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体”民族格局与蒙汉音乐交流(上)
——试论蒙汉民歌中的同宗曲调与同类曲调

2021-07-16 09:35乌兰杰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谱例夜莺曲调

乌兰杰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蒙古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地向邻近民族学习。蒙古人曾先后拜维吾尔族、汉族、藏族等兄弟民族为师,吸收借鉴这些民族的先进文化,其中包括音乐在内。诚然,蒙汉两个民族之间的音乐交流是多方面的,但从其深度和广度来看,民歌交流则是最主要的音乐交流,带有长期性和根本性。

1998年,冯光钰先生出版《中国同宗民歌》一书,率先提出同宗民歌这一概念,并得到音乐理论界的认可。所谓同宗民歌,指的是一些优秀民歌或民歌曲调,为人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在不同时代和地区广泛流传,从而产生某些变化,形成不同的变体。各种变体同源分流,跨越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辗转流传至今,构成特殊的民歌曲调谱系。然而,万变不离其宗,曲调的基本方面并没有变化,尚保留着原民歌的特点,显示出明确的亲缘关系。这样的民歌或民歌曲调,便称之为同宗民歌。从现有资料来看,蒙汉民歌交流的例子还是不少的,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

笔者过去研究蒙汉音乐交流问题,更多着眼于器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领域。反之,对于民歌交流则关注不够,留下了些许遗憾。因此,在这次讲座中,笔者通过23首蒙古族和汉族民歌,重点介绍和论述蒙汉民歌交流融合问题,敬请学术同仁予以批评指正。

一、古代蒙汉民歌中的同宗曲调

蒙古族是马背上生活的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无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生活空间十分广阔,流动性强。与此相关,蒙古族民歌的流传和分布有其自身特点。其一,蒙古部落彼此交往密切,相互融合,从而产生本民族内部的同宗民歌。其二,蒙古人在历史上横跨欧亚大陆,与许多民族相接触,频繁发生文化交流,从而产生了一些与其他民族和国家共有的同宗民歌曲调。

传统音乐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注重资料、形态和历史三者的统一。为此,笔者从蒙古族和汉族民歌中,选取19首谱例进行比较研究。按其亲疏远近关系,划分为同宗民歌曲调、同类民歌曲调两大类别。19首蒙汉民歌曲调,各自形成族群血缘链条。有的链条仅有两首曲调,有的则多达三四首。相对而言,链条越长,则表明曲调历史悠久,流传地域宽广,文化内涵厚重。

蒙汉民歌同宗曲调的传播与分布,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上说,大凡蒙汉两个民族接触时间早,交往范围广的地区,同宗民歌曲调相对较多,反之亦然。13世纪初,蒙古人大举南下,经略中原。先是讨伐金国,接着对南宋发动战争。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和忽必烈三代蒙古统治者,均以华北、西北为前沿阵地。1253年,忽必烈率领蒙古军远征大理国,将云南纳入蒙古人统治之下,长达118年之久。随着蒙古和南宋战争的长期化,蒙古族人口随之大量进入华北和西北地区,与当地汉族杂居,经济文化方面产生广泛交流。因此,河北、山西、陕西和云南地区,蒙汉民歌中的同宗曲调较为多见,成为重点分布地区。显然,这和当时中国的总体形势是密切相关的。

(一)《绣荷包》和《小鹿之歌》

《绣荷包》是一首山西晋北民歌,曲调优美,节奏舒展,歌词典雅,广泛流行于我国北方。其词云:

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稍。

三月桃花开,情郎捎书来。捎书书带信信,要一个荷包袋。(下略)

《小鹿之歌》是一首古老的科尔沁叙事民歌,表现古代蒙古人的围猎生活。1964年,我从巴德玛老人那里采集了这首民歌。巴德玛老人是哲里木盟科左中旗人,精通蒙文和藏文,担任过莫林庙活佛的账房先生,熟悉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历史典故。民歌采取拟人化手法,通过母鹿和小鹿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则凄美的悲剧故事。有一次,蒙古可汗率领大军在野外举行围猎活动。一只母鹿和幼崽陷入了包围圈,母鹿在奔逃中身负重伤。然而,母鹿不顾自己的伤痛,千方百计地保护幼崽,终于冲出了包围圈。母鹿最后一次为幼崽哺乳,流尽鲜血而倒地死去。

小鹿:你那珍珠般明亮的眼睛,妈妈呀,为什么变得暗淡无光?

母鹿:妈妈我迎风快速奔跑,沙尘蒙住了我的眼睛。

小鹿:你那腋下绸缎般光滑的白毛,妈妈呀,为什么变成一片鲜红?

母鹿:妈妈穿越高高的麻黄岭,红色麻黄粘在我的身上……

《小鹿之歌》曲调优美,哀婉凄凉,情感真挚,震撼人心,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小鹿之歌》流传甚广,内蒙古各地蒙古族民歌中均有变体。其故事梗概大体相近,但曲调却各不相同。1979年春天,赤峰市(原昭乌达盟)民间歌手朝克吉洛扎姆茨,演唱了《小鹿之歌》的另一种变体。第一段歌词这样唱道:

威震西方的拔都汗,颁布号令出外围猎。

猎户长安岱莫尔根,指挥射杀血流成河!

该变体的重要性在于,歌词中明确指出野外围猎的蒙古可汗,乃是威震西方的金帐汗国创建者——拔都汗(1209~1257)。由此可知,《小鹿之歌》所产生的时代,应该是在13世纪中叶,拔都汗在位时期。历时15年之后,我搜集到《小鹿之歌》的另一变体,解决了这首古老民歌的断代问题。“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我感到欣喜不已!

下面,让我们比较一下《绣荷包》[1](435)和《小鹿之歌》[2](238)两首民歌的曲调。

通过对比发现,《绣荷包》和《小鹿之歌》都是商调式,蒙汉民歌中比较少见。从曲调方面来看,两首民歌的音调非常相似,尤其是开头的第一乐句和最后乐句的终止式,简直相似到惊人的程度;从结构方面来看,《绣荷包》和《小鹿之歌》都是上下句乐段体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绣荷包》是每句4小节,形成对称的方整型结构。《小鹿之歌》则不同,第一句是5小节,第二句则是4小节,形成不对称的非方整型结构;从节奏方面来看,《绣荷包》的节奏律动较为均衡平稳,但《小鹿之歌》的节奏则自由舒展,细小的变化较多。内容决定形式,两首民歌曲调之所以和而不同,原因在于题材不同。《绣荷包》的内容是表达少女的美好爱情,其意境以优美抒情为主。《小鹿之歌》的内容则是表现母鹿和幼崽生离死别,其意境悲怆凄凉,充满矛盾冲突,从而需要自由节奏和不对称的结构。但《绣荷包》和《小鹿之歌》的共同性是主要的,背后存在某种亲缘关系,无疑是同宗民歌曲调;从地理位置上看,《绣荷包》是一首晋北民歌,该地区与内蒙古西部相接壤。因此,蒙汉优秀民歌在这里跨地域流行,进而产生同宗民歌曲调是完全可能的。

(二)《小白菜》和《小白兔》

《小白菜》[3](66)是一首河北民歌,内容是孤儿倾诉自己的悲惨命运,广泛流行于中原地区,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歌剧《白毛女》中喜儿主题唱段《北风吹》,其音乐素材就是来源于《小白菜》。

谱例1

谱例2

谱例3

《小白兔》[4](7)则是一首呼伦贝尔民歌,在 巴尔虎和布里亚特蒙古部落中共同流行。

谱例4

两首民歌都是徵调式,结构基本相同。第一句和第二句的音调都是重复的,即所谓“双句头”结构。尤为重要的是,《小白菜》和《小白兔》每句的落音完全一样:2-1-6-5,其共同特征十分明显。《小白菜》的节奏,律动感和《小白兔》是一样的,其实也可以统一记做3/4拍子,两小节为一句。由此,笔者认为《小白菜》和《小白兔》属于同宗民歌曲调范畴。《小白兔》的妙处在于以小见大,举重若轻,寓意深刻。歌词中唱道:

小白兔呀蹦蹦跳,绕着草丛来回跑。小白兔呀快如飞,芨芨草中乐逍遥。

山梁为啥这样宽,马儿为啥跑得欢?猎狗为啥追的紧,猎人为啥射得准?

剜下肉来不满碗,剥下皮来巴掌宽。耳朵眼睛有啥用?追杀我呀为哪般?

歌曲在塑造小白兔可爱形象的同时,对人类过度猎杀野生动物,戕害生命的行为提出抗议,闪烁着人道主义思想光芒。

《小白兔》和《小白菜》两首民歌,虽然分别属于不同民族,但其思想情感和审美理念高度一致:珍爱生命、同情弱者。从山西、河北和内蒙古地区发现同宗民歌曲调,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从历史上看,自成吉思汗时期开始,蒙古人的势力最早进入中原地区,便是山西和河北。1279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大批蒙古族人口进入该地区,和当地汉族长期和睦相处。元代所遗留下来的地面建筑,诸如戏台、寺庙等,全国以山西省为最多,这不是偶然的。蒙古族和汉族在民歌方面产生密切交流,产生同宗民歌曲调,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

(三)《想妹妹》《金色夜莺》《羊肚肚毛巾三道道蓝》《兰花花》

《想妹妹》①是一首信天游,流传于陕北地区。为了便于和后面的民歌曲调进行比较,记谱调整为D羽调式。《想妹妹》曲调为上下句乐段体结构,羽调式。第一乐句为五小节,内部划分两个乐节(3+2),第二乐句为四小节,一气呵成,内部不划分更小的结构单位,形成不对称的非方整性结构。旋律贯穿四度、五度框架和八度音程跳进。节奏自由舒展,具有开阔豪放的音乐风格。陕北民歌《羊肚肚毛巾三道道蓝》《兰花花》,其曲调和《想妹妹》大同小异,属于同宗民歌。

谱例5

《金色的夜莺》[2](151)是一首古老的科尔沁宴歌,流传于内蒙古东部的兴安盟北部山区。《想妹妹》和《金色夜莺》,都是羽调式,旋律框架基本相同。尤是第一句的开头部分,八度音程向上大跳,几乎一模一样,令人惊奇不已!末句的开头是五度模进关系,终止式也是非常相似的。结构方面,《想妹妹》是上下句乐段体结构,《金色夜莺》则是四句构成的乐段体结构,规模有所扩大,产生时代应该比《想妹妹》要晚。从总体上说,《想妹妹》和《金色夜莺》属于同宗民歌曲调。

谱例6

陕北民歌《羊肚肚毛巾三道道蓝》和《兰花花》,[5](89)其曲调和《想妹妹》大同小异,属于同宗民歌。

谱例7

谱例8

《羊肚肚毛巾三道道蓝》和《兰花花》,两者都是D羽调式,曲调基本相同。《羊肚肚毛巾三道道蓝》第一乐句后半部分的音调是:6-5-3-2。《兰花花》第一句后半部分的音调则是:3-2-1-6,两者构成下方五度模进关系。一般说来,同宗民歌曲调的所谓“同”,主要体现在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其变化往往出现在中间部分。同宗民歌产生的途径主要是“旧瓶装新酒”,表现不同内容主要是在中间部分,故容易产生变化。开头和结尾部分不是用来陈述主要内容,从而变化幅度相对较小。

(四)《毛葫芦眼窝短腿腿》《想妹妹》《圪梁梁上的二妹妹》《金色夜莺》

《毛葫芦眼窝短腿腿》[6](1216)是一首羽调式的爬山调,流行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上下句乐段体结构,具有爬山调的典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上句的结尾处出现经过性的变化音变宫(B),调式色彩丰富,显得新颖别致。

谱例9

《毛葫芦眼窝短腿腿》这首爬山调,从其旋律、调式、节奏和结构等方面来看,和陕北信天游《想妹妹》雷同,可以看作是同宗民歌曲调。同时,它和另一首陕西民歌《圪梁梁上的二妹妹》,[5](151)又叫《那就是要命的二妹妹》,明显存在着内在联系,也属于同宗民歌范畴。

谱例10

相对而言,《金色夜莺》和《毛葫芦眼窝短腿腿》、《圪梁梁上的二妹妹》的差距则稍大,但仍可以看出两者存在亲缘关系,应属于同宗民歌曲调范畴。

(五)《赶马调》与《金色夜莺》

《赶马调》[1](431)是一首云南民歌,音调高亢,热情明朗,节奏舒展,具有很强的冲力感。周青青指出:“云南山歌的曲调起伏往往更大,起伏的过程往往更急促,有的非常开朗、豪爽,有的又非常细腻。例如云南宾州山歌《赶马调》和云南弥渡的弥渡山歌。”[7](66)

谱例11

谱例12

《赶马调》和《金色夜莺》的第一小节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八度音程向上大跳。《金色夜莺》第二小节的下行音调:2-1-6,为八分音符,节奏较为舒缓。《赶马调》的第二小节,同样也是下行音调:2-1-6,只是变成十六分音符,节奏快了一倍而已。《赶马调》和《金色的夜莺》竟然如此相像,不会是出于偶然,而是具有亲缘关系,应为古代同宗民歌曲调。如前所述,忽必烈平定云南大理国,返回蒙古时留下一部分军队镇守云南,与汉族和其他民族通婚,变成了当地居民,蒙古族民歌也随之传入云南。何况,元朝长期统治云南,对当地汉族、白族和彝族民歌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云南民歌音域宽广,节奏舒展,优美抒情,深沉内在,接近蒙古族民歌风格,显然是蒙汉音乐交流的结果。

(六)《天鹅》《金色夜莺》与《毛葫芦眼窝短腿腿》

科尔沁民歌《金色夜莺》不仅飞向陕北、云南,甚至飞到了遥远的东欧国家匈牙利。例如《天鹅》[8](56)是柯达伊所记录的一首匈牙利民歌。无论从旋律、调式、节奏等方面来看,均与《金色夜莺》、《毛葫芦眼窝短腿腿》十分相似,属于古代同宗民歌曲调。说明:为了便于比较,记谱作了改变,特此说明。

谱例13

谱例14

谱例15

我们只需把三首民歌的第一句并列起来,即可发现它们是同一曲调的不同变体。换言之,匈牙利民歌《天鹅》、河套民歌《毛葫芦眼窝短腿腿》,以及蒙古族民歌《金色的夜莺》,它们发源于一个共同的母体曲调。千百年来,由于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或不同国家辗转流传,发生了一些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时光抹不去基因上的共同性,依旧看出同源分流的踪迹。

我搜集到《金色夜莺》这首民歌,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1974年春天,我因私事去了一趟内蒙古扎兰屯。我打听到这里有一位蒙古族女民歌手,名字叫做杜达古拉,会唱许多古老的宴歌。于是,我便慕名前去采访杜达古拉大姐。她给我唱了不少短调民歌,其中一首就是《金色夜莺》。后来,我在进行比较音乐学研究时发现,这是一首极其难得的民歌资料。确实,由于有了《金色夜莺》的曲调,我才能够破解《想妹妹》《毛葫芦眼窝短腿腿》《圪梁梁上的二妹妹》《兰花花》《赶马调》《金色夜莺》,这是一套完整的古代同宗民歌曲调系列。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特的音乐现象呢?蒙古族民歌和陕北、河套、云南汉族民歌具有同宗民歌曲调,这是容易理解的。我们通过蒙古族活动的历史轨迹,以及和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明确解释。然而,我国陕北、河套民歌中何以存在匈牙利民歌的同宗曲调,

则不大容易解释得清楚。至少,难以简单地用蒙古族的活动来加以解释。

上述三首同宗民歌的背后,隐约可见一个伟岸的身影——匈奴。原来,蒙古族民歌和陕北、河套汉族民歌曲调中,流淌着匈奴音乐的血液。首先,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的形成,与匈奴、鲜卑有着密切关系。蒙古族是北方游牧民族草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其古代音乐文化,继承了匈奴音乐的丰厚遗产。因此,蒙古族民歌中保留着匈奴民歌的古老曲调,并不是奇怪的事情。其次,陕北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历史上是汉代的云中、陇西故地,曾经是匈奴人长期生活的地方。北匈奴西迁后,南匈奴数十万人口内迁,进入现今陕甘宁、内蒙古河套地区,同当地的汉族杂居,最终融化于西北黄土高原。因此,陕北、河套汉族民歌中保留着匈奴民歌曲调,同样是很自然的事情。再次,北匈奴西迁之后,在汉朝的强大压力下逐步向西撤退。匈奴人先是在新疆以西的地区建立悦般国,与北魏王朝建立友好关系,共同对付柔然。

匈奴人经过四百年的休养生息,进入东欧多瑙河平原,并且建立匈国。延至阿提拉王时代,匈国变得空前强大,兵锋西向,武力征服日耳曼部落,入侵法兰西,击败东罗马帝国。阿提拉被西方世界称之为上帝之鞭。阿提拉死后不久,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导致匈国灭亡。史学界一般认为,匈奴人的后裔与多瑙河平原上的马扎尔部落同化,成为匈牙利人的族源之一。

柯达伊指出,匈牙利民间音乐中,依旧保持着古老的东方传统。诸如五声音阶、民歌曲调向下方五度转调模进,以及终止式的哒哒哒“三点式”节奏等。确实,巴托克、柯达伊所记录的匈牙利民歌曲调中蕴藏着不少古老的曲调,与蒙古族民歌、陕北和河套汉族民歌十分相似,构成所谓同宗曲调。这些曲调堪称“活化石”,为我们提供了比较音乐学、音乐地理学、音乐考古学方面的宝贵资料。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素来注重资料学、形态学和历史学的有机结合。从延安到北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对于我们来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认识民族音乐遗产的特殊规律,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从上世纪50年代学生时期接触云南民歌《赶马调》,60年代读柯达伊的著作发现匈牙利民歌《天鹅》,70年代采集《金色夜莺》,直到发现上述同宗民歌曲调系列,几乎用去了70年的时间!(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谱例夜莺曲调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夜莺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夜莺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夜莺
爱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