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内卷”卷走

2021-07-16 04:42金颖
知识就是力量 2021年5期
关键词:内卷电击潜意识

金颖

案例一

刘蓓(化名)在教室晕倒,医生说是因长期熬夜导致的。刘蓓就读当地的重点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问她为什么要那么拼命地学习,她回答:“我不聪明,家里条件也一般,拼不了天资和爹,只能拼付出。而且我们班级里有不少比我优秀的同学,可怕的是他们比我还要努力,我怕停下来,其他人就会超越我。我最近才知道自己被内卷了,但知道又有什么用?虽然也很累,成绩也并没有明显提升,却依旧一刻也不敢松懈。”

案例二

王楠(化名)是初二的学生,妈妈为给她安排了5个文化课培训班和3个艺术兴趣班。我问她这些课外的学习是否都喜欢时,她使劲摇头,我问为什么不要求少上一些,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课程。王楠说:“妈妈也是为我好,她想让我以后拥有更多的选择。特别是和我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最近不仅拿到市里的舞蹈比赛大奖,还被选为学校乐队首席小提琴手,妈妈为此训了我一通,说我没有她努力。其实我更喜欢也更擅长绘画,站上舞台时我特别紧张和怯场,有时候也想放弃,可是,我身边的同龄人都在不停地学习,我也不能落下。”很显然,即便楠楠不一定意识到,但她也被内卷了。

那究竟什么是内卷?内卷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

被内卷卷入其中

让内卷成为网络热词的,是一张清华大学学子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敲打电脑的照片,于是学霸们有骑在自行车上看书的,有宿舍床上铺满一摞摞书的,甚至有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的……内卷一词用来指代为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競争。而我看到过的最形象的比喻是:看电影时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前排有一个人先站起来了,后排被他挡住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大家都不得不站着看电影。

潜意识结构图

用王楠的例子来解释,一个孩子去上辅导班,逼得大家都去上辅导班,但是最终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名额是不变的。于是,孩子和家长都成为内卷的牺牲品,而辅导班倒成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赢家。而从刘蓓的例子来看,内卷说白了就是无用的恶性竞争,而这种迫于社会、群体和同伴压力的过度努力,往往形成的是内耗与无效,反而限制了每个人真正的潜力发展。凡是迫于外境(社会、环境、氛围、父母、他人等),被动或主动地卷入其中,而产生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称为内卷。

内卷的表面成因是有限资源里的恶性竞争,但和内在的心理机制、集体潜意识、从众心理与同伴压力是分不开的,更和一个人的自我价值与自我评价体系是密切关联的。

集体潜意识是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心理学概念。是指人类祖先进化过程中,集体经验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处于人类精神的最底层,为人类所普遍拥有。集体潜意识反映了人类的集体经验,对人类精神形成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深刻地制约着个体的思想、行为和创造力。

我用一个实验来说明:实验人员把5只饥饿的猴子关进同一房间,在天窗处挂了一串香蕉,同时安装了电击装置。一旦有猴子去拿香蕉就会被电击。经历了多次电击的猴子最终放弃了去拿香蕉。接着,实验人员释放其中一只猴子,换进一只新猴子A,并关掉了电击设备。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4只猴子阻止了。猴子A迫于其他猴子的“保护”,最终没有拿到香蕉。接着,实验人员再将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之前发生的情形,其他4只猴子也成功地阻止了它,特别的是,那只没有被电击过的猴子A还阻止得非常卖力。猴子B在尝试了几次后只好作罢。后来,当房间内所有的旧猴子都被新猴子替换后,虽然这些新猴子没有一只真正被电击过,但大家都不敢去拿香蕉了。

这就是集体潜意识对个人思维和行为的潜移默化而有深刻的影响。回到内卷上,为什么很多人会产生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是因为“成绩被等同于成功”“第一名就等于优秀”,成功和更多的金钱、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成就、出人头地、有车有房、有面子等关联在一起,成为几乎是每个人心中默认的标准。

于是,有些人,为了让父母安心、为了不被笑话、为了不让后代受苦、为了自己有面子,不得不努力附和这种社会主流的成功标准,而不敢退出。从这个角度来讲,内卷其实早就存在。

我在高中时代被深深内卷在极度刻苦学习的氛围中,那时我就读于一所省重点的寄宿制学校。1分就会决定班级排名的激烈角逐,让我们从早到深夜都埋头苦读。

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什么是从众效应和同伴压力,只知道比自己优秀很多的同学们都那么努力,我也只能像案例中刘蓓说的一样:虽然很累,成绩也并没有明显提升,却依旧一刻也不敢松懈。

就像心理学上做的从众实验一样,当一个人在路边停下来抬头望着天空,第二个人走过去也一起抬头望着天空,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第五个人也如此这般,就会引发周围的人都一起抬头望向天空。

不想自己成为群体当中的异类,渴望被身边的人接纳认可,避免被排挤的我们,就在这种“同伴压力”下,选择按照集体所规定或遵循的规则去思考或行动。

如果你被内卷了,怎么办?

其实,竞争和压力会创造出“鲶鱼效应”,也就是,渔夫们发现,如果在长途运输沙丁鱼的水箱中放进了一条鲶鱼,因为害怕被鲶鱼捕食,沙丁鱼会四处躲避,这样原先大部分在中途窒息而死的沙丁鱼,都活蹦乱跳地运到了渔港。因此,被内卷和引发内卷的竞争和压力并非坏事,只要注意自我调适,也可能会成为动力。

1.要学会关注和评估自己的感受,并及时调节情绪与状态。

看看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被冲突或矛盾困住?压力和焦虑指数是否已经严重影响了你实际水平的发挥和能力的提升?被内卷的状况是否会导致身心的不健康与疾病。

如果你已经处在一种非常严重的内耗中,而且非常痛苦,那就要及时向老师、父母求助。如果你的压力和焦虑,并没有严重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就把它们变成你可以不断突破自己的动力。但不能忽略和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与情绪,要通过听音乐、深呼吸、运动、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做心理咨询等,来定期和及时地调节它们。

2.要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陷入内卷

换句话说,你可以借此学会去认识与了解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你无法遵循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感受与价值观去行为做事。除了我前面提及的集体潜意识、从众心理和同伴压力之外,容易被内卷的人,往往对自己的价值缺乏认可。其实,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体现在他人的评价,而体现在他究竟做了多少有价值的事。如果你跟随大众、人云亦云,往往会落入一个尴尬的死循环中。但如果你去了解自己的真正优势,追求差异化竞争,你一定会成为乘风破浪的竞技高手。就像當年学习成绩排名只是中等水平的我,之所以在那么多优秀的同学中,保持住了自己比较好的价值感,原因就在于我发展了自己的运动特长。每年学校运动会的时候,打破学校纪录的我,就会被校记者追着采访,我还作为校排球队的队长,代表贵州队去参加过全国比赛。

同时,你要重新建立一套自我评价体系,不要时刻把自己和他人比较,而要尽可能自己和自己比,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当自己的拉拉队,这样,你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进而更好地对抗内卷化。

3.要设定一个远大而清晰的,并且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梦想。

人生只有一次,将如飞而逝,无论父母、他人和社会怎么看你、无论他们对你的期望和要求是什么,每个人的人生路都需要自己走,也只能自己走、并自己承担人生路中的所有种种。

请找时间,一个人静静地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怎样的自己?我要去哪里?我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并且请以“因为我喜欢”“这样我才会真正的快乐”为出发点,去寻找专属于你的生命答案。让你内心真正的渴望和梦想,支持你努力去学习、去影响与改变世界和未来,而不是被他人和环境所制约。

猜你喜欢
内卷电击潜意识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户外照明电击防护的几点建议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超级电击武器
大热WOB发型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浅述电击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