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和MRI 诊断AS 患者骶髂关节面下骨质侵蚀的价值比较

2021-07-15 07:14周绍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骶髂硬化检出率

周绍军

AS 指的是脊柱发生病变导致的慢性疾病[1],属于风湿病类别。由于遗传、环境与人体代谢因素的影响,使得骶髂关节发生病变[2]。伴随疾病的进展,其将逐渐导致脊柱强直和纤维化,并影响眼睛、肺、肌肉以及骨骼等器官以及其他组织,因此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AS 患者通常伴有关节病变,大部分是先对骶髂关节予以侵犯,逐渐发展到颈椎位置,仅有少部分患者颈椎处以及几个脊柱在同一时期被侵犯,并且还能够波及到相邻的关节。在病变的早期阶段关节处会产生炎性疼痛,且周围肌肉发生痉挛,伴有僵硬,在清晨表现较明显,在夜间也能产生疼痛。通常进行适当的活动以及服用药物干预,可得到缓解。病情不断发展,各脊柱段和关节活动则会受到限制。在该病的晚期,脊柱与下肢则会形成弓状僵硬。在临床上AS通常采取CT 和MRI 方法检查,该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不同[3]。本次研究将180 例疑似AS 患者分成两组,分别采取CT 和MRI 方法检查,对其检测效果进行探究。详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80 例疑似AS 患者,按照检测方法不同分为CT 组和MRI 组,各90 例。CT 组男46 例,女44 例;年龄16~38 岁,平均年龄(26.32±3.44)岁。MRI 组男45 例,女45 例;年龄17~36 岁,平均年龄(26.68±3.3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了解研究目的。纳入标准:①满足AS 疾病指征;②依从研究安排;③自愿参加研究;④年龄>16 岁。排除标准:①患有器官障碍疾病;②不配合研究安排;③患有精神类疾病。

1.2 方法

1.2.1 CT 组 采用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64 排螺旋CT机对患者骶髂关节予以完全扫描,电压控制在120 kV,电流控制在 380 mA,层厚调整 1 mm,层间距调整1 mm。检测体位为仰卧位,于髂嵴上部-耻骨联合下部予以平扫,给予患者注射造影剂,采取腰椎多平面强化扫描。

1.2.2 MRI 组 患者采取用由通用公司生产的GE1.5T 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骶髂关节予以完全扫描,电压控制在120 kV,电流控制在 380 mA,层厚调整1 mm,层间距调整1 mm,设置矩阵为256×256。扫描序列:T1WI、反转恢复(IR)以及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检测体位为仰卧位,检测时由头部开始进入仪器,于髂嵴上部-耻骨联合下部予以平扫,之后强化扫描可疑病变位置,取得三维立体图像。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其中包含了增生硬化、关节面下骨质囊变、骨髓水肿以及关节腐蚀。比较骶髂关节病变等级的检出率。将等级分为 0~4级,共5个等级,0级表示为正常;无异常情况发生;1 级表示发现可疑骶髂关节炎,表现软骨下硬化以及骨小梁变粗;2 级表示骶髂关节炎为轻度体现,可表现为中度软骨下硬化和小囊变区,其关节间隙无任何变化;3 级表示中度骶髂关节炎,表现为重度软骨下硬化和小囊变区硬化增加。关节间隙发生变化,部分关节强直;4 级表示较重度骶髂关节炎,表现为完全性的关节强直。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以及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比较 两组增生硬化、关节腐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组关节面下骨质囊变、骨髓水肿的检出率均高于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比较[n(%)]

2.2 两组骶髂关节病变等级的检出率比较 MRI 组检测骶髂关节病变1、2 级检出率高于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骶髂关节病变0、3、4 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骶髂关节病变等级的检出率比较[n(%)]

2.3 两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比较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CT 组AS 阳性患者80 例,阴性10 例;MRI 组AS 阳性患者88 例,阴性2 例。CT 组诊断准确性为83.33%(75/90)、灵敏性为87.50%(70/80)、特异性为50.00%(5/10),MRI 组诊断准确性为97.78%(88/90)、灵敏性为98.86%(87/88)、特异性为50.00%(1/2)。MRI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高于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T 与传统的X 射线平片相比,CT 可以较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和脊柱小关节的形状、大小以及数量等,并且可以发现更多的小病变,可以准确显示病变区域,可有助于早期的诊断。在相关研究中了解到,在临床早期采取CT 检测,可提示骶髂关节的关节表面硬化、模糊以及粗糙等[4-7]。且出现被虫咬样的骨质损坏,在其下方的小囊被关节表面改变,骶髂关节前下2~3 关节表面最容易受到影响。髂骨侧关节面变化较早且明显。出现一侧或两侧骶髂关节部疼痛,通过X 射线检查表示为阴性时也需要对该病予以重视。在柳盛钢等[8]研究中得知,CT 检查方法有着密度和空间分辨率较好的特点,所生成的照片与X 射线结果有着更高的清晰度;解剖结果未见重叠样表现。当采取多层螺旋CT时可以从多个方面以及角度对病变位置予以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以多种方面对其进行重建,相比较X 线有着很高的敏感性。CT 检查的结果可以更好地体现出骨骼质量的异常情况,同时能够清楚地显示骶髂关节的结构和其他细微的病变情况。CT 检查方法能够显示出更好的骨静态结构变化,但无法清楚地显示出骨髓水肿以及软骨的异常的变化等。MRI 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且无电离辐射。其能够较好的体现滑膜软骨以及骨髓等疾病,在骶髂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尽管CT 是诊断AS 疾病的常用方法,但CT 仅能显示骨骼结构的变化。在杜景俐[9]的研究中提到,MRI 检查方法的主要优点包含非放射性,其研究中检查结果表示CT 无法对关节下骨囊肿和其他骨髓水肿的表现予以体现;对于某些CT 检出率较低的病变,可以采取MRI 进行检查。在刘志飞等的[10]研究结果中,MRI 检测对关节表面侵蚀和关节表面骨囊变的检出率相比较CT 检测较高。作者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得知,AS 患者最受累的位置为骶髂,病变通常为双侧对称,CT 线检查能够显著体现软骨下骨缘异常状况,因骶髂关节的两侧均表现为耳状面。CT 进行检查时患者的关节面有一定的几率产生重叠情况,发生重叠后能够对早期诊断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在患者出现症状到通过CT 检查明确病情后需要较长的时间,MRI 能够对AS 患者骶髂关节的0 级病变予以显示,在检测早期活动性炎症方面比CT 更有优势。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增生硬化、关节腐蚀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组关节面下骨质囊变、骨髓水肿的检出率均高于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 组检测骶髂关节病变1、2 级检出率高于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骶髂关节病变0、3、4 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组诊断准确性、灵敏度高于C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结果对比可以充分证明,MRI 诊断AS患者骶髂关节面病变效果要显著优于CT 诊断。

综上所述,AS 患者骶髂关节病变采取CT、MRI检查均能得到较好的诊断效果,其中MRI 准确性、灵敏度优于CT 检查,因此MRI 检查更有助于患者的疾病早期的诊断。

猜你喜欢
骶髂硬化检出率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骶髂关节疼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骶髂关节疼痛治疗进展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