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7-23 06:44雷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部河南洛阳471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0期
关键词:肺叶亚群胸腔镜

雷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部,河南 洛阳 471000)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与吸烟、电离辐射、遗传、慢性肺部感染等因素有关,早期表现为胸部胀痛、痰血肿瘤、低热肿瘤、咳嗽等,晚期症状为异常疲乏、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1,2]。手术和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传统开胸手术虽能直观观察患者胸腔内部情况,但手术创伤较大,且在开胸手术过程中会导致胸腔与体外相连,容易诱发气胸等现象[3]。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小等特点,且胸腔镜能够更细致观察各项细胞组织情况,能够减少手术中对细胞组织损伤[4]。本研究对两种手术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NSCLC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60~75(67.35±4.24)岁;病程30天~24个月,平均15.24±3.26个月;IIIA期17例、IIIB期13例。观 察组 中 男17例、女15例;年 龄60~75(67.98±4.31)岁;病程30天~24个月,平均15.67±3.28个月;IIIA期17例、IIIB期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年龄不低于60岁,不高于75岁;(2)符合NSCLC诊断标准[5];(3)采用肺叶切除术;(4)术前没有采取放化疗。排除标准:(1)出现远处转移;(2)合并剧烈心脏、肺功能异常;(3)有重大传染病;(4)免疫系统异常。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取仰卧位,全麻后进行消毒等常规操作,术后均给予放疗、化疗。

1.3.1 对照组使用后外侧开胸手术,在患者第5~6肋骨处开一个长约20cm的切口,在完全暴露患者病灶部位后,对肺叶进行切除,并且清扫系统淋巴结。

1.3.2 观察组使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患者第7~8肋骨间腋中线上做一个直径为1cm大小的切口,并且放置胸腔镜。在患者肩胛线第8~9肋间做一个2cm切口作为手术主要切口,在患者第4~5肋间做一个6cm切口为辅助切口,胸腔镜植入后首先观察病灶部位、胸腔脏器组织情况,之后切除肺叶,对切除端的血管使用常规慕丝线进行结扎,并且彻底清扫淋巴结,之后逐步缝合切口。

1.4 临床观察指标(1)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术后5天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测量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值(MVV)。(3)术前、术后5d采用流式细胞计检测NK细胞数值和T淋巴细胞亚群。

1.5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FEV1、MV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比较()

手术指标对照组观察组t P手术时间(h)3.02±0.41 2.53±0.43 4.586 0.000术中出血量(ml)329.33±27.69 287.54±22.57 4.969 0.000住院时间(d)7.38±1.29 6.54±1.32 2.532 0.014肺功能指标FEV1(L)58.72±5.33 63.59±5.34 3.592 0.001 MVV(L/min)65.77±6.82 72.89±6.37 4.251 0.000

2.2 两组手术前后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术前,两组NK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对照组观察组CD4+NK细胞术前15.26±1.32 15.48±1.39 0.638 0.526 CD3+t P术后22.39±2.13*24.74±2.18*4.289 0.000术前53.24±3.81 52.98±3.66 0.274 0.785术后60.28±3.59*65.47±3.61*5.672 0.000术前24.67±2.31 24.33±2.39 0.569 0.572术后31.55±2.43*34.22±2.49*4.269 0.000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3 讨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NSCLC的主要方法之一,外科治疗是肺癌首选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唯一能使肺癌治愈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肺癌的目的是完全切除肺癌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达到临床治愈或切除肿瘤的绝大部分,为其他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即减瘤手术[6,7]。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FEV1、MVV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治疗老年NSCLC的效果更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和改善肺功能。传统开胸手术可以直观观察患者病患部位,但创口较大,造成术中出血量较多,且手术时间较长,又因开胸术会破坏患者胸廓,使心肺和呼吸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术后并发症较多,造成术后恢复较慢。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操作相对简单、伤口较小,能够促进术后恢复,且胸腔镜可以放大手术视野,让视觉更加清晰,可以更好辨认微小血管,减少术中出血量,又由于其不会暴露脏器,不会造成心肺和呼吸功能受损等情况,术后可以更好改善肺功能[8]。曹朋[9]等研究显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免疫系统损伤较小,有利于术后免疫功能恢复,本研究术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对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更小,有利于术后免疫功能恢复。这是因为红细胞丢失或破裂解产物会引起免疫炎症反应,使免疫细胞从血液中向血管壁中聚集,造成外周血免疫细胞减少,而胸腔镜对组织损伤小、出血量较少,因此术后能够促进免疫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后外侧开胸手术应用于老年NSCLC中,均可以提高肺功能,改善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各项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肺叶亚群胸腔镜
肺叶间裂发育变异及其影像学评价进展
肺腺癌中成纤维细胞亚群临床及免疫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①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
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分别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研究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