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1-07-27 13:46雷鸣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4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策略课堂教学

雷鸣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现代教学理念的推行,体育课程也越来越重要。当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体育教师不断实践探索的重要命题,通过更新教学观念,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坚强意志,就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的开展作阐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对小学体育教学领域同样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作为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明确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身体素质

在当前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实施下,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成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要构建良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近距离交流、沟通、互动,“亲其师,信其道”,使学生的兴趣始终被调动起来,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基础土壤。而体育教师还需不断规范自身语言,做出示范动作,运用小学生易理解的语言进行讲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易于学生了解,多利用一些激励性、鼓励性的语言,不断帮助学生建立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体育知识以及训练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形式多样,提高课堂有效性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易于学生接受和训练。比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情境教学,在教学“前滚翻”时,其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小猴子,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并在轻松氛围中逐渐掌握动作要领,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安全性,提升教学的趣味性,针对小学生爱玩好动、喜欢游戏的天性,将体育游戏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又如,组织开展“丢手绢”游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开展拔河游戏,则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进行托球接力游戏,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教师充分尊重差异,根据学生的性别、身体素质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接力跑训练时,男生体质好在外圈跑,而女生素质较弱则在内圈跑。搭建相对公平的条件让男女组进行比赛,这样的设计先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同时也能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习氛围以及训练氛围更活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保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識、乐于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不断丰富学生体验,全面了解体育运动,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实践活动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对各个环节把控精准,确保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并且循序渐进地达到理想的身体素质,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体育素养。

三、构建多元评价,传递正能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也需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结果是评价的主要依据,还需要对整个过程给予评价,既要观察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其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又要关注学生投入的情感、态度、意识等,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评价。在评价中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除了教师的评价外,让学生进行自评、生生互评,因此,当一名学生在对自己的某一动作进行自评后,由其他学生再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做总评指导。如此,学生不仅得到鼓励与指导,规范自己的动作、掌握要领,同时教师的正面评价也能让学生获得动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又如,在“跳山羊”活动中,一些学生对这一项目产生了害怕、胆怯心理,教师通过语言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完成了这一学习任务。教师通过激励评价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大胆迈出第一步,完成规定动作,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捕捉学生在训练中的闪光点,及时进行正面的表扬与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切实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所需,制订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方案,灵活采取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田晶晶.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J].名师在线,2021(4).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策略课堂教学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Passage Four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