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的动词化研究

2021-07-11 06:14邵梦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5期

邵梦莎

內容摘要:基于生成语法中的题元理论和VP壳结构,本文对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动词化现象的语义基础、句法生成机制以及句法特征作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动词化的首要前提是原生名词与名源动词的“语义互含”,而主要机制是轻动词的参与。在动词化过程中,英语食物餐饮类原生名词与具有不同语义结构的若干轻动词合并,形成具有原生名词语音、轻动词与原生名词复合语义的名源动词。名源动词的句法属性与动词化所涉及的轻动词数目直接相关,不及物名源动词通常为原生名词与一个轻动词合并所得,而及物名源动词由原生名词与两个轻动词合并生成。

关键词:名词动词化 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 句法推导 句法特征 语义基础

1.引言

在英语中,名词动词化(verbalization)指的是名词经过转类、词缀化和逆生法等手段派生为动词的一种现象(胡波 2011),其中转用作动词的名词被称为原生名词(parent noun),而由名词转化而来的动词被称为名源动词(denominal verb)。英语名源动词大多属于零派生(zero-derivation)(郭安等 2020),也就是说从原生名词转化为动词时其词形未发生改变,如breakfast、sandwich等;少部分原生名词用作动词时形态发生改变,如food的动词化结果为feed。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从语义(徐盛桓 2001;宋作艳 2018)、语用(Clark & Clark 1979)、认知(Dirven 1999;高航 2008)等角度对名词的动词化现象展开探讨,而基于句法角度的研究尚未引起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目前鲜有学者聚焦于某一类名词的动词化展开研究。鉴于此,本文以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为研究对象,拟借助生成语法中的题元理论(theta theory)和VP壳结构(VP shell)分别解释其动词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生成机制,并归纳其句法特征。

2.理论框架

2.1题元理论

Chomsky(1981)在格理论(Fillmore 1968)以及题元关系理论(Gruber1965)的基础上提出了题元理论。题元理论认为,句子是以动词/谓词(predicate)为中心的结构,动词/谓词在句中指示事件(event)类型,并要求名词作为论元(argument)以承担施事(agent)、受事(patient)、感事(experiencer)、标事(goal)、源事(source)等事件语义角色。题元理论对句子结构的约束体现为题元准则(theta criterion),即每个论元都必须充当一个题元角色,每个题元角色都必须分派给一个论元。

2.2VP壳结构

VP壳结构是生成语法探求动词词组内部结构表征最优化表达方式的结果(周长银、张法科2004),其最初始于Larsen(1988)对英语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之间句法衍生的研究,该研究认为当动词带有两个域内论元时,在句法结构上投射出双层VP。Chomsky(1995)优化了Larsen的VP 嵌套结构(Larsen shell),把上层VP的中心语分析为轻动词(light verb)v。v选择下层VP作补语,并因其具有强语素特征,能够触发V移位嫁接到v,形成“V-v”复合结构。

3.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动词化的语义基础

名词动词化现象体现了名词和动词这两个语类之间的联系。徐盛桓(2001)指出名词之所以能派生为动词,是因为名词的语义内容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份,同时动词的语义内容也含有表事物的语义成份。这也就是说,原生名词和名源动词在语义上“互含”(徐盛桓称之为“名动互含”假说),原生名词充当名源动词的隐含论元,名源动词的语义被包含在原生名词的隐含谓词所指示的事件结构之中。

英语中存在大量的食物餐饮类名词动词化现象,如breakfast、milk、water、sandwich、salt、food等词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机制生成与之相对应的名源动词,且名源动词与原生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印证了徐盛桓(2001)的“名动互含”假说。以breakfast为例,根据《兰登书屋韦氏大学英语词典》(2017),其原生名词的语义为“the first meal of the day”,而动词化后语义转化为“to have breakfast”(breakfast1)以及“to provide with breakfast”(breakfast2)。由此可见,名源动词breakfast的两项语义均隐含了原生名词breakfast作为受事的题元角色;同样地,原生名词breakfast的语义包含了“someone was provided with breakfast”这一前提事件以及“someone had breakfast”这一结果事件,因而breakfast“名动互含”,为其动词化提供了语义基础。

由上可知,尽管名源动词breakfast1和breakfast2均与其原生名词在语义上“互含”,但两者的语义结构存在差异。根据普遍语法的投射原则(projection principle),词汇信息决定句子的基本结构(转引自温宾利 2002:52),词汇信息的差异会导致句法结构投射的差异,因此breakfast1和breakfast2的句法结构均较之原生名词发生不同的改变,具体内容将在第四部分阐释。

4.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动词化的句法推导

英语食物餐饮类名源动词的论元结构主要包括两类,其一是名源动词仅带一个施事论元,如(1a)、(1c),其二是名源动词同时带一个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如(1b)、(1d)。

(1)a. I breakfasted1 at six am.

b. This hotel breakfasted2 300 people.

c. The caterpillars stopped feeding1.

d. We fed2 the birds.

从句法上看,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动词化现象的实质是原生名词N与轻动词v复合结构“v-N”的移位合并。当动词化过程涉及到一个轻动词v1时,原生名词N首先与轻动词v1外部(external merge)合并形成“v1-N”结构,该结构具有原生名词N的语音以及轻动词v1与原生名词N的复合语义,在形式上表现出单个动词也即是名源动词的功能。随后“v1-N”结构移位到TP中心语位置与时态词素合并,形成“T- v1-N”复合结构,该结构在语音上表现为带有时态词素的名源动词,且名源动词只可带一个施事论元。当动词化过程涉及到两个轻动词v1和v2时,轻动词合并形成“v1-v2”结构后与原生名词N再次合并,形成“v1-v2-N”结构。“v1-v2-N”结构具有原生名词N的语音以及轻动词v1、v2与原生名词的复合语义,在形式上表现出单个名源动词的功能。随后“v1-v2-N”结构移位到TP中心语位置与时态词素合并,形成“T-v1-v2-N”结构,该结构在语音上表现为带有时态词素的名源动词,且名源动词可同时带一个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本文拟以breakfast1和breakfast2为例,分别阐述英语中带有这两种不同论元结构的食物餐饮类名源动词如何生成。

4.1名源动词仅带施事论元(以breakfast1为例)

根据《兰登书屋韦氏大学英语词典》(2017),当名源动词breakfast仅带一个施事论元时,其语义为“to have breakfast”,而由于have在(1a)中不具有语音形式,因此根据Chomsky(1995)的VP壳结构,(1a)中的have类属于轻动词v,而原生名词breakfast在形式上作空动词(empty verb)V的宾语,其句法结构如(2)所示。

从本质上看,V产生空位与原生名词breakfast的构词法有关。Breakfast一词源于动词break与其宾语fast的词汇化,break意为“stop doing something”,fast意为“a period during which one does not eat”,因而两者组合后形成语义“a period during which one start eating food”,在英语中被具体化为“the first meal of the day”。词汇化过后,动宾结构“break fast”转化为名词breakfast,因而在句法上V成为空动词。

在名源动词breakfast1的生成过程中,轻动词have首先与原生名词breakfast外部合并形成复合动宾结构“have-breakfast”,该结构具有原生名词breakfast的语音以及原生名词breakfast与轻动词have的复合语义,在形式上表现出单个动词也即是breakfast1的功能。随后“have-breakfast”结构移位到TP中心语位置与时态词素-ed合并,形成“had breakfast”,该结构在语音上表现为breakfasted1,也即是只可带一个施事论元的名源动词。

4.2名源动词带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以breakfast2为例)

根据《兰登书屋韦氏大学英语词典》(2017),当名源动词breakfast同时带一个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时,其语义为“to provide with breakfast”,而由于provide和with在(1b)中不具有语音形式,因此根据Chomsky(1995)的VP壳结构,(1b)中的provide和with类属于轻动词v,而原生名词breakfast在形式上依旧作空动词(empty verb)V的宾语,其句法结构如(3)所示。

在名源動词breakfast2的生成过程中,由于轻动词provide属于功能语类,无法授予原生名词breakfast宾格,因此breakfast在格的驱动下移位到上层DP的标志语位置。与此同时,鉴于轻动词的强语素特征,上层轻动词for吸引下层轻动词provide移位与之合并形成“provide-for”复合结构,该结构兼具轻动词provide和轻动词for的语义,但不具备语音形式。原生名词breakfast与轻动词复合结构“provide-for”合并后承载轻动词的语义,形成单个名源动词breakfast2,该动词具有原生名词breakfast的语音以及原生名词breakfast与轻动词provide、for的复合语义。随后名源动词breakfast2移位到到TP中心语位置与时态词素-ed合并,形成语音式为breakfasted2的名源动词,且该名源动词可同时带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

5.英语食物餐饮类名源动词的句法特征

由上可知,英语食物餐饮类名源动词是在轻动词的参与下生成的。在动词化过程中,原生名词与具有不同语义结构的若干轻动词合并,形成具有原生名词语音、轻动词与原生名词复合语义的名源动词。名源动词的句法属性与动词化所涉及的轻动词数目直接相关,当原生名词与一个轻动词合并时,名源动词通常为不及物动词,其论元结构中带有一个施事论元;当原生名词与两个轻动词合并时,名源动词通常为及物动词,其论元结构中可同时带有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语义结构的差异,部分英语食物餐饮类名源动词兼具及物性和不及物性,上文提到的breakfast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当名源动词breakfast与轻动词have合并时,生成的breakfast1为不及物动词,其论元结构中只能带施事论元,当名源动词breakfast与轻动词have和for合并时,生成的breakfast2为及物动词,其论元结构中可同时带有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类似地,在(4a)中,原生名词food与轻动词have合并生成不及物名源动词feed1,意为“进食”,而在(4b)中,原生名词与轻动词provide和for合并生成及物名源动词feed2,意为“喂食”。

(4)a. The caterpillars stopped feeding1.

b. We fed2 the birds.

在多数情况下,英语食物餐饮类名源动词很难兼具及物性与不及物性,如名源动词salt和butter仅具及物性(见5a、5b),而名源动词blackberry和snack仅具不及物性(见5c、5d)。

(5)a. She salted the fish yesterday.

b. She buttered four thick slices of bread.

c. The children went blackberrying.

d. Instead of snacking on crisps and chocolate, nibble on celery or carrot.

6.结语

基于生成语法中的题元理论和VP壳结构,本文对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动词化现象的语义基础、句法生成机制以及句法特征作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英语食物餐饮类名词动词化的首要前提是原生名词与名源动词的“语义互含”,而主要机制是轻动词的参与。在动词化过程中,英语食物餐饮类原生名词与具有不同语义结构的若干轻动词合并,形成具有原生名词语音、轻动词与原生名词复合语义的名源动词。名源动词的句法属性与动词化所涉及的轻动词数目直接相关,不及物名源动词通常为原生名词与一个轻动词合并所得,而及物名源动词由原生名词与两个轻动词合并生成。本文认为所有词类转换现象的句法生成机制均与名词动词化相类似,只是涉及的轻动词存在略微差异,但这仍需后续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1]Clark, E. V. & H. Clark. 1979. When nouns surface as verbs [J]. Language 55: 767-811.

[2]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M]. Dordrecht: Foris.

[3]Chomsky, N. 1995. The Minimalist Program [M]. Cambridge: MIT Press.

[4]Dirven, R. 1999. Conversion as a conceptual metonymy of event schemata [A]. In K. Panther & G. Radden (eds.). 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75-287.

[5]Fillmore, C. J. 1968. The case for case [A]. In E. Bach & R. T. Harms. (eds.).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ry [C].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1-87.

[6]Gruber, J. S. 1965. Studies in Lexical Relations [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mbridge: MIT.

[7]Larson, R. 1988. On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s [J]. Linguistic Inquiry 19: 335-391.

[8]高航,2008,動词化机制的认知语法考察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5):20-25.

[9]郭安、张全生、邢欣,2020,汉语名词转动词的论元指称义弱化研究 [J].《语言与翻译》(1):14-20.

[10]胡波,2011,英语名转动词的词汇语义句法界面分析 [J].《外语教学与研究》(3):350-362.

[11]兰登书屋辞书编辑室,2017,《兰登书屋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第一版)》 [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2]宋作艳,2018,名词转动词的语义基础——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 [J].《中国语文》(3):295-310.

[13]温宾利,2002,《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4]徐盛桓,2001,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 [J].《外国语》(1):15-23.

[15]周长银、张法科,2004,最简方案中vP壳结构的由来及其设计原则 [J].《山东外语教学》(1):31-35.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