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与学生人格塑造的关系分析

2021-07-19 02:31王子轩廖俊智
锦绣·下旬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德育教育

王子轩 廖俊智

摘要: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专业型、理论型等人才,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德育教育和学生人格塑造有着紧密关系,能够发挥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这一时期属于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提升其思想认知,形成良好思想理念。

关键词:德育教育;学生人格塑造;人文素养;三观培育

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发展,新时代思政教育的“三个使命”被提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思想品德,塑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格,引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个使命强调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大学时期的青年正处于思想文化知识蓬勃发展的年龄,正是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建立的时期。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大学教育的日常课程中,通过思政教育纽带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思想观,世界观,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健康发展。

一、德育教育与人格塑造的辩证关系分析

德育教育是培养品行优良,德学兼备的新时代青少年的中坚力量。德育教育和学生人格塑造有着紧密关系,能够发挥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这一时期属于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开展,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提升其思想认知,形成良好思想理念。

在德育教育的内涵方面,德育教育主要是对学生思想品质进行教育,其中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等。德育教育的实施,能够发挥对学生的引导、塑造作用,使学生的素质和品格与社会发展相符,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人格主要是指在社会条件下,将特定道德作为标准,并且通过实践的实施,形成个人特色的行为特点和心理认知,体现了个体在不同环境中的特质,其中主要包括性格、动机、价值观、能力、态度、人品等,是个人行为和内在精神的集中体现,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其在社会中的发展紧密相关。在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时,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引导。

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塑造是辩证相关的,二者相互作用。一方面,德育教育是人格塑造的基础德育教育的实施,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会对德育教育中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在讲授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践,例如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中去实践、学习。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对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和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开展职业理念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法治教育等内容,然后进行系统化培训,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人格素质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德育教育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使学生性格、态度、能力、人品以及价值观等得到全面提升,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运用理性、正确的态度,进而更適应社会不断发展,即使在今后工作中面临复杂社会环境,也能以平和心境加以对待。

另一方面,人格的塑造有利于促进德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当前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对于人才也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高素质是今后人才发展必备,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也需要具有一定实践水平。同时也需要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精神。除此之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紧密相关,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综合素质,才能实现竞争力的提升,轻松融入今后团队工作中,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十分必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才能树立正确三观,建立正确职业规划,进而使自身价值得以全面实现。除此之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能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的个人魅力得到充分发挥。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对德育教育内容有更深刻的感悟与体验,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魅力。并通过多样化方式的运用,给学生带来比较全面的影响,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这样学生才能向着正确发展道路前进,进而实现德育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德育在学生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1、德育教育能够推动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

德育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能够使教育的实施更具活力。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德育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对道德法制、职业技能有充分认识和了解,提升其道德鉴赏水平。德育教育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职业化人才,因此需要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下,形成岗位精神、专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等,也需要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诚信教育,让学生对理解与回报产生正确认识,促进其高尚品格的形成。中职阶段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找出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其心理建设,为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其在团队合作中懂得奉献,也能具备相应竞争意识。

2、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进行德育教育和人格塑造时,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德育教育融入在技能教学和班会中。并且将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依托,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和升华。除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内容,也需要使人文课程的种类更丰富,实施多样化校园活动,建立各种社团,如排球社团、足球社团、摄影协会、武术协会、书法协会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社团,在这种状况下,学生能够融入课堂,获得一定职业体验,扩大交际范围。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利用手机APP来观看时事政治、新闻报道,以及查找各种资料。进而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使学生人格得到塑造。

3、德育教育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理念引导

多数学生在生活或者是学习中都会存在一定自卑心理,对于学习多数情况下出于应付,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都比较不利。大学院校的学生,身心发展尚且不够成熟,教师的正确、合理引导十分重要。在引导学生时,教师应该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将课堂教学作为依托,并且给予其课外活动充分指导,使学生受到积极暗示和鼓励,发现和挖掘自身优点与闪光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就课外活动来讲,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朗诵比赛、文艺演出等内容,将其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载体,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增强其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怎样与他人沟通、合作,使其在活动中保持良好心态,进而实现对人格的塑造。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这是根本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思路与方法,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加强对学生正面引导,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践行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在成长、发展中拥有健全人格,也使德育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德育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