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园纪念馆 赏“天满一星”的山水画

2021-07-07 13:29
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居室纪念馆山水画

1黄秋园先生手指墨山水。

2“黄秋园居室”标牌。

3黄秋园花鸟作品。

黄秋园纪念馆也是黄秋园故居,在南昌市中心的一条老街道的转角处。街道的名字挺好听的,叫“小桃花巷”,是一处老建筑,但看得出是经过修缮的,门口侧墙上有江西省文物局立的牌子“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黄秋园居室”。

走进黄秋园纪念馆,才知道真的来对了,因为在这里看到的画作全部是黄秋园的原作,还可以走进南昌市区老建筑,看看老建筑的内部结构,这也是我的爱好之一。

果然,与去其他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大不同,刚走到门口,就有人来迎接我,那感觉很像是走亲戚、串门子,家里的“主人”出门接待来访的客人一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我来的时间恰好人少,参观过程中享受了一对一的专职讲解待遇。

“主人”很和善,介绍说,纪念馆的馆长是黄秋园先生的后人,也有工作人员在此服务。纪念馆特别准备了留言簿,请来宾写下名字和留言等,只为留作纪念。

故居是传统中国建筑,一楼为清风堂,为接待友人的客厅。厅堂里展示着一些书籍,是售卖品,其中有些是介绍黄秋园及画作的,有的书籍也只有在这里能见到了,可以购买。“主人”告诉我,纪念馆每半年更换一次先生的作品,许多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美术爱好者,大多会一年内来两次,是为了更多地观摩到黄秋园先生的作品,学习中国画的精髓。

画家黄秋园及坎坷人生

刚进纪念馆门时,迎面有黄秋园先生的生平介绍,他生于1914年,1979年5月逝世。他是南昌本地人,本名叫黄明琦,秋园是他的字,其号有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等。黄秋园自幼爱画,启蒙于私塾,喜欢临摹连环画故事的插图和宗祠寺庙里的雕塑壁画。私塾里的老先生觉得黄秋园很有艺术天分和热情,就把自己的《芥子园画谱》送给他,为他打开了绘画的大门。1927年黄秋园考入南昌剑声中学,学习成绩优异,书画、诗文等方面也很优秀。曾在裱画店学徒1年,10多岁就从师父亲好友左莲青先生,学习传统中国画,并追随他到三清山、武夷山等地游历,左先生也是中国画大师傅抱石的老师。由于他绘画悟性好,绘画艺术学得快,19岁就开始卖画为生,作品颇为畅销。

“主人”介绍说,黄秋园有着坎坷的人生,令人嗟叹,称他为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大家,那是多年之后了。黄秋园在艺术上始终机遇不足,处在个人的辛苦探索中,其书画创作全在工作之余,直至1970年退休才将全部精力投入书画创作,终于达到了他一生艺术创作的高峰。由于他的中国画传统风格不随俗,所以始终受到冷遇,直到逝世,也未能加入当地的美术家协会。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黄秋园遗作展引起强烈反响。其后,才被追认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兼任名誉教授、中国画研究院名誉院委。1988年在香港举办了遗作展。

至于个人生活更是相当困窘,有的时候他用于作画的笔、墨、纸张都买不起自己想要的。但黄秋园是一位性格十分豪放爽朗的人,朋友相聚常常笑声朗朗,语惊四座。当朋友们决定要为他举办个人画展的时候,他心情激动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1979年5月21日的晚上,他请来裱画师傅一边高兴饮酒,一边商议合作事宜,不幸猝发脑溢血,死神顷刻间夺去了他的生命,给人们留下深深的遗憾,享年仅65岁。5年后,他的作品公诸于世,且让世人震惊。

4黄秋园花鸟作品。

1黄秋园山水画。

独树一帜的山水画

黄秋园的山水画在当代中国画坛可称独树一帜。就他的艺术来讲,是完全植根在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之上而极富传统精神的,他的非专业,“我行我素”令他成为坚持艺术上的“不合时宜”的少数画家之一,却创出了惊世的作品。

走进三楼的展室,大幅面的黄秋园的画作布满墙面,山水、人物、花鸟、书法都有,作为匆匆而来观展的游客,我虽然不能完全读懂作品的深邃意蕴,但深处其境中的那份震撼还是很强烈的。由那幅挂着的《青绿山水》可以看出,画作以巨幅为特征,构图布局顶天立地,整幅落墨,点线密集,不留空白,所谓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布局满实,只在茂密处透露出浓淡深浅的灵气,所以黄秋园也被称之为“天满一星”的画家,《朱沙冲》《庐山高》《庐山梦游图卷》等更具有显著特征,其《秋山幽居图》等作品藏于中国美术馆。

黄秋园在長期研习创作中,继承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并把积墨法的运用推向新的高度。中国画简笔不易,繁笔更难,简笔是把线条高度概括,繁笔更需要相当功力、修养及精力才能达到的。黄秋园是一位很善于学习的画家,在绘画方面多能兼善,山水、花卉、人物、界画无所不工,在他早期、中期的作品中,用了绝大部分精力于传统技法的临习,他成熟期的艺术作品中能具有深厚博大的气韵和精到的艺术表现,不能不归于来自大师们艺术精神的薪火相传。他晚年的山水画作有两种面貌十分引人注目,一种格局近乎宋代画家,层峦叠嶂,骨体坚实,墨法精微,画面不强调空间的纵深,反复用鬼脸皴,形成一种现代感,所作雪景玉洁冰清;另一种笔法表现丘壑雄奇错综,植被丰茂多变,仿佛有一种精神闪耀在云蒸霞蔚中,从中可看出他对传统山水的领悟已达到极高的境界。

作于1949年的《江山密雪图》为其早期雪景山水画中的代表作之一,半点白粉,确有白雪皑皑的效果,看似灌注了冰雪晶莹之感,画面严谨到古木纠结,却毫不凌乱。屋舍画得如此精确,以至找不到笔误与凌乱之处,运笔独特又略带棱角,将此画视为工笔山水画也恰如其分。可见黄秋园的个人风格突出,笔墨精良,格调高古。

2黄秋园居室门前石塑。

3黄秋园《访友图》。

《山水图》是黄秋園晚年代表作之一,作者以元代画家的笔墨、运宋代画家丘壑的笔墨精神,构出一幅传统文人“遥遥居山水,冷眼向横流”的富有野隐情怀的山水。其画作章法茂密、点线密集、密而不滞、繁而不乱。山石造型以浓墨勾线,淡墨秃笔点苔,淡墨线上破以焦墨石点,集浓墨、淡墨、破墨于一体;山头施以攒点,暗面施以皴法;画面不强调空间纵深,而以骨法取胜,丘壑雄奇错综,植被丰茂多变,营构了极强的整体感和厚重感。

独龟技法“秋园皴”

黄秋园擅长山水、人物、花鸟、书法,尤以山水画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其山水画由传统入手,开创出个人风格强烈的画风,正如李可染评价“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合英咀华,自成家法。”

4苗秋园居室展陈。

5苗秋园居室展陈。

6苗秋园居室展陈。

黄秋园独创了一种有别于历代名家的皴法新技法“秋园皴”,生前编著了《中国山水画传统技法》一书。他的山水画最令内行人激动的是,他运用一支柔毫在宣纸上做到的高难度技巧的表现,这是水墨技法中的难题,晚年的黄秋园解决得很成功,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他的画做到了层层深入,反复皴点而峰峦树石、乔木枝柯、山径泉瀑、溪桥屋舍一一分明,都统一在浑然整体的画面中。观其原作,越是浓密浑厚处越是笔笔分明。他的画因是多次完成,画了又画,浓密处似不能再添一笔,却能做到不板、不结、不死,在最浓黑处也能分辨草、树、石的层次,做到灵动透气,确是高手不凡。他画中常有飞瀑流泉,处理时绝不简单概念化;相反,自高处悬泉蜿蜒而下,时隐时现,越到山脚其形越具体,感到淙淙有声十分生动。此外,他在艺术处理上从不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在《匡庐览胜》《香炉峰》等晚年大幅代表作上,构图饱满、充天塞地,画面上端极少一点天空也常密密题款,画上留白不多却处处闪光,独具一格。

看黄秋园的画,不能速读,而要驻足细观细赏,是要花时间品的,回味“秋园皴”的艺术美,要有时间刻痕才行,难怪那些爱他作品的人一年至少要来两次了。

现存的黄秋园水墨山水还有很多,我这一次也只是看个一二。结束参观,出门时购买了两本《黄秋园》的书籍,回家后慢慢翻阅,细细品读。

TIPS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系马桩小桃花巷21号

·公交:21、230路到黄秋园纪念馆站下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6:00

·门票:免费

·电话:0791-86213579

猜你喜欢
居室纪念馆山水画
印象·老舍纪念馆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太子湾居室设计
《四居室平面图》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进入画家居室的是谁
程灿山水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