实里面一共有七层,再加上两层地下室一共九层,真是古代之豪阁。

2滕王阁太极广场。

3滕王阁牌匾。

4滕王阁前的仙鹤和龙头龟。

滕王阁前面的台阶上有几对铜雕,台阶两旁的仙鹤和龙头龟各有讲究。据说古代将鹤当作仙禽,有“鹤寿干年”之说,是鸟类中吉祥长寿的代表,还有一品乌之称,因此在帝王时代,鹤被用于有相当品级官的各种装饰中;而传说龙头龟是龙生九子之一,古代称贔屃。龙象征权力,龟代表长寿,龙头龟将两者完美结合。在二级台阶中部两边各有一只跪象,跪象寓意“贵相”。

滕王阁碑放在中间,青铜麒麟和《滕王阁创建纪年》碑,还有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碑,一溜排开。

阁内名书名画连连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帝王之家的后代李元婴,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

拾级而上,主阁前的两根红色的柱子上写着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主阁青瓦红柱,飞檐走壁,雄伟壮观。两旁怒吼的雄狮,昂首甩尾,活灵活现,充分展现了名楼的气派。飞檐下的匾上狂草书写着的几个大字龙飞凤舞,不太容易辨认的四个字“瑰伟绝特”,是唐代书法家怀素书写,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匾”,这四个字恰是概括了滕王阁建筑特点。踏过石阶,到了一楼。我看到了阁内还装有一部电梯可直达阁顶,原本是千年古建,怎么会安装有电梯?这跨越时空的感觉有点让我回不过神来。恰有一位导游正在给同团的游客讲解,原来,自滕王阁建成后经历了屡毁屡建的磨难,经28次毁败,一次次涅槃重生,建筑规制也变化较多。现在见到的滕王阁,是于1985年重建的,已是第29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落成。今天的滕王阁为宋式建筑,硬朗的钢混结构,与时俱进地加装了电梯,极大地方便了游客。

5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

滕王阁的一樓实为整个滕王阁的第三层,也是序厅。正前方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浮雕中主人气宇轩昂,随风而舞的衣着飘逸潇洒,自称“我就是中元水府的君王”的老叟,神风相送,七百里路程一夜之间就把王勃送到了南昌,因此有了王勃登楼作序,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由此名扬天下。画面的右下方是水神相助的情景,左边是王勃作序的场景,乘风破浪之势展现在画中。在汉白玉后面的是《滕王宴乐图》,西厅展现的是真人硅胶像,是王勃参加宴会的场景。

登楼梯步行上到二层,这是个暗厅,名为人杰厅,取意王勃《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人杰。正厅的墙壁上一幅长长的大型壁画《人杰图》,画高2.55米,长20多米,画面上生动地描绘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江西历代名人,是张道陵、王安石、欧阳修、陶渊明、曾巩、文天祥、汤显祖等一些历史名人。画中人物虽然时代不同,服饰不同,地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姿态不同,但80位历史名人跨越时空和谐统一在同一画面之中,个个栩栩如生,作画的想法也是够有创意的。《人杰图》对面的墙上悬挂的是《滕王阁序》全文、《滕王阁序印谱》及152方印石,其书法和刻石技艺都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1滕王阁内景。

2滕王阁内景。

3壁画《临川梦》。

按照明暗交替的建筑风格,三层是个明层,回廊四绕,可以观览滕王阁四周的美景。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修縢王阁时所拟匾额。东厅两侧陈列有“銮驾”礼器,面北耳厅陈列以“物华天宝”著称的江西工艺展品,北耳厅为一茶座,是阁中品茗、小憩之地。中厅屏壁有高2.8米、长5.5米的壁画《临川梦》,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整幅画面采用蓝灰色基调,画中的人物紧闭双眼,强化了如幻如梦的主题。西厅展示的编钟很气派,编钟是湖北随州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共56件,是可以演奏的,编钟是青铜铸成,有一钟双音的特点。珍贵的青铜器文物复制品,牛虎祭案、牛头鼎、四足人面鼎、三足鼎难得一见的,都在这里见到了。

四层又是一个暗层,“地灵”是厅的主题,与“人杰”厅有相对应的意思,展示江西闻名遐迩的山水,有庐山、三清山、鄱阳湖等美丽的自然风光。厅的墙壁上是壁画《地灵图》,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精华。那幅《朱元璋大宴会》呈现的就是1363年鄱阳湖那场激战后的盛况。

五层是观景最好的楼层,也是最高的明层,中厅正中屏壁上镶置用黄铜板制作的王勃的《滕王阁序》碑约10平方米,文字是苏轼的手书,经复印放大,由工匠手工镌刻而成。而西厅东壁悬挂磨漆画《百蝶百花图》,题材是根据滕王李元婴爱蝶、绘蝶的雅事,用以纪念滕王李元婴。图中有近百只形态各异的蝴蝶,在百花从中飞舞,百花是南昌市的市花——金边瑞香。东厅的南北两侧分别是祈福厅和祈寿厅,祈福厅的百福屏,用缅甸的花梨木雕刻着100种不同写法的“福”字,祈寿厅摆放着的一座硕大的“寿”字屏,是光绪皇帝的御笔,被誉为“天下第一寿”。滕王阁是九九重阳,登高祈福祈寿之地,放在这里的百福百寿屏的意义尽在其中。漫步回廊之上,可以观赏江西的母亲河——赣江,往东可以边游玩边观赏滕王阁前景。

古乐厅在第六层,是游览的最高层。这里有一座小型戏台,戏台上陈列有极珍贵的古乐器复制件,每天还安排有四场仿唐代的舞蹈表演,虽然每次只有短短的15分钟,但依然给滕王阁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气氛。大厅南北东三面墙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画——《大唐舞乐》,如同演出戏台的背景墙。

阁中展瓷器静中见动青山来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有一首古谣:“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是指滕王阁,“葫芦”是藏宝之物,“塔”是绳金塔,“圮”是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也是滕王阁收藏的宝物,将其集中于一个展厅,八大窑瓷器齐聚,吸引不少游客观览,我也觉着这是此次登滕王阁的额外收获,一睹八大窑瓷器瑰丽的风采。

4明嘉靖青花缠枝花卉纹葫芦瓶。

5隋代青瓷象首净瓶。

6北宋的青白釉胡人牵马俑。

7元永和窯玳瑁开光秋葵纹盆。

江西景德镇原名“昌南”,有着“世界瓷都”之称。提到“香灰胎”就知道是汝窑,“紫口铁足”说的是官窑,“金丝铁线”为哥窑器物最显著的特点,“覆烧法”与“火照术”一定是定窑,“薄如纸、声如罄”是景德镇窑,“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钧窑、“白釉黑彩”的磁州窑、“三彩陶器”的耀州窑构成了中国瓷器“八大名窑”,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貌,在紧凑而不局促的展厅,景德镇瓷器名品在这里都有实物展示。

隋代青瓷象首净瓶,此宝于1975年在江西省新建县乐化公社出土,专家评测制作年代为隋代(公元581—618年)。青瓷象首净瓶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青瓷净瓶实物,并且是洪州窑所烧造的隋代青瓷名器,器大物美,造型奇特,纹饰精美,釉色莹润,弥足珍贵。

1元代永和窑黑釉贴花圈点纹梅瓶。

2元代釉里红凤纹玉壶春瓶。

3明代绿釉镂雕球形带座香薰。

北宋的青白釉胡人牵马俑:俑高21.9厘米,马膘肥体壮,头昂仰,尾上翘,背部有马鞍。马身两侧各塑一圆目、高鼻、翘须、发髻高挽、脚蹬长靴、身穿胡服的胡人,造型生动逼真,雕塑手法细腻。历史上以胡人牵马为造型的大多是唐三彩作品,景德镇制造的青白釉胡人牵马佣是极为少见的,这件胡人俑是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国宝级精品。

元代永和窑黑釉贴花圈点纹梅瓶:1980年永新县禾川镇古城址出土。器物装饰奇特,先以剪纸圆圈分10层满贴于施有黑釉的器表之上,再加施黄褐彩,然后揭去贴纸。经高温焙烧后黄釉变化莫测,呈现出多谱色像,圈点映衬得格外艳丽。其装饰手法新颖,表现效果奇特,存世数量极少。

元代青花松竹梅纹梅瓶:1976年江西省波阳县出土。青花呈色灰蓝发黑,施釉不到底,釉色青白泛灰。腹部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整个画面疏密有致,构图丰满,运笔流畅,花色淡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元代釉里红凤纹玉壶春瓶:釉里红瓷器是将合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描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绘瓷器。釉里红瓷器以其造型美、花纹精、色调艳而著称于世。

明代绿釉镂雕球形带座香薰:此物上为球体,面施绿釉,下有乌金釉底座。在球的顶部贴塑有5只瑞兽,施淡黄釉;球体以菱花带纹分隔为上下两层,各镂雕4朵轮花,造型小巧,通高仅8.4厘米,胎体极薄,制作非常之难,不可多得。

明代万历年间青花海涛纹双耳三足炉:这是江西省博物馆的藏品,1971江西省新干县“万历二十一年”墓出土,全器呈鼎式。顶塑一昂首狮头钮。盖面饰三镂空古钱纹,炉口边饰方梅纹一周,颈部饰对称折枝花果各一朵。腹部勾绘鱼鳞状水波纹作地,中以圆圈开光,内绘对称展翅飞鹤。

清光绪五彩镂雕《西厢记》故事方瓶:五彩是明嘉靖、万历时期官窑在成化斗彩工艺的基础上创烧的新品彩绘瓷,因常用红、绿、黄、蓝、赭五色釉上彩饰,因此称为“五彩”。这件方瓶采用镂雕、堆饰与五彩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将《西厢记》中八个重要的故事场面塑造得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

华夏圣旨博物馆见真迹

从九层乘电梯直下到一层,有华夏圣旨博物馆,馆内陈列了明、清两代的圣旨22道,还有日本国和越南国圣旨各1道,一些与科举考试相关的纸质文物等也陈列在此。好奇心是旅游的动力,特别是参观博物馆,足可以答疑解惑。圣旨到底“长”什么模样?我很感兴趣。

以往看古装电影、电视剧时,常常见有官员接圣旨的场景,却从来没见过真正的圣旨。走进华夏圣旨博物馆,方才恍然大悟,看见那封陈在玻璃橱窗里的圣旨震惊了。原来真的圣旨很长,绝非一人双手一抻就可以展开的,有的长达5米,圣旨上面的字很多,密密麻麻的,字号大小也不一定,一时半会儿的工夫,还真念不完。

4清代光绪五彩镂雕西厢记故事方瓶。

5(清)道光二十五年所下圣旨。

6科考試卷。

馆中清康熙五十二年所下圣旨、清康熙五十五年所下圣旨、清嘉庆元年所下圣旨,这三道圣旨上中下,平行排开,长短差不多,但都够长。另有一道懿旨《一视同仁》,懿旨是指皇后、皇太后下达的指示,文字周围画有龙的图案,且很有气势。仔细观看,了解了更多的关于圣旨的知识。一则圣旨并不都是黄色的,而是由各种各样的颜色的布缝制而成。其颜色与接收圣旨官员的级别有关,区别标准是:接收圣旨的官员级别越高,收到圣旨的颜色也越多,最高级别的官员可以收到一份六种颜色的圣旨,如同彩条布。二则圣旨背后的二龙图腾也是不断变化的,一般会与圣旨的内容有关联。

什么是圣旨?圣旨是当朝皇帝的命令,既有皇帝下达的文书命令,也有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时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历经王朝更迭,如今的我们能在这里看到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馆中还展有科举考试的卷子与文凭,玻璃展柜中展示着一条长卷《古考诗》,令我大开眼界,博物馆展陈是古人的真迹,可以看出古代的考试制度有多么的严格。

展馆里看到那些发黄了的、展在玻璃框中的圣旨,总是有点忧心忡忡,不知它们会不会因岁月更迭而难以长久保存。

从滕王阁走出,似是在阁上五层的明厅观景意犹未尽。滕王阁主楼两边分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主阁南北增建的“压江”“挹翠”二亭也是令人流连忘返之处。走出园区大门,转到赣江边,恰是夕阳西下,欣赏滕王阁又是另一番景致,临江而立,美轮美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这个角度看,更加完美。

TIPS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仿古街58号

·公交:2、7、8、2、38、52、302、20、26路,榕门路站下车即到。

·地铁:1号线到万寿宫下或到滕王阁站,步行。

·门票:50元/人

·开放时间:5月1日-10月7日7:30-18:00,10月8日-4月30日8:00-17:30,

·电话:0791-86702036

7滕王阁牌匾。

8滕王阁彩绘长廊。

猜你喜欢
圣旨滕王阁
“奉天承运”莫乱宣
陈中建
滕王阁游记
夜眺滕王阁
古代为什么不假造圣旨?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古人为什么不造假圣旨
卜灵望巧放圣旨
滕王阁
屡毁屡建,你猜滕王阁重建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