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异消颗粒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的价值

2021-07-15 07:14田春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莪术宫颈炎干扰素

田春梅

在妇科常见病症中,宫颈炎属于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多发生在中老年女性中,该症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结合临床诊断可知,多数患者存在HPV 感染症状,将进一步增加治疗难度。若该部分患者未及时确诊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在病症持续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病变部位出现癌变,对患者健康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药物治疗为当前临床处理该病症最为主要的方式,其中以干扰素栓联合核异消颗粒的实施率居高。本研究就干扰素栓联合核异消颗粒治疗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在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所收治的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中选取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系统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2~71 岁,平均年龄(48.28±7.58)岁;其中低危型66 例,高危型34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9~73 岁,平均年龄(49.77±7.75)岁;其中低危型62 例,高危型38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初次到本院治疗的患者;自愿参与治疗的患者;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患者。排除标准:存在不按照医嘱用药情况的患者;入院前已经使用对应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在月经结束后7 d 左右,借助常规扩阴器进行扩阴处理,并借助碘氟对生殖道进行消毒处理,对阴道内分泌物进行有效清理,借助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设定功率为18 W,对皮损部位进行照射。对照组加用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在患者阴道清理干净后直接在阴道后穹窿处放置干扰素栓,夜间使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核异消颗粒进行治疗,核异消颗粒药物组成主要包括有冰片、半枝莲、木草以及黄柏、莪术等药物,具体操作方法: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第3 天开始给药,指导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并将外阴充分进行暴露,治疗医师在佩戴好专用无菌手套后,对患者宫颈以及阴道进行消毒处理,随后将其放置在阴道深处靠近宫颈的位置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 个月,隔一天用药1 次,评估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HPV 转阴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若在治疗后,患者宫颈糜烂等症状消失,病变部位完全恢复,光滑,宫颈口无炎性反应且分泌物检查无异常,即显效;若患者在治疗后,病变部位面积明显缩小,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宫颈炎性反应明显缓解,即有效;若患者在治疗后,疼痛、白带异常等临床症状未改善,且病变部位面积存在有扩大的情况,即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者HPV 转阴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4 周后,观察组HPV 转阴率为65.00%(65/100),高于对照组的48.00%(4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79,P=0.015<0.05)。治疗2 个月后,观察组HPV转阴率为83.00%(83/100),高于对照组的64.00%(64/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67,P=0.002<0.05)。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中有2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 例为白带异常,1 例为皮疹;而对照组中有9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4 例为腰酸、3 例为头晕、2 例为白带异常。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14,P=0.030<0.05)。

3 讨论

宫颈炎主要是指子宫颈发生炎症,主要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以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一般是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可因为宫颈细胞损伤或者长期受到刺激因素影响引起。大部分患者患病后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是少部分患者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或者阴道异常性出血。急性宫颈炎是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充血、水肿、上皮变性、坏死、黏膜下组织、腺体周围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中带有脓性分泌物。慢性宫颈炎是由急性宫颈炎病变而来的,也可由病原体持续感染导致,患者宫颈间出现大量淋巴细胞、炎症细胞等。宫颈炎在临床一直保持较高的发生率,且受到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该症的发病年龄段在不断扩大。若诊断不及时将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几率[1],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体内炎性反应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保障患者健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干扰素栓是一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的药剂,通过干扰素同靶细胞表面干扰素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内蛋白激素、MX 蛋白等多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蛋白合成。此药剂能够增加人体免疫能力,防止人体遭受病毒侵害,一般用于治疗阴道炎、宫腔糜烂等妇科疾病,具有预防宫颈癌作用。干扰素栓在宫颈炎治疗中一直存在较高的使用率,能够针对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更可以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并对病毒细胞增殖进行抑制。将用药部位选择在阴道深处,可以促使药物迅速作用于病变部位,保障局部药物浓度,更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达到抗病毒的作用[2]。从中医角度对该病症展开治疗已经被临床所重视,核异消颗粒属于中药制剂,主要包括黄柏、莪术、木贼草、半枝莲等多种药物,在抗菌、抑制病毒方面存在有重要的作用[3]。黄柏是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味苦,性寒,肾、膀胱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可以达到清热解毒、泻火的作用。莪术为姜科植物莪术,广西莪术,温郁金的根茎,又被称为蓬莪茂、蓬药、蓬莪术、广茂、蓬术、青姜、羌七、广术、黑心姜、文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用于血气心痛,饮食积滞,脘腹胀痛,血滞经闭,痛经,症瘕瘤痞块,跌打损伤,则具备有消积止痛以及行气破血的功效。木贼草又被称为千峰草、锉草、笔头草、笔筒草、接骨草、马人参等[4],为多年生常绿草本;甘苦,平,夏季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贮藏,除去枯茎及残根,喷淋清水,稍润,切段,干燥;切断,水煎服,能够消肿下气,疏散风热,止血。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的干燥全草,味辛、苦,性寒,归肺、肝、肾经,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跌扑伤痛,水肿,黄疸,蛇虫咬伤;具有较强的散瘀止血、清热解毒作用,更可以利尿消肿[5,6]。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将上述两种药物共同运用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中,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周后,观察组HPV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个月后,观察组HPV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在整体治疗效果、HPV 转阴率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由此可见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可以帮助患者迅速恢复[7-10]。

总之,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采用核异消颗粒联合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降低病症对其造成的影响。

猜你喜欢
莪术宫颈炎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加工炮制过程对温莪术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三棱-莪术有效组分配伍液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影响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UFLC-Q-TOF-MS法分析蓬莪术有效成分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