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性数学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价值

2021-07-27 11:00王调过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1期
关键词:运用价值小学数学

王调过

摘 要:现实性数学的提出强调数学教学联系学生实际情况的现实,这一理念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就现实性数学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现实性数学;小学数学;运用价值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内容需要是现实的、有意义的且充满挑战性的,基于这样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的考验、测试、验证、推理、交流,密切关注学科知识传授和学生个体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现实性数学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析

现实性数学教育是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这一理念的提出为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该思想的基本研究方向集中在数学教育实践层面,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应儿童心理发展的独有的数学教育思想体系,并在数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理论体系。现实性数学教育在开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体现在现实性数学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数学化上。

第一,数学的现实性。弗赖登塔尔认为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待数学,不管是数学的概念,还是数学的计算规则,所有理念都是站在现实世界的发展角度提出的。数学来自人们的实际生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也需要服务于现实。弗赖登塔尔后来根据数学领域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思想主张,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注重引领学生从实际生活熟悉的问题入手,应用专业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理念切实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他认为数学的学习内容和平时的实际生活密切关联,数学是现实性的数学。现实性数学属于所有人,数学不是少数人的数学,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向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人们会将理论性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将数学学习最终转变为一种客观存在,借助数学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第二,现实数学化。现实数学化主要是指人们使用数学方法来研究、分析、安排、组织现实世界中各个现象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数学化的过程是一种发现知识的过程。弗赖登塔尔强调,现实性的数学不应该直接为孩子的学习呈现出某一种结果,而是需要引导孩子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二、现实性数学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再创造是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最核心的部分,它建立在数学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上。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从数学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是符合人类认知规律的。

而现实中教材的编排却是把思维过程颠倒过来,把结果作为出发点,把其他东西推导出来。弗赖登塔尔称这种为“教学法的颠倒”,这种颠倒掩盖了数学创造的思维过程。现实性数学教育则是会在教育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受。

比如,在教学“平均数”时,教师在讲台上准备了一个工具箱,工具箱内有一些粉笔头、碎纸、线、正方体小积木。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为学生展现了这样一段录像:“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十几个幼儿围绕坐在一起玩游戏。教师拿进来一个正方体盒子,学生对盒子内部充满了好奇。打开盒子之后发现是糖果。”教师提问学生如何去分盒子里面的糖果。利用手中的工具,有的学生使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有的使用摆放小物品的方式,有的是利用教师提前给出的正方体小积木的方式。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出将积木分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堆,将积木多的往积木少的地方放,但是在人多手忙脚乱的情况下,积木的划分和摆放不够科学合理,最终没有获得成功。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不将这些积木全部集中起来重新划分呢?

这个时候教师走过来,提问学生:有什么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之后,学生提出好一點的办法是先数出积木的数目,之后数一数需要放几堆,之后使用除法就能够算出每堆积木有几块。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具有特殊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关注数学知识和课本中问题的解决,就会加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总体理解,更不会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现实性则是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克服这些学习的困难,将数学教学、数学学习变得轻松简单,在真正意义上凸显出数学教学的本质。

参考文献:

孔令宣.探讨现实性数学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教育论坛,2021,2(12):80-81.

猜你喜欢
运用价值小学数学
浅析公平性理论在供电企业薪酬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价值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直观教学法运用初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