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那些事

2021-07-09 02:07樊娟娟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豆腐脑油条爷爷

樊娟娟

【文题亮相】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令我们念念不忘;总有一些事,给我们带来温暖和感动,启发我们成长。

请以“那些人,那些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经典美文】

烟火人间

有一幅俯拍的长图,看起来挺壮观的。

一条狭长的巷子,灰暗陈旧,紧靠着两边斑驳的墙,简易的水泥板上,两溜儿排开的锅碗瓢盆、炉子、水桶……排在两排掌勺人的头顶上,稍显密集。放大看,炉火正旺,铲勺挥舞,炖锅咕嘟咕嘟冒着气。

这不是厨艺比赛,也不是百家宴,而是一对六旬夫妇操持的露天大厨房。地点就在江西省肿瘤医院的近旁,烹饪者,均为病人或病人家属。

并非刻意为之,多年前这对夫妇来此卖油条,早点时间过了,油条炸完,炉火仍旺,有人商量着借炉子炒菜。能用余火助人,夫妇俩爽快地点了头。

家有肿瘤患者,多半经济拮据,长期住院,自己做菜是最好的选择。口口相传,前来借火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油条炉哪里够。于是,夫妇俩干脆添置了十多套厨具和煤球炉,成了“共享厨房”,又称“抗癌厨房”。

夫妻俩起先完全是免费做好事,为了维持下去,一道菜收五角钱,后来蜂窝煤烧得多了,电费房租都在涨价,便炒一个菜收一块钱,煲一个汤两块五,基本维持收支平衡,而夫妇俩仍然靠炸油条为生。

从清晨五点到晚上八点,他们守着炉火,连过年也不熄火,非但不熄火,还免费。他们说,过年还在医院的,一定是最难的。

另一对夫妇也是六十多岁,在武汉卖的是豆腐脑。

每天凌晨两点就起来忙碌,泡豆子、磨豆子、做豆腐脑……五点多钟,他们兵分两路,每人两桶,推着车子去各自的老地方。一辆推车,几个塑料凳,一个小摊位。

味道醇厚的豆腐脑,可以传代。有位老主顾从前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天天来吃,现在又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子来了。而豆腐脑的价格近些年来一直都是一元钱一碗,连顾客都看不下去了。

有位常年吃客,悄悄做好新招牌,价格都写好了——一元五角,挂起来就能用,可终究没用上。摊主说了不涨价,就不涨价。

摊主年轻时曾因赌博而走投无路,1986年流落武汉,在街上捡到一张十元大钞。他用六元买了十斤黄豆,又用剩下的钱置办了桶、碗、瓢等器具,开始做豆浆和豆腐脑来卖。

三年后,他还清了赌债,这豆腐脑一卖就是三十几年。他不能忘记初到武汉时方便他设摊、为他提供桌椅的小店老板,周边照顾他生意的居民……让他的人生走出了低谷。

卖油条,卖豆腐脑,最小的营生,却做出了大境界。他们的体会相似,辛苦着,快乐着,幸福着,因为被需要,一天不做,都会让人牵挂。

市井长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

(作者莫小米,选自《读者》2020年第23期)

有感而发

初读文题,平淡无奇;读完文本,肃然起敬。两对老夫妇成為读者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莫小米以简练朴素的语言,将生活中最普通的柴米油盐的琐碎事,演绎得生动感人,将人间至真至纯至善的真情娓娓道来。

老师支招

1.仔细审题

这类作文选材立意应紧扣“温暖、感动”这两个关键词,在具体的叙述中生动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品质。

2.以小见大

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学会捕捉生活点滴,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感受人物闪光的一面。可选择自己熟悉的身边人的故事,也可选择自己了解的名人的故事。

3.巧拟题目

话题作文,往往给出的只是一个范围,一个方向。我们要结合自己的选材立意,拟定具体形象的题目,从而凸显中心。

如《背影》就截取了人物特定的瞬间,生动细致地讲述故事,感人至深;《变色龙》则借“变色龙”比喻主人公,特点鲜明,吸引读者;《散步》一文更是以小见大,意蕴丰富。

【精彩习作】

我成长的“沃土”

◎惠欣怡

冬天的一个早晨,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经过十几个春夏秋冬,我慢慢长大了。

妈妈,是将我带到这个世界的人,她对我的爱千言万语都诉说不完。记得十一岁那年,我的胸部出现几次瞬间针扎般的疼痛。我告诉了妈妈,妈妈立即撂下手头的活计,带我去西安大医院做检查,可没想到,最后一个检查竟持续了四天之久。那天,医生在我心脏周围贴了四个铁片,两只手腕上也各有一个,而且分别用线连在一个显示器上,及时记录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数据。

那几天借住在亲戚家,早晨妈妈扶我起床,给我做饭,照顾我。因为身上贴着异物,我感觉很不自由,不舒服,有时特别烦躁,真想拿掉铁片。可妈妈拉着我的手,揉搓着我的手心,带我去楼下散步,像往常一样陪着我。

四天后,检查结果出来了,是心肌炎,医生说我的病现在还不能根治,只能用药物稳定。妈妈听了,睁着眼睛一动不动,嘴里“啊啊”的,却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随后,妈妈带着我和一大堆药回了家。

以后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妈妈就像智能感应器一样,我稍有不适,妈妈定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眼前。现在想想,妈妈那时一定吓坏了。为了孩子,咽下担心、苦恼,如阳光般照耀着我,妈妈就是我的榜样。

我的爸爸和我是好朋友。每当我因为一些事脾气暴躁时,爸爸都会打电话给我:“闺女,想老爸了没,老爸昨晚梦到你了,穿着我去年给你买的那件新衣服,可讨人爱了。宝宝,你要好好学习,老爸等着你带我一起旅行呢。”我“嗯”了一声。他继续说:“你小时候啊,那叫一个聪明!在爸爸眼里,你就是天下最聪明最可爱最努力的孩子,笑一下更好看,爸爸最喜欢看你笑了。”听了这些话,我头一扬、嘴一撇道:“有其父必有其女嘛,也不看看是谁的闺女。”有这样“狡猾”的爸爸,还有啥过不去的坎?爸爸就是我的船桨。

奶奶真是一个可爱的老人,她总会把好吃的留给我,对我的宠爱无时无刻不在。爷爷却有些例外,他很严肃,但总是刀子嘴豆腐心。有次我吃完饭想出去玩,一不留神被绊倒了,还把碗摔碎了。我本以为会迎来一场呵斥,谁知奶奶着急地说:“欣啊,快起来,让奶奶看看,手划破了没?”爷爷则略带责备地说:“疯丫头,脚上带刺啊!”边说边一路小跑过来,小心地将我扶起。

每次回家,爷爷一见面就问我的学习情况,我支支吾吾半天,他满脸期待地说:“好好学习,爷爷就盼着你把书念好,跟着你享清福呢!”奶奶则补充道:“别管他,来,跟奶奶去寻宝贝。”还没等我开口,爷爷又说:“这学期在学校都吃啥了,脸都圆了。”我忙用手捂住脸说:“你猜。”一下子就把爷爷奶奶逗笑了。

爷爷一辈子很勤劳,虽然很辛苦,总是放下锄头又操起扫帚,但他传给我勤奋刻苦、努力向上的品质,是我的指路明灯。

家里人、家里事早已化作丝丝细雨,滋润着我茁壮成长。

(陕西富平县华朱初中)

点 评

写人记事,从亲人开始。小作者以朴素的语言,讲述了妈妈对自己的精心照顾、悉心呵护,爸爸则以一颗童心化解“我”内心的烦躁,爷爷奶奶的有趣,对“我”宠爱有加。全文并未出现一个“爱”字,字里行间却洋溢着浓浓的爱,令人感同身受。

猜你喜欢
豆腐脑油条爷爷
烧饼 油条
油条让我相信爱情了
有一种甜
油条为什么要两根一起炸
不要让别人吃亏
我妈妈是卖豆浆油条的
一碗豆腐脑
冬爷爷
站着吃
爷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