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2021-07-16 02:01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5期
关键词:保乳循证乳腺癌

周 莹

(抚顺市第四医院,辽宁 抚顺 113123)

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对女性身心健康影响较大。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法,能够较为彻底地清除病灶,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但手术不可避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创伤性,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1-3]。因此,在临床中要重视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的护理服务,以最大限度改善其身心状 况[4-6]。循证护理是一种基于循证医学的护理模式,可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病情和临床经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7-9]。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已得到诸多研究证实,为了解该模式在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病例总数为66例行乳腺癌保乳手术者,病例入选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病理等检查确诊为乳腺癌。②肿瘤直径在3 cm以内,病灶与乳头距离超过3 cm。③均具备手术指征。④患者病历资料齐全,自愿参与本试验。排除标准:①术前采取过放化疗治疗。②认知能力障碍或精神疾病。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本研究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研究组年龄38~68岁,平均(50.36±4.95)岁;肿瘤TNM分期:Ⅰ期、Ⅱ期各21例、12例;肿瘤部位:左侧乳腺癌13例,右侧乳腺癌20例;疾病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6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硬癌2例,黏液腺癌4例,髓样癌2例;已婚31例,未婚2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及高中15例,大专及以上13例。对照组年龄37~66岁,平均(50.31±4.86)岁;肿瘤TNM分期:Ⅰ期23例,Ⅱ期10例;肿瘤部位:左侧乳腺癌15例,右侧乳腺癌18例;疾病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4例,浸润性小叶癌10例,硬癌2例,黏液腺癌5例,髓样癌2例;已婚32例,未婚1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例,初中及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2例。组间一般资料对比P>0.05,试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手术前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宣教,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协助患者选取合适的手术体位,术后给予功能锻炼、饮食、用药指导。

研究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如下:①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为我院资深护士,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在正式参与工作前需对全体组员进行乳腺癌疾病知识和循证护理知识方面的培训,以提升其专业素养。②提出循证问题。护理人员需对患者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护理问题。本研究所提出的循证问题包括如何改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如何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如何改善患者病情等。③寻找循证证据。根据提出的循证问题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检索相关文献,并对有用文献进行提取、分析,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和我院情况制订护理方案。④实施护理方案。a.切口出血护理。在手术后需加强对患者引流情况、切口渗血情况的观察,并注意监测其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对于存在出血指征者需及时处理,如2 h内未止血成功则应给予清创止血处理。b.皮瓣坏死护理。造成皮瓣坏死的原因较多,如切口设计不合理、游离皮瓣时厚薄不适、缝合时皮瓣张力过大、贫血等,医护人员应明确造成患者皮瓣坏死的原因,并在皮瓣未完全坏死前给予针对性处理,可对局部进行乙醇湿敷,尽可能改善患者血运,避免全层坏死,对于坏死无法愈合者可在适当时候剪去坏死边缘,并进行植皮处理。c.皮下积液护理。感染、负压过小、拔管过早等诸多因素皆可引起皮下积液,如患者皮下积液较少则无须处理,等待自然吸收便可,如患者积液量达到15 mL以上则需进行抽吸,之后再进行加压包扎处理,如积液量达到50 mL以上,则需从积液最低处切开,并置入引流管引流。d.心理护理。多数患者会伴有明显的恐惧、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需积极与其交流沟通,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告知手术的安全性和疾病的可治愈性,引导其宣泄负面情绪,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让患者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e.营养支持。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食欲减退,机体免疫力下降,护理人员需重视其营养补给,为其设计科学的食谱,饮食要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尤其要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量,嘱咐患者戒烟酒、浓茶、咖啡。f.疼痛护理。在手术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护理人员需协助其选取合适的休息体位,可适度应用镇痛药,还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疼痛。g.制订康复方案。需为每位患者制订科学的术后康复方案,需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肩关节和上肢运动,还需注意预防相关并发症。h.定期随访。在患者出院后需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随访,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微信随访、上门家访等。

1.3 观察指标 ①负性情绪改善情况评价方法: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得分越高则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4]。②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三项。③生 活质量采取SF-36量表进行评价,共涉及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等维度,每项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 高[5]。④护理服务质量以我院自制的调查表进行分析,包括病房管理、健康宣教等5个维度,每项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⑤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皮瓣坏死、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两组术后1周、1个月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2.3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术后1个月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2.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 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和失控的现象,对于该疾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可能与哺乳时间短、月经初潮早、绝经年龄晚、停经后采取雌激素替代疗法等因素有关,该类患者在发病早期多会出现乳头溢液、乳房肿块、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在晚期可引起多器官病变,会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10-14]。不过乳腺癌并非不可治愈,许多患者在采取手术治疗后病灶能彻底清除,且乳腺癌根治术和保乳手术均已十分成熟,其疗效和安全性可靠[15-18]。相比于根治手术而言,保乳手术能最大限度保障患者乳房的完整性,能满足其对形体美的要求,临床应用更加广泛。不过保乳手术也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并降低生活质量,患者在术后还需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康复阶段[19-22]。

相关研究认为,对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实行恰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加速其病情的康复,并改善其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应重视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服务[23-24]。循证护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模式,能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和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护理方案,护理措施更加系统、有针对性,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保障其身心健康。循证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一类非常科学的护理方案,其护理质量较高,患者认可度较高,将其在临床中推广应用还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综合素养。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实行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还可大幅提升其生活质量,这一护理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次试验结果显示,在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其SAS、SDS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06%,且以上指标均优于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在乳腺癌保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保乳循证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42例临床效果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乳腺癌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