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川煎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2021-07-15 07:14娄静刘亚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8期
关键词:大肠功能性针灸

娄静 刘亚军

功能性便秘又被称为盆底功能障碍,主要是指身体状况或者服用药物导致的,又或者是指废物处理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的[1-3]。目前为止此病发病率还在不断增加,给医疗、社会、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引起特别重视。慢性便秘可致“粪石性”肠梗阻、直肠脱垂、加重痔疮,增加结肠癌的风险。便秘虽然为小病,但是危害极大,故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4]。目前治疗便秘主要方法为泻药或者促胃肠动力药物,但在治疗过程中极容易引起较多不良反应[5]。相关研究发现,在治疗慢性便秘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效果较明显[6]。中医治疗便秘有自身的优势,作者采用济川煎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内收治的70 例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42~69 岁,平均年龄(50.31±6.24)岁;病程0.5~2.0 年,平均病程(1.70±0.41)年。观察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42~69 岁,平均年龄(50.23±6.26)岁;病程0.4~2.0 年,平均病程(1.68±0.4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结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符合:①排便较久,1 次/2 d,便较干且硬。②排便困难,带有腹痛,精神状态较差、头晕等症状。③面色较黄,畏寒畏冷,舌苔偏白。

1.2.2 西医诊断标准 结合1999 年“功能性便秘罗马Ⅱ标准”[8]制定在之前1 个月时间内,患者出现以下症状≥2 次。①较多时间排便费力。②较多时间粪便较硬。③较多时间排便不尽。④较多时间伴有肛门直肠梗阻/阻塞感。⑤较多时间需要采取手法协助。⑥1 周内排便次数较少,<3 次,同时排除肠易激综合征。

1.2.3 纳入标准 ①通过中、西医诊断为功能性便秘;②年龄在58~76 岁;③对本研究药物及针灸刺激可耐受;④均知情同意。

1.2.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或纳入标准者;②消化道病变患者;③其他合并类疾病患者;④最近进行便秘药物治疗患者。

1.3 方法 研究组用济川煎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乳果糖口服液治疗。

1.3.1 研究组 济川煎加味治疗:方药组成:当归9~15 g、肉苁蓉10~15 g、怀牛膝6~15 g、升麻3~6 g、炒枳壳3~6 g、盐泽泻6~10 g。加炒枳实15~20 g、生白术15~50 g、党参10~20 g、火麻仁10~15 g,甘草6~10 g。药味、药量可随症加减。1 剂/d,水煎400 ml分2 次早晚温服,7 剂为1 个疗程,治疗周期为4 个疗程。温针灸治疗:针具选择:为北京科苑达医疗用品厂生产的华成针灸针,毫针规格:0.30 mm×40.00 mm、0.30 mm×25.00 mm、0.30 mm×75.00 mm。艾柱(南阳绿莹艾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规格:12 mm×15 mm,200 粒/盒)。针刺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照海、足三里。配穴:中脘、气海、关元、脾俞、肾俞。针刺方法:患者首先取俯卧位,用75%酒精棉签常规消毒后,针刺肾俞、脾俞、大肠俞,选取0.30 mm×25.00 mm 的毫针,肾俞、脾俞针刺深度为0.5 寸,大肠俞针刺深度为0.8 寸,均直刺不留针。然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针刺天枢、大横、中脘、气海、关元,针刺深度为1 寸,行捻转补法;针刺足三里穴使用0.30 mm×75.00 mm 毫针,针刺深度为2 寸,行提插补法;针刺上巨虚穴,针刺深度1.5 寸,行提插补法;针刺照海,针刺深度0.5 寸,行捻转补法,最后取支沟穴,针刺深度为1 寸,行提插补法。针刺后在除背俞穴外,针柄插入艾柱点燃,待艾粒完全燃烧后再灸一壮,除肾俞、脾俞、大肠俞不留针,其他穴位留针20 min。上述温针灸治疗1 次/d,5 d 为1 个疗程。第1 个疗程结束后需要休息2 d 才可以进行下次针灸,治疗周期为4 个疗程。上述进针深度根据患者体重不同,进行轻微调整(±0.1~0.2 寸)。

1.3.2 对照组 常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 B.V.,注册证号H20171057,规格:667 mg/ml)治疗,初始剂量10 ml/次,3 次/d,维持剂量为10 ml,1 次/d,持续治疗28 d。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停药1 周、2 个月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停药1 周后症状评分。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治愈:2 d 以内排便1 次,排便畅通,便未见干硬状;②好转:排便情况部分改善;③无效:未出现任何好转迹象。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患者的主要症状积分采用中华医学会肛肠外科学组于2005 年制定的《便秘症状和疗效评估》[9]的症状量化积分表。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停药1 周、停药2 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停药1 周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 周后,研究组腹胀、排便频度、下坠不尽、胀感、排便时间、粪便性状、排便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停药1 周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停药1 周后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便秘多为结肠收缩功能障碍、造成结肠动力降低所致[10]。目前,西医治疗便秘方式主要以饮食调节、口服乳果糖为主,虽可减轻病症,但作用效果弱,且长期服用乳果糖易引起患者血糖升高,加重病情发展,需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因便秘的病位在大肠,天枢与大肠俞“俞募配穴”,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因“合治内腑”,三穴共用,贯通肠腑之气;气海、关元补助肾气,温煦下焦;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用以调理六腑之疾、中焦气机失常之患;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气机通畅,则肠腑通畅。照海穴养阴以增液行舟,支沟、照海为治疗便秘的经验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的下合穴,治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大横穴属足太阴脾经,有健脾行气通腑之功;背俞穴,主要作用是扶正补虚,调节脏腑机能,取脾俞、肾俞以补益脾肾。

相关研究发现,针刺能够鼓舞气血运行,促进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将此方法引用治疗便秘能够有效改善胃肠运动,加快病情恢复。比常规方法治疗效果强。将艾灸与温针灸结合应用治疗便秘,在艾灸的温热作用下,能够有效刺激穴位经络,起到气血通畅等效果。诸穴合用,温针灸治疗能激发经气,振奋阳气,温养下元、通调腑气,因此可改善肾阳虚所致之便秘。

综上所述,济川煎加味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值得被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大肠功能性针灸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