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应用替诺福韦酯和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7-15 07:14张冲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诺福韦卡韦乙肝

张冲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最主要原因,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 万人,现症感染者约3000 万人。我国乙肝肝硬化的发病率较高,乙肝的治疗时间长、费用高,不仅给众多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对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乙肝肝硬化初期症状不明显,病毒复制是疾病进展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会导致肝功能失代偿、肝衰竭,严重可伴有继发胸腹水感染、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甚至肝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此,临床上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乙肝肝硬化治疗的关键。1999 年拉米夫定作为最早应用于临床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在我国上市,20 多年来,先后有多种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但仍需不断的临床实践和探索,找到安全性更高、抗病毒效果更好、更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的抗病毒药物,才能更好的减轻乙肝患者的病痛和负担。本研究分析了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25~75 岁,平均年龄(24.21±16.93)岁。观察组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6~76 岁,平均年龄(24.56±17.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乙肝肝硬化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本次研究;②合并严重心脏和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⑥药物禁忌。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次,1 次/d。治疗24 周。

观察组服用替诺福韦酯,300 mg/次,1 次/d。治疗24 周[2]。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CⅣ、LN、PⅢNP、HA、PTA、AST、TBIL、ALT)水平、治疗效果、HBV-DNA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乏力、恶心、呕吐、黄疸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HBV-DNA 检测阴性,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HBV-DNA 检测结果阴性,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5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HBV-DNA检测阳性,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49%。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Ⅳ、LN、PⅢNP、HA、PTA、AST、TBIL、AL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Ⅳ、LN、PⅢNP、HA、PTA、AST、TBIL、ALT 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治疗无效4 例,有效23 例,显效23 例;对照组中治疗无效14 例,有效24 例,显效12 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5,P<0.05)。

2.3 两组HBV-DNA 转阴率比较 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81,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5)。

3 讨论

目前,慢性乙肝仍然没有根治的治疗方案,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资料显示,约20%的乙肝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少数患者会逐渐发展为肝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有医学专家指出,导致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是HBV-DNA 持续高水平,临床治疗应尽可能长时间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临床上抗HBV 的药物主要有两类:干扰素制剂和核苷酸类似物。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是核苷酸类似物的典型代表。

肝硬变是慢性乙肝发展的阶段性结果。肝脏呈进行性纤维性改变。当进入失代偿期肝硬化时,肝组织丧失其代偿功能,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肝结构紊乱、肝细胞坏死等。患者常伴有腹水、脾肿大、食管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症状。长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可以帮助患者调节免疫功能,降低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对于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更为活跃,肝功能受损更严重,抗病毒治疗更为关键[2-4]。

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在体内与磷酸激酶相互作用产生三磷酸腺苷。三磷酸可以抑制HBV 聚合酶的活性,阻碍mRNA 逆转录酶负链的产生[5,6]。此外,还能抑制HBV-DNA 阳性链的合成。该药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抑制HBV复制,对野生株和变异株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由于恩替卡韦可以将磷酸盐转化为活性三磷酸,因此它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半衰期可达18 h。恩替卡韦耐药率略低,适合肝硬化患者长期服用。因此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从而控制疾病的发展,恢复患者的肝功能[7]。

替诺福韦酯是一种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它具有潜在的抗HBV 活性,能有效抑制病毒聚合酶,与天然还原底物竞争结合,通过插入DNA 终止DNA 链[8]。替诺福韦酯吸收后迅速转化为替诺福韦,在细胞内迅速合成替诺福韦代谢物,竞争性抑制HBV 逆转录酶,从而阻止病毒DNA 链的合成。自2008 年以来,替诺福韦已在包括美国在内的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治疗乙肝肝硬化的适应证[9-13]。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CⅣ、LN、PⅢNP、HA、PTA、AST、TBIL、ALT 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 转阴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68.0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替诺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和安全性更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改善,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诺福韦卡韦乙肝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耐药患者治疗进展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