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2021-07-21 10:43
新材料产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产业链机制价格

我国6月底前全面取消专利、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

据报道,从5月8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关于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 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的通知》将于近日印发。通知提出,不得直接将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作为享受奖励或资质资格评定政策的主要条件,2021年6月底前,各地要全面取消专利、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

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介绍,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和发展初期,各级地方政府结合各地实际,出台了专利、商标资助奖励政策,客观上起到了推动我国迅速成为知识产权大国的作用。但在专利和商标资助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申请人为套取资助和奖励,不以使用为目的来注册商标,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来申请专利。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我们要求各地全面取消对专利商标申请阶段的资助和奖励,引导各地把资助奖励的重点转向促进知识产权有效运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展更好的公共服务。”何志敏说,这是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良好发展秩序的客观需要。

与此同时,我国将持续加强审查监管,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强化创造源头治理和全链条协同发力,着力破解当前知识产权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华网)

“十四五”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出炉到2025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

据报道,5月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要重点围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价格改革,完善价格调控机制,提升价格治理能力。

《行动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即到2025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科学定价机制全面确立,能源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务价格政策基本完善,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价格政策体系基本建立。

《行动方案》从强化价格调控,推进能源、水资源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等四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进行部署。

在加强和改进价格调控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健全重点商品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加强粮油肉蛋菜果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做好铁矿石、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異动应对,及时提出综合调控措施建议,强化市场预期管理。

在能源价格改革方面,《行动方案》提出,继续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持续深化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完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促进节能减碳;稳步推进石油天然气价格改革,适应“全国一张网”发展方向,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

在水资源价格改革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创新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形成机制,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城镇供水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将收费标准提高至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无害化处置成本且合理盈利的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在加快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方面,《行动方案》要求,完善学前教育收费政策,规范民办教育收费;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价格机制,支持普惠性养老服务发展;进一步完善殡葬服务收费政策,规范收费行为;健全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加强景区内垄断性服务价格监管;健全水电气暖和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价格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将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充分考虑相关方面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价格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此,《行动方案》从能源供给、消费2方面提出了重点举措:

一是促进能源供给结构低碳转型。持续深化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等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价格形成机制,落实新出台的抽水蓄能价格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推动新能源及相关储能产业发展。继续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提升电价机制灵活性,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以及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二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完善针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促进节能减碳。降低岸电使用服务费,推动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全面使用岸电。完善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引导节约用电,优化电力消费行为。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推进天然气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上海证券报)

国家发改委:正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据报道,5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金贤东表示,目前,正在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研究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建筑、交通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谋划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等保障方案,进一步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根据中央决策部署要求,按照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分类施策、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2030年前全国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人民网)

“十四五”能源进口税收新政出台

据报道,为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支持天然气进口利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期间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利用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有关能源资源的进口税收政策。

《通知》明确,对在我国陆上特定地区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作业的项目、在我国海洋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作业和海上油气管道应急救援的项目、在我国境内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作业的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并直接用于勘探开发作业或应急救援的设备(包括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资料)、仪器、零附件、专用工具,免征有关进口税收。对符合规定的进口天然气,按一定比例返还进口环节增值税。(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十四五”将打造规模化绿氢生产基地

据报道,5月12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中国石化主办的交通能源转型产业研讨会上表示,要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十四五”期间要在可再生能源资源条件好、发电成本低、氢能储输用等产业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打造规模化的绿氢生产基地。在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现代石油化工产业基础好的地区,也可重点开展能源化工基地绿氢替代。

王大鹏指出,“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步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但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土地、消纳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多元化开发利用,特别是交通行业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王大鹏建议重点从3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新能源+交通”等融合发展项目的推广应用。新能源将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就地利用与外送消纳并举的方式。二是推进电动汽车的融合发展,这是破解当前消纳问题的重要措施。三是探索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的利用。“十四五”要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的产业发展,提高交通领域的绿氢比例,在现代化工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也可以重点开展能源化工绿氢替代。

研讨会上,中国石化与长城控股集团签署氢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氢能产业、氢能技术研发、氢能资本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加速氢能产业自主核心技术与装备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资产价值创造,推动中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表示,中国石化正加快推进能源转型、产业升级,规划到2025年,利用原有加油站、加气站的布局优势,建设1 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5 000座充换电站、7 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巩固交通能源市场主体地位。长城控股是首家进入国际氢能委员会的中国汽车企业,拥有先进的氢能技术研发能力,双方的合作,将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在氢能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助力碳中和。(中国能源报)

天津市将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

据报道,《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和《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日前正式印发实施。按照该《行动计划》与《行动方案》,未来3年,天津市将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到2023年,10条产业链将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

《制造强市计划》提出,天津市将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着力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加快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同时,推动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到2023年,天津市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4%。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天津市将重点实施6大工程:一是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制造强市建设的战略支撑。构建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为重点的“一主两翼”产业创新格局。二是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各个产业倾力打造1~2条重点产业链,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三是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3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场景,打造全国一流5G城市。四是实施制造业品质提升工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累计培育60家市级单项冠军、800个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是实施主题园区培育工程,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空间载体。突出特色产业,明确特定空间,拓展园区功能,建设30个市级主题园区。六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300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

《产业链方案》提出,天津市將着眼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和整体竞争力,强化串链补链强链,做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5条“强链”,壮大车联网、新材料2条“新链”,延长集成电路、绿色石化、航空航天3条“短链”,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整体配套。到2023年,产业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形成产业链安全高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打造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链。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天津市将完成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库,强化“一对一”服务,形成产业链优质企业梯次培育格局。二是打造重点园区,每条产业链打造3~5个重点产业园区,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实现集约集聚发展。三是搭建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海河实验室,构建多层次产业创新体系。四是加大人才引育,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发挥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作用,引育产业链急需人才。五是强化项目支撑,围绕十大产业链,首批安排成熟项目总投资3 481亿元,同时开展产业链招商,加速重点企业、高端项目聚集。

为推动《制造强市计划》《产业链方案》落实,天津市将采取五个方面保障举措。一是实施链长制,由市领导挂帅,市、区两级共同推进产业链各项工作。二是强化政策支持,用好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等政策,促进产业链和政策链相互支撑。三是开展撮合对接,持续开展接链、护企、促需专项行动,强化精准帮扶。四是推进产业协同,加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探索实行产业协同链长负责制。五是开展统计监测,做好跟踪分析、监督检查、量化评估。(天津日报)

猜你喜欢
产业链机制价格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价格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价格
价格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