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垄断体制下的美国两党

2021-07-22 02:31熊李力
人民论坛 2021年19期
关键词:政党民主党选民

熊李力

【关键词】两党制 多党制 共和党 民主党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实行政党制度的众多国家中,所谓两党制与多党制的区分标准,并非一国存在两个实力占优还是多个势均力敌的主要政党,而是该国能有效参与中央或联邦权力分配与运行的政党数量为两个还是多个。就此而言,相比德国、英国等大多数欧洲国家,美国政治的两党制特征更为突出。

美国独具特色的两极垄断型政党体制:两大党在权力分配与运行中占据压倒性的垄断地位

自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以来,德国总理一直由中右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与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两党领袖轮流担任,相比其他政党,两大党实力明显占优。然而,几十年来,德国两大党从未在联邦议院单独赢得半数以上议席,无法单独执政,必须与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正因为如此,德国其他政党虽从未赢得总理职位,但只要占据联邦议院若干议席,便往往有机会藉此进入联合政府。即使未能进入联合政府的政党,也可凭借本党在联邦议院占据的议席影响权力分配与运行。因此,德国政治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当属两极多元型多党制。

相比德国两大党,英国两大党的优势地位更为凸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英国首相一直由中右翼的保守党和中左翼的工党两党领袖轮流担任。与德国不同的是,自二战结束至2010年,无论保守党还是工党,大选获胜时均能赢得议会下院半数以上议席,可以单独执政,而无需与其他政党组建联合政府。尽管如此,两大党之外的其他政党仍可凭借本党在议会下院占据的议席对权力分配与运行产生一定影响。英国政治虽比德国政治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两党制,但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两极多元特征,只是“两极”相对强势、“多元”相对弱化。

相比之下,美国政治可谓独具特色的两极垄断型两党制,即两大党在权力分配与运行中占据压倒性的垄断地位。自19世纪60年代美国内战结束以来,尽管美国政党制度有过多次重组,但民主党与共和党作为两大党垄断政治权力的基本格局从未改变。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从林肯到拜登,历任美国总统不是共和党人就是民主党人。与德国、英国等实行议会制的欧洲国家不同,美国作为总统制国家,行政长官与立法机构为相互平行的两套选举体系,彼此并无因果关联。因此,美国政治中没有欧洲式的联合政府概念,总统选举获胜者即可代表本党单独组建新一届政府,而无需拉拢其他小党。

美国两大党不仅垄断了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权力,而且包揽了国会参众两院的几乎全部议席。2018年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之后,在联邦参议院100个议席中,共和党占据53席,民主党占据45席,倾向于民主党的独立人士占据2席;而在联邦众议院的435个议席中,民主党占据235席,共和党占据200席。无论是立法还是行政,美国能有效参与联邦权力分配与运行的政党只有两大党。美国从未出现过像英国那样在立法机构拥有相当数量议席的第三党,更没有如德国那样动辄参与组建联合政府的第三党。

“只取冠军、不计其余”的选票竞赛“赢者通吃”:基本断绝了两大党之外第三党的参政机会

美国之所以出现迥异于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两极垄断型两党制,直接原因在于选举制度设计。美国总统并非经全国选民统一普选选出,而是由各州及华盛顿特区选举人投票选出。不过,选举人并非独立投票,除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外,各州普选得票最多者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而在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也有2张选举人票由该州普选得票最多者获得,余下的2到3张选举人票分别由对应的2到3个国会选区内普选得票最多者获得。归根结底,美国总统选举人制遵循在各州及特定选区内的“赢者通吃”原则。

鉴于只有两大党候选人才有机会在各州及特定选区成为普选得票最多者,这种“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安排极其有利于两大党。换言之,两大党之外的第三党或独立候选人即使在每个州及特定选区均能赢得20%的普选票,赢得的选举人票也可能为零。在1992年总统选举中,第三党候选人罗斯·佩罗(Ross Perot)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获得19%的普选票,但是在538张选举人票中没有任何收获。不过佩罗参选分散了大量原本属于共和党候选人老布什的普选票,最终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较大优势胜选。

在国会议员的选举中,单一代表选区制(singlemember districts)同样极其有利于两大党。在这种选举体制中,每一个选区对应的国会议员职位仅有一个,只有在该选区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才能当选国会议员。这种“只取冠军、不计其余”的选票竞赛基本断绝了两大党之外第三党的参政机会。即使第三党能在某一届国会议员选举中如1992年的佩罗那样收获接近20%的选票,但由于该党推出的国会议员候选人很难在任何单一代表选区得票数位居第一,该党也难以获得任何国会议席。与总统选举结果相似,所有单一代表选区最终选出的国会议员往往不是民主党人就是共和党人。倘若德国这样典型的两极多元型多党制国家在联邦议院选举中放弃比例代表制,转而采用美国国会的单一代表选区制,众多小党同样会失去议席,两大党势力必然大幅膨胀。

美国两大党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就有效参与联邦权力分配与运行而言,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是毫无疑问的垄断型大党。不过,大多数欧洲国家政党虽不具备美国两大党这样的垄断地位,但即使在立法机构只拥有少数议席,也可能产生较大的政治影响力。相比之下,鉴于美国的两极垄断型政党体制,无论在总统选举中,还是在国会参众两院,美国两大党都难以甘居对方之下。在此背景下,相比大多数欧洲国家政党,美国两大党都更倾向于尽可能扩大支持者范围,努力塑造某种“全民党”形象。有学者就此指出,美国两大党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自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两大党的基本政治立场和政策路线大体趋于清晰稳定。共和党代表保守势力,相对接近欧洲的中右翼政党。民主党代表改良势力,相对接近欧洲的中左翼政党。相比民主党,共和党一直更倾向于传统价值观以及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较少管制,因此得到白人保守势力及富裕阶层的更多支持。尽管共和党与民主党各有其特定的政治立场与支持者,而且这种政治立场与支持者的分野在特朗普任總统的数年间有所强化,但自更久远的历史时期以来,两大党往往都倾向于能代表更广泛选民群体诉求的政治立场,极力避免与重要的选民群体诉求发生冲突。

猜你喜欢
政党民主党选民
德国《政党法》的精神内核和制度构造
庆城县南庄乡扎实开展选民登记工作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