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COPD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

2021-07-23 06:43郭黎平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河南南阳473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特罗

郭黎平(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可防治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可引起患者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进展为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威胁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本病多于常规化痰、抗感染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从而有效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减轻气道黏膜水肿,并能持续扩张支气管,解除气道阻塞,以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预防COPD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但本病涉及多个病理环节,单药治疗病情缓解较慢,仍需从联合用药方面改善病情。噻托溴铵属于抗胆碱能药物,吸入后可快速作用于副交感神经末梢,阻止乙酰胆碱释放,从而持久扩张患者气道,解除平滑肌痉挛,以增强肺部通气换气能力,稳定病情进展[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9~69(62.58±4.17)岁;体质量指数19~24(22.04±0.53)kg/m2;病程3~9(5.03±1.15)年;严重程度:10例轻度、25例中度、8例重度;文化程度:4例大专及以上、25例高中、14例初中及以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8~69(62.61±4.18)岁;体质量指数19~24(22.07±0.55)kg/m2;病程3~9(5.05±1.18)年;严重程度:10例轻度、23例中度、10例重度;文化程度:3例大专及以上、24例高中、16例初中及以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4]中相关诊断;伴随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精神状态正常;肺功能测定显示气流持续受限;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肺结核、肺肿瘤等病;伴随严重感染性疾病;肝肾功能损害严重;对本研究用药过敏。

1.3 方法两组均接受吸氧、抗感染、化痰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生产厂家:Laboratoire GlaxoSmithKline,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50325)治疗,1吸/次,2次/天。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生产厂家: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0110)治疗,18μg/次,睡前吸入。两组均持续用药6个月。

1.4 临床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评价疗效。(1)气道炎症反应:采集两组3ml空腹血,离心处理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水平。(2)肺功能指标:以肺功能测定仪检测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变化。(3)不良反应:心悸、头晕、口干。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进行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气道炎症反应比较治疗后,观察组CRP、PCT、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气道炎症反应比较()

表1 两组气道炎症反应比较()

n观察组对照组43 43 t P CRP(mg/L)治疗前41.65±5.34 42.01±5.39 0.311 0.757治疗后9.12±1.13 12.35±2.28 8.324 0.000 PCT(μg/L)治疗前1.39±0.25 1.36±0.23 0.579 0.564治疗后0.12±0.02 0.17±0.04 7.331 0.000 IL-6(ng/L)治疗前25.36±3.51 25.47±3.59 0.144 0.886治疗后11.05±2.17 15.12±2.68 7.740 0.000

2.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n观察组对照组43 43 t P FVC(L)治疗前1.69±0.38 1.72±0.41 0.352 0.726治疗后2.61±0.53 2.27±0.45 3.207 0.002 FEV1(L)治疗前1.09±0.24 1.12±0.26 0.556 0.580治疗后1.78±0.42 1.43±0.36 4.149 0.000 FEV1/FVC(%)治疗前53.41±5.28 54.03±5.35 0.541 0.590治疗后68.47±7.12 62.33±7.05 4.018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出现2例口干、1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观察组出现1例心悸、2例头晕、2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8,P=0.458)。

3 讨论

COPD发病复杂,慢性气道炎症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并涉及氧化与抗氧化失衡、气道梗阻等多个病理环节。在多种因素综合下,COPD促使气流持续受限,从而降低肺部通气能力,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5,6]。沙美特罗替卡松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沙美特罗属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后可快速到达病灶部位结合相应受体,激活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增加三磷酸腺苷浓度,从而持续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气道阻塞。丙酸氟替卡松则是糖皮质激素,可直接作用于炎症反应多个阶段,抑制炎症细胞分泌,减轻炎症损伤,以加快黏膜水肿吸收。与沙美特罗可协同增效,糖皮质激素可增加β2受体数量,沙美特罗可持续扩张支气管,升高局部糖皮质激素浓度,以增强疾病治疗效果,但仍有部分患者气道扩张效果欠佳。

CRP、PCT、IL-6是评估炎症反应的常见因子,其中CRP属于急性时相蛋白,机体出现感染后,即可迅速升高,提示机体发生炎症反应;PCT是一种蛋白质,可反映全身炎症反应活跃程度;IL-6可趋化中性粒细胞等,加快炎症介质释放,扩大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RP、PCT、IL-6水平低于对照组,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COPD优于单一用药,可快速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加快肺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卞庆平研究显示[7],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可增强COPD患者肺功能,加快炎症反应消失,且安全性高,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噻托溴铵属于长效抗胆碱药物,其对毒蕈碱M1、M3受体亲和力高,可结合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1、M3受体,以抑制副交感神经末端释放乙酰胆碱,阻断胆碱能神经介导的平滑肌收缩,从而持久扩张支气管,解除气道阻塞,增强肺部通气换气能力。噻托溴铵亦具有一定抗炎作用,可阻止肺泡巨噬细胞分泌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减少肺部炎性浸润,加快炎症反应消失。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用后可起到协同作用,从不同作用机制下增强支气管扩张效果,纠正机体缺氧状态,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增强抗炎作用,促进炎症消退。

综上所述,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可增强COPD治疗效果,促进气道炎症消失,减轻肺功能损伤,且安全性高,利于病情稳定。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特罗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金水宝胶囊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动物界的“春运”大片
Chanel 圣特罗佩夏日限时精品店开幕
我画的不是胖子
化学家的勇气
苯扎溴铵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