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重要性探析

2021-07-14 08:01张源天周丽君宋万翔
浙江体育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篮球赛业余相关者

张源天,周丽君,宋万翔

(1.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0 前 言

近年来,随着体育相关政策的接连颁布,我国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体育人口基数,并在政策的进一步指导下逐步扩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赛事在体育事业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事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资源组织和承办体育赛事的积极性。随着各类体育赛事的全面开展,我国的体育文化逐步丰富,体育赛事文化逐渐形成。篮球运动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活动之一,迅速在全国各地普及并呈现出火热的发展势态,随着我国参与篮球运动的群众基数不断增长,简单的篮球娱乐已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业余篮球赛事在市场经济的刺激和推动下迅速发展。在积极的政策、热切的需求等多种因素刺激下,业余篮球赛事的种类、形式变得多样化,除了一些知名的业余篮球赛事,如“CBO”、“城市名义”、“JUMP10”、“KOK”等等之外,全国各地以各种企业赞助、与当地的篮协合作等不同形式开展的业余篮球赛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今,业余篮球赛事无论是单个赛事的个体规模还是业余篮球的整体规模都在不断发展壮大,其热门程度及参与人数也与日俱增,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业余篮球赛事发展相对落后。业余篮球赛事逐渐暴露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其原因不乏篮球竞技水平相对较低、赛事文化单薄、社会认可度相对不足等等。

本文基于文化的视角解析篮球文化、体育赛事文化的内涵,并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出发,通过专家访谈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并围绕业余篮球赛事的利益相关者对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的重要性展开研究。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业余篮球赛事中的文化要素,包含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分别是赛事主办组织、举办地政府、主办社区、媒体、赞助商、赛事观众、赛事参与者(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浙江大学图书馆、中国篮协相关网站查阅有关体育文化、篮球文化等文献资料。其次,通过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初步整理筛选出业余篮球赛事文化的要素构成,为专家访谈提供参考。

1.2.2 访谈法。基于文献资料法整理出的参考要素,对利益相关者进行访谈,构建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为后续的要素重要性研究提供基础。本次访谈共涉及12名业余篮球赛事领域的专家,如表1所示。

表1 访谈对象

1.2.3 问卷调查法。本文借助问卷星平台通过比赛现场发放与线上向赛事的利益相关者发放问卷共计500份,共计有效问卷418份。其中赛事参与者问卷(运动员、教练领队、裁判员)共294份,去除46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数量问248份;其余利益相关者问卷206份,去除36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数量为170份。

1.2.4 数理统计法。借助SPSS23、EXCEL等软件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中的权重计算方法通过要素对业余篮球赛事文化的贡献率计算权重。

1.2.5 实地调研法。笔者实地走访和观看比赛(宁波打虎杯、八婺杯、中国业余篮球公开赛、杭州市篮球联赛、BSK等),以了解业余篮球赛事最真实的现状,为本研究的可靠性提供了一定保障。同时,也为访谈展开与问卷的发放提供了一定的操作基础。

2 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的构建

以往文献中对文化的研究普遍将其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然而对于业余篮球赛事文化,目前没有专家学者给出明确的定义。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本文认为孙民治对篮球文化内涵要素以及李鸿江对体育赛事文化构成的研究与本研究较为匹配,因而以此为参考,并通过访谈法对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进行梳理与构建。

2.1 物质文化

2.1.1 赛事标识是赛事给受众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一个赛事的办赛基调。赛事标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对赛事产生清晰的辨识度并方便受众记忆。因此,本文结合文献与访谈得到了最能够反应赛事标识并影响赛事标识产生的要素,即赛事名、赞助商。

2.1.2 赛事设施是业余篮球赛事开展的关键所在,赛事设施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赛事相关人员对赛事的直观体验,从而影响到赛事的质量。通过文献梳理将赛事设施分为场地、竞技器材,并在访谈过程当中补充了现场布置要素。

2.1.3 赛事周边是指业余篮球赛事在开展的过程中衍生出的附属产品,起到了丰富赛事附加属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为赛事开展做宣传、增加赛事其他收益、增加赛事长久的影响效果等。结合访谈结果最终将其细分为服装、赞助产品、奖金奖牌、报名费、周边商品这五项。

2.1.4 赛事传媒为赛事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途径,也是文化的展示方式之一。现代化科技的进展,降低了人们观看赛事的成本,同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得到丰富,因此对业余篮球赛事文化的品质与需求也在提升与丰富。在实际需求的刺激下,赛事与传媒两者的相互结合,使得赛事进入了篮球爱好者们的生活。综合访谈结果,将赛事传媒其细分为宣传、比赛观赏、自媒运营三个三级要素。

2.2 制度文化

2.2.1 赛程安排包括了时间、区域两个要素。时间要素具体包含了赛事举办的时间以及赛程。区域要素具体指赛事的举办地,值得提出的是部分赛事具有较浓厚的城市文化标签,比如“城市传奇”赛事的标签是“为城市而战”,且由此诞生了有代表性的话语,比如“周锐为武汉而战。”同样的赛事还有“城市的名义”等等。

2.2.2 赛事制度决定了赛事整体发展的模式和运行规则,在大方向上调控了业余篮球赛事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访谈结果,将其细分为主办、承办、参赛形式、参赛要求这三项三级要素。

2.2.3 竞赛规则包括了竞赛方式、判罚规则、场上执裁三个三级要素。竞赛方式指的是赛事通过怎样的方式与规则判定单场赛事的获胜者以及赛事最终的排名,一般的竞赛方式有小组赛、淘汰赛、循环赛。判罚规则指的是比赛进行过程当中裁判的判罚依据,一般情况下是指“FBIA(国际篮联)篮球规则”,但在不同竞赛方式的比赛中,往往会根据赛事的特色以及实际需求作出其他调整。场上执裁一直是赛场上争议最多的点,裁判的执裁水平、判罚尺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场比赛的趋势。

2.2.4 战术战法包括了技术演进、布阵指挥、队伍训练三项三级要素。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技术也在各种讨论和实践中逐渐演进,甚至影响和改变了部分篮球规则。布阵指挥与队伍训练指的是球队在场上与场下对战术体系的落实、运用,这两项要素在业余篮球赛事中还十分薄弱。

2.3 精神文化

2.3.1 赛事特色是赛事具有的独特内涵,以区分于其它赛事的独特属性,本文将其分为地域特色、运动项目特征、参赛队伍特色。

2.3.2 赛事历史具体指赛事的发展与演进,一个好的赛事需要在不断沉淀和积累中完善。根据自然选择理论,我们可以从一个赛事的历史中发现,该赛事对应的大众认可度高、延续性强,其对应的赛事文化也会更加浓厚。

2.3.3 业余篮球赛事不仅是一项竞技体育活动,其中还包含了许多参与者的情感。本文将参与者情感细分为运动需求、兴趣爱好、社交需要三项三级要素。笔者了解到业余篮球赛事的观众大多数为赛事参与者的亲朋好友,同时还有一部分路人。通过实地调研,笔者了解到赛事当中的利益相关者会因为某个赛事、某场比赛交流、讨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3.4 赛事在开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价值观念。本文将其细分为丰富文化生活、增强体育认知、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体育消费四项三级要素。

2.4 小结

综合上述对于二级文化要素的梳理,对照文献归纳得出的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笔者经与相关专家的商讨后最终得出3项一级要素,12项二级要素,36项三级要素,如表2所示。

表2 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构成

3 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的重要性分析

基于访谈得到业余篮球赛事文化各级要素,本章内容进一步通过问卷调查法定量分析各个文化要素的重要性。结合访谈内容及实地调研,参与者(运动员、教练领队、裁判员)是业余篮球赛事构成人员的主要部分,也是赛事的直接参与者。其次品牌赛事及部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赛事中,会聚集以观众为主要构成的间接参与者。另一方面,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以及数据处理的可操作性,本文在后续的重要性分析中,将赛事的实际参与者(以下简称直接参与者)作为主要的研究主体,将以观众为主要人员构成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以下简称间接参与者)作为对照研究,并将两者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3.1 赛事直接参与者样本的要素重要性分析

以业余篮球赛事利益相关者中直接参与者的问卷数据为样本,借助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利用荷载系数信息等进行权重计算,其计算步骤分别如下:

第一,计算线性组合系数矩阵,公式为:loading矩阵/Sqrt(eigen),即载荷系数除以对应特征根的平方根;第二,计算综合得分系数,公式为:累积(线性组合系数*方差解释率)/累积方差解释率,即线性组合系数分别与方差解释率相乘后累加,并且除以累积方差解释率;第三,计算权重,将综合得分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各指标权重值。通过软件处理、标序后得到表3。

通过表3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表3 直接参与者样本要素重要性统计表

3.1.1 从36项三级要素的权重来看,虽然数值上十分接近,但极值与方差分别达到了1.08%与0.28%,说明各要素权重值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3.1.2 通过3项一级要素的权重值可以看出,当前业余篮球赛事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物质文化(36.95%)重要性要高于制度文化(34.49%)和精神文化(28.55%)。同时我们从中看到物质文化(13项)的三级要素要多于制度文化(12项)和精神文化(11项),这可能是3项一级要素重要性差异的原因之一。因此,对比3项一级要素中的三级要素均值发现,物质文化中各项三级要素的均值(2.84%)与制度文化(2.87%)十分接近,且高于精神文化(2.60%),该项数据表明当前业余篮球赛事体现出的物质文化更受到利益相关者的重视。

3.1.3 物质文化的二级要素中,权重均值由高到低分别是赛事标识(3.19%)、赛事传媒(2.95%)、赛事周边(2.88%)、赛事设施(2.43%);制度文化的二级要素中,权重均值由高到低分别是赛事制度(3.03%)、赛程安排(2.91%)、战术战法(2.81%)、竞赛规则(2.72%);精神文化的二级要素中,权重均值由高到低分别是赛事历史(2.94%)、赛事特色(2.85%)、价值观念(2.46%)、参与者情感(2.41%)。

通过业余篮球赛事利益相关者中直接参与者的问卷信息,并结合访谈内容及实地调研情况对要素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到:

①业余篮球赛事利益相关者中,直接参与者对一级要素的主观倾向符合问卷统计结果,即对赛事表达出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需求较高,精神文化需求较单薄。

②物质文化层面,赛事标识、赛事传媒的重要性符合实际情况。随着网络科技水平的进步,赛事传媒要素在赛事发展过程当中的发挥了较强的作用,且传媒影响了诸多品牌赛事创造价值、流量变现的重要方式之一。赛事周边要素虽有较高的权重均值,但实际情况是业余篮球赛事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赛事周边要素,其原因可能是现阶段业余篮球赛事的开展对赛事价值的塑造更侧重于赛事传媒,导致没有着重开发赛事周边的三级要素,但这些要素却是被赛事参与者们需要的。赛事设施的权重最低,但直接参与者们对赛事设施的实际需求是最直接的,其直接影响到了比赛过程中的体验。

③制度文化层面的四项二级要素重要性均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三级要素中主办与承办两项三级要素重要性最高,很好地解释了主办与承办在赛事开展过程当中的主导地位;参赛形式、队伍训练、判罚规则要素的权重较低,表示了它们对制度文化的影响较小,符合实际情况。

④精神文化层面中赛事历史、赛事特色的重要性较高,且与价值观念、参与者情感的重要性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符合实际情况。

3.2 赛事间接参与者样本的要素重要性对比分析

重复使用3.2中的统计方法,利用EXCEL对软件处理结果进行基本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间接参与者样本要素重要性统计表

通过直接参与者群体与除此外的其它利益相关者(即间接参与者)的问卷信息对比,并结合访谈内容和实地调研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到:

3.2.1 间接参与者对一级要素的实际主观倾向符合问卷统计结果,即对赛事表达出的物质文化认可较高,且精神文化需求相较直接参与者有显著提升,制度文化需求相对较低。

3.2.2 间接参与者的问卷信息中赛事周边及其三级子要素的权重有明显提升,其他三项的重要性与参与者样本相符。结合实地调研,本文认为赛事周边是该样本群体对赛事物质文化最直观的物质表现方式,赛事传媒是其间接参与方式,因此该数据符合实际情况。

3.2.3 间接参与者的各项二级要素的重要性情况相对直接参与者样本略有降低,但在权重排名均值上有明显增大,其原因可能是制度文化对间接参与者的影响相对较低,更注重赛事的表现效果与传达出的精神。

3.2.4 间接参与者情感与价值观念两项二级要素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赛事特色与赛事历史的权重显著降低。该数据表明了其他利益相关者作为赛事的间接参与者,对业余篮球赛事文化的需求会在精神文化层面着重表现出来。

3.2.5 从三项一级要素中三级要素的权重均值及权重排名均值来看,直接参与者(即运动员、教练领队、裁判)十分重视业余篮球赛事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而间接参与者对则更注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文化表层(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受到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一致认可,但在精神文化的认知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4 业余篮球赛事文化要素的思考

4.1 强化物质基础作用

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似,物质文化对赛事发展的刺激是最直接的。本文验证了物质文化在业余篮球赛事中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本文认为应促进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相互协同与健康发展,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品牌赛事或高规格赛事,适当引入标准化流程。比如将本来交给每个地区做的东西,由主办的设计师总体规划,保证赛事的整体格调一致,不会因地区发展等因素产生异化分歧;合理利用赛事制度与竞赛规则,保障不同层级水平赛事的观赏性。

4.2 优化制度传导作用

以往的研究表明,制度文化在业余篮球赛事的质量和品牌价值的塑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不同样本对制度文化重要性评价的显著差异,在发展制度文化时应当注重其功能差异,围绕精神文化、服务于物质文化,发挥物质文化的中层传导作用。在探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融合创新的同时,依托精神文化优化赛事,通过中层制度文化呈现出赛事文化的多样性,发挥制度文化的传导作用,当赛事文化中的某些要素被广泛认可之后,进行商业模式的复制,并通过外层的物质文化表现出来。

4.3 发挥精神内核作用

以往的研究证明了精神文化的内核作用,本文认同该观点。从赛事本身的角度出发,精神文化依托于物质与制度层面呈现出来,扩大了赛事的影响力;从赛事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精神文化作为桥梁起到了纽带作用,将人、事、物三者联系了起来。

为了改变当下业余篮球赛事精神文化发展不足的现状,本文认为应强调精神文化的内核作用,促进精神文化与物质、制度文化的相互渗透。基于精神文化内部要素间的联系最为紧密的客观事实,充分利用其内部影响提升赛事氛围,促进参与者情感的提升、价值观念的打造。

5 结 语

近年来业余篮球赛事形成了呈紧喷式的发展势态,但人们对赛事的了解更多的集中在显性层面,比如说赛事的激烈程度、赛事场地的运营管理、办赛的制度、赛事的结果等方面。只有部分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才会受到个别群体的深度关注、探究其蕴藏的文化内涵。

业余篮球赛事文化中,物质文化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同时赛事的直接参与者(运动员、领队教练、裁判)与间接参与者(主办组织、举办地政府、主办社区、媒体、赞助商、赛事观众)对业余篮球赛事文化的认知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直接参与者对业余篮球赛事物质、制度层面较为重视,而间接参与者更注重物质、精神文化。

通过文献归纳与对利益相关者的访谈初步表明,业余篮球赛事文化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出发由多个要素构成,研究完善了业余篮球赛事文化的要素内容并初步构建了框架。同时,本文提出加强物质建设是业余篮球赛事文化的发展重心,同时应优化制度文化的传导作用,发挥精神文化的内核作用。

猜你喜欢
篮球赛业余相关者
The Most Exciting Basketball Match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激动人心的篮球赛
业余也疯狂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不公平的篮球赛
篮球赛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