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根治术、保乳术联合放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术后局部复发情况分析

2021-07-15 07:14张立张家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保乳术转移率根治术

张立 张家瑞

三阴性乳腺癌是指患者体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孕激素受体(ER)、雌激素受体(PR)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发病率高,且具有远处转移、高侵袭性、局部易复发等特点,患者预后较差,该病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方法比较有争议,有研究认为[2]改良根治术能帮助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防止癌细胞转移或疾病复发,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还有研究指出[3],保乳术的清扫肿瘤效果较差,但通过术后放疗联合治疗,不但能保证患者的形体美观,还可以有效防止肿瘤远处转移以及局部复发。为进一步探讨改良根治术、保乳术联合放疗这两种方法的疗效,本次研究为本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改良根治术、保乳术联合放疗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间在本院治疗的50 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良组和联合组,每组25 例。改良组年龄33~63 岁,平均年龄(45.69±5.77)岁;肿瘤位置:左侧14 例,右侧11 例;肿瘤直径2.0~3.0 cm,平均直径(2.40±0.30)cm。联合组年龄34~63 岁,平均年龄(45.30±5.90)岁;肿瘤位置:左侧12 例,右侧13例;肿瘤直径2.0~3.0 cm,平均直径(2.10±0.35)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病理检查等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符合保乳术、改良根治术的条件者;入院时患者无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情况;首次发病,并未进行过放疗、手术等抗肿瘤治疗,属于病理Ⅰ~Ⅱ期者;肿瘤与乳头之间的距离>3 cm 者;患者的免疫组织化学Her-2、ER、PR 检查结果为阴性。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存在多中心病灶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心、肾、肝功能不全者。本次研究开展前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 方法 改良组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即患者行全麻后,综合考虑患者的乳房形态、肿瘤部位行切口,将皮肤切开,并游离皮瓣到背阔肌外侧边缘的组织,从上而下逐渐分离乳腺、胸大肌筋膜以及胸大肌外侧的组织,在患者腋下切开,并进行淋巴结清扫,范围为腋静脉至背阔肌外侧边缘,清扫完毕后放置引流管,缝合伤口即可。

联合组给予保乳术结合放疗治疗,即患者全麻之后,在其乳头上方划弧形切口,而乳头下方则行放射状切口,慢慢切除肿瘤和周围1 cm 左右正常组织后,再进行局部扩切术,将腺叶段、乳腺叶切除,在腋窝前哨的淋巴结位置取少量病理组织进行活检,最后保证切缘为阴性即可,放置引流管并缝合伤口。手术完成后,参照2015 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4]以及2016 年的《乳腺癌非手术治疗》[5]中的相关放疗标准,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放疗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1 年后的并发症(皮瓣缺血、皮下积液、患侧上肢肿胀、出血)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随访5 年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联合组的住院时间为(11.82±2.24)d,短于改良组的(19.51±3.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P<0.05)。

2.2 两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 联合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改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n(%)]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1 年后,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改良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三阴性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的复杂性恶性肿瘤,侵袭性高,易出现局部复发现象,且患者预后差。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常见手术方法,但术后患者的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仍旧居高不下,因此,临床急需寻找一种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的住院时间短于改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保乳术联合放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效果理想,有助于患者病情快速改善,缩短住院时间。保乳术联合放疗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标准方案,保乳术可以有效保留患者的乳房生理结构,减少正常组织损害,术后通过放疗,还能杀灭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细胞向远处转移,进一步改善疾病,促进病情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联合组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改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年后,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改良组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保乳术联合放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优势大于改良根治术,患者的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低,并发症风险更低,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改良根治术需要切除较多的乳房组织,对患者的形体美观非常有影响,虽然能有效清除肿瘤组织,但手术创口大,患者恢复差,仍旧容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现象[6]。有相关研究指出[7],乳腺癌患者切除乳房后,因乳房缺失而导致的生活质量降低与心理压力过大的现象非常显著。因此,临床也较为重视乳腺癌患者的乳房保留。保乳术能够在有效切除肿瘤组织的基础上,帮助患者保留乳房,减少患者乳房切除的心理影响,且该术式的切口小,手术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的伤口和机体恢复[8]。术后再配合个性化辅助放疗,能良好抑制癌细胞复制、转移、生长,降低术后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的几率。李崎等[9]认为,保乳术的治疗原则为“以切缘阴性为主”,在清除肿瘤组织后,若发现切缘仍旧存在病变,可适当扩大切除范围,通常切除肿瘤周围2 cm 左右的正常胸肌组织,确保切缘阴性,便可以保证切除的彻底性。但仍旧无法避免会存在一定切缘癌细胞残留,而这也是保乳术术后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的首要因素,所以,术后个性化辅助放疗不容忽视[10]。保乳术配合放疗,可及时控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复发,并及时干预转移病灶,从而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采用保乳术联合放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效果理想,既能保留患者的乳房形态,又能降低局部复发和远端转移率,也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猜你喜欢
保乳术转移率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乳腺癌保乳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法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