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发射的秘密

2021-07-12 10:00徐燕燕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朗朗透明胶火箭炮

徐燕燕

经常看到班上的孩子们用游戏材料制作枪、炮等,并用这些武器互相观察、瞄准、躲闪,进行作战游戏。这种孩子自发的游戏行为频繁地发生在活动室的一个角落。在“童玩节”系列活动中,有孩子将一个火箭炮玩具带来幼儿园与小朋友分享,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然而,由于火箭炮玩具只有一个,孩子们便尝试自制火箭炮,于是在“管子世界”出现了一系列与火箭炮有关的故事。

●我们的火箭炮为什么射不远?

【幼儿行为表现】

镜头一:寻找材料,自制火箭炮

朗朗拿着家里带来的火箭炮玩具在“管子世界”玩起了瞄准、发射的游戏。一旁的轩轩、明明看到了,脸上露出了羡慕的表情。轩轩走过去对朗朗说:“给我玩玩呗。”朗朗说:“我还没有玩够呢,不行。”明明说:“你们看,我这样也可以发射炮弹。”只见他将乒乓球套在粗管口,又拿着细管套进粗管,将乒乓球一顶,便发射出去了。轩轩也学明明去寻找管子和乒乓球,开始玩瞄准、发射的游戏,但是很快他们发现自制的火箭炮发射出去的球马上就会掉下来,射不远。轩轩说:“朗朗的火箭炮发射的炮弹有一头是尖的,所以射得比较远。”朗朗听到了,立马说:“我知道哪里有炮弹。”说完,他立刻跑到美工区拿来锥形泡沫球给两位小伙伴看:“你们瞧,是不是跟我的炮弹一样?”明明从朗朗手中拿走炮弹放在管子里,嘴里嘀咕着:“这个管子太大了,炮弹会掉下来。”嘉嘉说:“管子不配套,我再去找找。”说完又到箱子里去寻找口径大小合适的管子。待寻找到的炮弹跟火箭炮一样刚好可以放进管子口时,嘉嘉兴奋地呼喊:“瞧,火箭炮制作好了,待会儿看看我这把的威力。”然而,这一次炮弹卡在管口处,发射不出去……凡凡看到了说:“你用来发射的那根管子不够长,后面用来顶的管子要比前面放炮弹的管子长,才能把炮弹顶出去。”于是,他们又去找了几根更长的管子。这一次,他们的炮弹发射出去了,但是炮弹没射出去多远就掉下来了。

镜头二:分享交流,寻求帮助

在分享交流时,教师问孩子们:“今天的游戏中有谁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需要大家一起帮忙解决的呢?”明明立马举手并拿出火箭炮,将自己玩火箭炮游戏的困难一一道出,还请了轩轩一起帮忙演示。教师又问:“为什么朗朗带来的火箭炮能发射炮弹,而且可以射得很远,而明明他们自制的火箭炮的炮弹不是射不远就是射不出去呢?”佳佳说:“因为发射的那根管子不够长。”宁宁说:“炮弹头跟管子口大小要一样。”朗朗说:“错了错了。你们看我的两根管子套好后是没有多少空隙的,你们的细管子套进粗管子后空隙那么大,怎么能发射出炮弹呢?”“对对,我们要找两根粗细刚刚能套进去、不会有太大空隙的管子。”“炮弹不能塞到太里面,堵住了就发射不出去了。”孩子们不停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教师默默地将他们的想法用思维导图表示出来,说:“你们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有炮弹的问题,有管子粗细、长短的问题,等等。午饭后,你们可以根据提出来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调整一下你们的火箭炮,看看能不能成功。”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

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孩子们不仅对现成的火箭炮发射炮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且在面对火箭炮缺少、不够玩的问题时,产生了以物代物、用管子自制火箭炮的行为。在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火箭炮的外部构造有基本的认识,并能调动已有经验自制火箭炮。虽然孩子们自制火箭炮的炮彈发射不远甚至发射不出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开始想办法,观察并寻找更合适的管子和炮弹。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火箭炮发射的原理并不清楚,只知道利用外力将炮弹发射出去。然而,在游戏过程中,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了结论:管子不够长、两根管子的空隙太大、炮弹塞得太松或太紧等都不行。

【推进思路】

在本次观察中,教师发现孩子们对火箭炮的制作原理并不清楚,处在懵懂阶段。《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提示教师要注重孩子们的探究过程,而不是去验证现象的发生原理。因此,在观察捕捉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分享交流,给予孩子充分的表达机会后,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火箭炮发射的真正原理,而是赋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并验证自己的想法。然而,孩子们的想法与实际的“真相”还是相差比较远的。火箭炮是利用密闭的空气动力来发射炮弹的。孩子们仅通过肉眼观察来理解这一原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几名教师沟通后决定,用管子制作一把可以成功发射的火箭炮,并悄悄地将之放到孩子们自制的火箭炮中。

●管子密封,火箭炮就能射得很远吗?

【幼儿行为表现】

镜头一:观察对比,发现秘密

几个小朋友拿着他们在区角中自制的火箭炮又来到了“管子世界”,开始准备发射。朗朗拿着口径大小合适的管子,将炮弹(锥形泡沫球)塞进粗管子后,用细管子用力一捅,炮弹便被弹了出来。朗朗嘴里嘀咕着:“怎么还是没有买的火箭炮发射得远呢?”宁宁、轩轩也在一遍一遍地尝试发射后表示,他们的火箭炮还是没有成功。朗朗又找出从家里拿来的那把火箭炮发射起来,他一边发射一边念着:“你们瞧,我从家里带来的火箭炮只要稍微一捅,发射管都没有碰到炮弹,炮弹就会发射出去,根本不需要很长的管子。”“看,我这么用力地捅都没有你那把发射得远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宁宁也感到疑惑。这时明明大喊:“快看快看,我这把成功了。”说完他拿起了教师制作的火箭炮,将锥形泡沫球逐一塞进管子出口处,然后将插在里面的管子轻轻一推,“砰”的一声,锥形泡沫球就弹出去好远。朗朗说:“哇,这么厉害。这把火箭炮是怎么做的呢?”明明说:“这根管子的一头被透明胶带封住了。”“还有,炮弹的一头也被透明胶带贴住了……”

于是,几个小朋友拿着管子到美工区寻找透明胶带,他们将发射管一头用透明胶带贴住,然后模仿着把炮弹的一头也贴住,最后将这些火箭炮拿到“管子世界”开始发射。可是,这一次他们还是没有成功。

镜头二:对话交流,梳理经验

又到了分享交流时间,朗朗和明明迫不及待地与大家分享今天的游戏:“我们发现了可以成功发射的火箭炮了。”“我们的火箭炮还是不成功,发射不远。”“我们也将管子用透明胶带封住了,可还是没有发射成功。”

对此,教师趁机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

师:这把成功发射的火箭炮与你们自己做的火箭炮有什么不同?

幼:他们的管子口都被透明胶带封住了。

师:这些透明胶带是随便贴的吗?两根管子口都被封住了吗?

幼:没有,是发射的那根(细管子)有一头被封住了。

幼:两头都封住怎么发射呢?

幼:发射的那根管子另一头没有被封住,不过管子周围也贴着透明胶带。朗朗他们的两头都封住是不对的。

师:那你们是用封住的那头插入粗管发射的吗?

幼:嗯……

幼:我来试试。

幼:我知道了,要把封住的那头朝外,然后没有封住的那头往粗管子里轻轻一推,炮弹就发射出去了。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火箭炮要用透明胶带封口才能发射成功吗?

幼:用透明胶带封住,管子是密封的,这样就可以把炮弹发射出去了。

幼:管子周围贴上透明胶带是为了让发射管插进粗管子时刚好贴合,不会有空隙。

师:可是朗朗他们也用透明胶带贴了,为什么还是没有成功呢?

幼:朗朗只贴了一层透明胶带,那把(教师制作的)贴了很多层。

幼:他们贴的位置不对。

……

师:贴上透明胶带是为了不让火箭筒里的空气跑出来。那是不是空气不跑出来,就可以让炮弹成功发射呢?

幼:是的。

幼:不知道。

师:究竟是不是你们说的这些原因导致炮弹发射不远或发射不出去呢?我们把这个问题记录在“问题墙”上,请你们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查资料,看看要让火箭炮成功发射,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到时候把你们查到的资料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

从镜头一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自制的火箭炮是否能成功发射炮弹,以及炮弹发射的远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一到游戏时间他们就奔向“管子世界”去感受自制火箭炮的威力。从镜头二孩子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游戏时会交流、讨论、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孩子们面对火箭炮发射失败没有气馁,他们先是拿出了之前从家里带来的火箭炮进行对比,后来发现教师制作的火箭炮可以成功发射时,又开始对同等材质的火箭炮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了火箭炮成功发射的秘密:原来有几个地方要用透明胶带封住、贴住,不让空气跑掉。于是,孩子们开始与同伴讨论,商量改善策略,并决定也用透明胶带封住管子口。然而,由于孩子们观察不够细致,导致透明胶带封的位置不对、贴得不够紧,因此改良后的火箭炮还是发射失败了。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有协商、有合作、有质疑,而且参与其中的每个孩子都为自己的火箭炮能够成功发射而努力着。

【推进思路】

经过两次制作和分享交流,孩子们对火箭炮发射炮弹的现象更感兴趣了,特别是将这个问题记录在“问题墙”后,经常有孩子将自己的想法或查到的资料带来贴在“解决墙”上。孩子们经常自主地在这里交流:“火箭炮的炮弹要想射得远,必须先用炮弹把粗管子堵得密不透风才行。”“我们之前的火箭炮因为漏气才射得不远。”“我爸爸告诉我这是空气动力,把管子里的空气都包围起来,然后发射筒轻轻一推,管子中的空气就会让炮弹飞出去……”孩子们通过与家长一起查找资料,已经大概了解了火箭炮发射的原理。然而,大部分孩子的这些经验都是间接经验,他们并没有实际操作过。如何让发射管和火箭筒做到密不透风呢?我们决定通过组织一次教学活动(见附),丰富孩子们关于“火箭炮的秘密”的经验,通过亲手操作体验“如何让管子里的空气密封一些,让炮弹发射成功”,支持孩子们对火箭炮发射原理的探究。同时,在活动的最后环节,让孩子们观看真实火箭炮发射过程的视频和中国火箭炮的技术,萌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

该活动是由孩子们对一把玩具火箭炮的兴趣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密闭空气助推物体发射现象的探究活动。孩子们从最初的玩具火箭炮,到寻找管子、炮弹自制火箭炮,再到发现自制的火箭炮不够密闭导致发射不远,甚至需要借助外力来助推炮弹的发射,到最后生成一次教学活动,合作自制火箭炮,并观看火箭炮的相关视频,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教师从最初的放权,到运用各种材料去支持孩子们的探究。在探究火箭炮发射秘密的过程中,孩子们自主交流、探究,不断寻找解决方法,不轻易放弃,从而使得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特别是经过教学活动,孩子们经常拿着自制的火箭炮在走廊的各个角落自主搭建堡垒进行对抗游戏,他们也将电影中看到的情节迁移到游戏中。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对孩子们的兴趣点及时进行助推,我们就无法感受到孩子们后来游戏时的那份快乐和成就感。因此,我们将继续通过观察、分析和支持孩子们的游戏行为,助推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附:火箭炮的秘密(大班)

活动目标:

1.愿意主动探索、交流火箭炮发射的秘密。

2.尝试运用火箭炮的发射原理,动手自制火箭炮。

3.初步感受中国火箭炮的技术,萌发爱国之情。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对火箭炮的发射原理有初步了解。

2.材料准备:问题单,成品火箭炮玩具,粗细不一的管子若干,保鲜膜、透明胶带、剪刀、纸巾等;有关火箭炮的PPT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问题单引入,激发兴趣

师:在“管子世界”中,朗朗他们自制的火箭炮一直都发射不远。小朋友们帮他们想出了很多点子,也回家求助了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火箭炮发射的秘密,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关于火箭炮的秘密要和大家分享。

二、分享交流:火箭炮发射的秘密

1.观察火箭炮,验证资料的正确性。

师:在活动室后面,我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两把火箭炮,请你们去看一看、玩一玩,看看火箭炮发射的秘密和你们查找到的秘密是不是一样的。

2.分享交流,用思维导图梳理幼儿发现的秘密。

师:火箭炮由几个部分组成?

师:为什么能发射成功?

师:为什么能成功发射的火箭炮有的地方贴着透明胶带?

3.小结。

师:原来火箭炮成功发射的秘密是利用火箭筒中密封的空气助推炮弹发射。所以,选择管子来做火箭筒和发射筒时,口径大小要相吻合,不能差距太大,这样才能储存空气,让空气密封在火箭筒内,而且发射前要先用炮弹把发射筒堵住。

师:火箭炮贴上透明胶带是因为有的管子大小不合适,会漏风,从而导致炮弹发射不远,所以在需要密封的地方要贴上透明胶带。

三、动手操作,尝试自制火箭炮

1.做一做。

请幼儿动手前想想需要哪些材料,如何让管子密不透风。可以两两合作制作火箭炮,也可以小组合作。材料用完后及时整理,不要乱扔。

2.玩一玩。

師:制作完成后,请带上你们的火箭炮试试能不能发射成功。不能发射成功的与同伴商量看看是什么原因,可以怎么改良。

四、观看视频,了解火箭炮的种类、威力、作用以及中国火箭炮的技术

师:你们见过真实的火箭炮吗?他们的威力有多大,有什么作用呢?(师幼观看视频。)

师:(小结)从视频里可以看出,火箭炮的种类有很多。火箭炮的威力非常大,频繁发射威力更大。所以,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我国也研制了属于自己的火箭炮,其中最厉害的便是“卫士系列火箭炮”。它精确度高、速度快、威力大,技术在全球火箭炮中遥遥领先。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猜你喜欢
朗朗透明胶火箭炮
混凝土泵车用双向液压锁故障探讨
创新透明胶
半岛上的“钢铁暴雨”
扎不爆的气球
春天来了
爸爸和儿子的“男子汉游戏”
直上云霄之火箭
火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