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式手康复装置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2021-07-21 13:12辛松建姜西西陈许艳林心心蒋松鹤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同组患侧手指

辛松建 姜西西 陈许艳 林心心 周 丹 蒋松鹤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常见并发症,早期可出现肩部、腕部、指间关节疼痛以及手腕部肿胀,随着病情恶化,可影响日常生活和手部功能[1]。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是一种新型电动康复运动设备,具有“泵”效益,正确运用节律性运动模式,可通过空气压力自动驱使手腕背伸活动,从而改善手指麻痹、痉挛、肿胀等症状,解除肌肉紧张感,更好恢复上肢血液循环,提高患手运动功能,避免上肢“废用”。本研究观察气动式手康复装置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3 月—2020 年5 月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5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 例。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原则。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共同拟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关于脑卒中临床诊断标准[2]。

1.3 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纳入标准:(1)经头颅MRI 或CT 诊断,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确诊为肩-手综合征分期Ⅰ期[3],出现肩部疼痛、运动受限,活动时存在疼痛感,患手皮温高于健侧,掌指关节屈曲明显受限;(2)能够配合治疗及检查,病情稳定;(3)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8 分;(4)无明显意识障碍;(5)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血糖控制不佳,有出血倾向者;(4)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或严重脏器功能病变者;(5)周围血管病、感染、局部外伤所致上肢肿胀者;(6)中风前有肩关节活动障碍、疼痛者。脱落标准:(1)资料不全;(2)因各种原因疗程未完成、失访、退出试验者;(3)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如突发心肌梗死、复发脑中风等。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需进行血糖、血压控制,维持基础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训练:主要以神经发育疗法为主,诱发上肢肌肉活动,适时活动手指、腕部、肘部、肩部的关节,防止肌肉挛缩,维持肌肉长度,同时嘱咐患者多进行耸肩动作、双手拧毛巾、握木棒,多按摩上肢指、腕、肘、肩关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治疗。操作前,与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取仰卧位或坐卧位,本研究使用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型号为SKF-A,固定各手指及前臂。参数选择:压力调节25~220mmHg,根据自我耐受度调节压力范围,压力持续30s,每天1 次,每次治疗20min。两组均每周5 次,休息2 天,再进行下个疗程,连续治疗8 周。

2.2 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患侧手指肿胀程度(体积)。评估方式: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将患者患手放入装满2000mL 大桶水内,没过手腕处,排掉的水体积便为患者患手体积,患侧手体积和健侧手体积差判定为手肿胀程度,测量3 次,取平均值。(2)对比简易手功能检查(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评分[4]、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ugl-Meyer)评分[5]。STEF 评分:评估10 个动作,每个动作判定0~10 分,评估患者拿起不同物品,放在指定位置的时间,包括握、抓、伸、屈以及捏、夹等动作,每个动作规定30s,评分越高,代表恢复越好。Fugl-Meyer 评分:评估内容包括伸肌或屈肌协同运动、反射亢进、腕稳定、肘伸直、协同运动活动、有无反射活动、协调能力与速度等,若肢体功能恢复越佳,分数越高。

2.3 疗效标准 痊愈:手肿胀消退,Fugl-Meyer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30%;显效:患肢垂位时间长,仍存在轻度肿胀,Fugl-Meyer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20%;有效:手时肿时消,肿胀程度有所改善,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升高≥10%;无效:手肿胀不消退,无任何改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4 例因资料不全脱落,3 例因出现突发心肌梗死脱落;对照组3 例因复发脑中风脱落,2 例因转院或转科脱落,3 例因资料不全脱落。故本次实际研究者为60 例,对照组30 例,观察组3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手指肿胀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手指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侧手指肿胀程度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2、8 周患侧手指肿胀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 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手指肿胀程度比较(mL,)

表2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患侧手指肿胀程度比较(mL,)

注: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治疗;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后2周比较,b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cP<0.05

3.3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STEF、Fugl-Meyer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STEF、Fugl-Meyer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所升高(P 均<0.05),观察组治疗后2、8 周,STEF 评分、Fugl-Meye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STEF、Fugl-Meyer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STEF、Fugl-Meyer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治疗;STEF 为对比简易手功能检查;Fugl-Meyer 为运动功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后2 周比较,b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P<0.05

3.4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2、4、8 周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

4 讨论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多发生在脑卒中后1 个月,发病率高达12.5%,早期可因脑卒中前运动区皮质和皮质下传导束损伤,引起血管运动神经麻痹,促使局部组织末梢回流障碍,从而出现手腕部疼痛、水肿,加重远端肢体功能障碍,若康复干预不及时,可造成不可逆残疾[6-7]。

STEF 评分、Fugl-Meyer 评分是用于评估手部功能的客观指标。田野等[8]研究表明,气动式手康复训练运用于卒中后手部功能障碍患者中,能够改善运动功能和上肢肌肉。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STEF 评分、Fugl-Meyer 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有所升高,观察组治疗后患侧手指肿胀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说明康复理疗能够保持关节活动度,促使手部功能恢复。气动式手康复装置能够增加整个上肢活动度,提高掌指关节活动度,利于后期康复。气动式手康复装置能够增加肢体本体反馈,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弥补作业疗法无法深入深层肌肉组织的缺陷。

综上所述,气动式手康复装置能够减轻患手疼痛感,消除手腕部水肿,防止手部骨间肌群萎缩,促进手部功能恢复,改善关节活动度,用于辅助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同组患侧手指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手指操
新知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笔穿手指
手指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