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21-07-28 07:03杨甘美
速读·中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杨甘美

◆摘  要:根据目前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教育情况我们可以得知,我国初中教育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需要不断地在工作中进行摸索,找到规律。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教书育人的行业道德,运用多种方式,把学生针对性的培养成具有高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就是从内心培养一个孩子的品德和政治意识,运用课本里所学习到的知识,对于学生在平时的为人处世,遇到紧急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一种很好的帮助。这个学科有着最为显著的教书育人的作用,有着较强的学科特点,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主要是从政治、公共、法制、理性四个方面来对‘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进行教育,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式,在课堂中对于每个学生的品性把控到有的放矢,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高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任何一种学科开展课程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够投入到使用当中,当然,道德与法治开展课程的目的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把学习中的知识给赋予到生活中来,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有所增加,我们不仅需要给学生灌输哲学类的思想和道德观念,我们还要将枯燥的学习和现实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同学们经过对知识的大量使用,以达到量变呈质变的目的。我们对于核心素质培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是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一批在紧急状态下,依然能够保持理智,保持高素质的一批人才,所以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使用情景化教学的方法,直接将学生安置在场景当中,可以让学生们以第一人称设身处地的去考虑问题,对于初中学生本身就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进行物尽其用,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现实与理论知识的碰撞中最大化的提升学习效果。

三、如何开展中学生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一)中学生教师要关注在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学中每个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因为老师在中学生的心中是最为信任的伙伴,所以老师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应该扮演一个导师的角色,所以老师应该根据每个中学生的不同情况,为他们安排合适的角色,让他们能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做到引导者的位置。老师要调动每一个中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那些内向膽小的中学生一定要积极的给出鼓励,努力让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来。或者刚开始先带领这些内向的中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化教学模式,这样时间久了以后,中学生能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感受到快乐,根据时间的逝去,学生也会有越来越强的团队意识感,就会很快的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来,对于那些学习动作速度比较慢以及学习能力比较差的中学生,老师应该和他们一起进行生活化教学模式,并且在他们得到一些进步的时候,就给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加强他们的信心,并且让全班同学进行鼓掌,让这一部分中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等到教学开展的时间越长,大家的学习性和协调性更强,这样整个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进度和体验感就会又有一个很快的提升。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二)中学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中学生的不同特点

中学生的天性就是玩,所以让中学生参加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最喜欢的一种教学了,我们如果能将中学生的这一点心理利用起来,让中学生们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这项教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严峻的问题。因为如果让老师组织学生们参加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们对于教学也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所以我们如何在这个基础上开展出更好的效果呢?因为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都是中学生教师进行开展,他们所面对的对象都是中学生,要对中学生的习惯、兴趣以及心理特点都要把控好。对于每个中学生都能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才能够在进行开展教学、设计计划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够给每个中学生分配合理的角色,让他们真正的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发挥到自己的长处,这样也能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的娱乐性增加。

(三)把持生活化教学模式整体性和参与性

中学生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主要是要学生参与进来,以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交流,以天气、场地和中学生身体情况综合考虑,并且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之间加入到学习的环节,因为生活化教学是一个非常费脑子的教学,所以会对中学生的智力方面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当我们科学的在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一些体力教学,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强中学生的体质,真正的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中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不同的想法,给每个中学生安排不同的角色,让每一个中学生都能有事情去干,让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具有很好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体验,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完善,对于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强度和时间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真正的做到张弛有度,在整个教学中,学生们会更加的具有团队意识,并且会更加的自信,和朋友之间更加的互帮互助。每个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付出来完成了这一场完整的生活化教学模式,会更加提升中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综上述,根据国家有关声明的发布,国家倡导以人为本,坚持贯彻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为根本任务。国家近阶段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基本确定了我国的教育已经全面进入核心素养的阶段。课堂不再只是老师一人授课,而是调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学习工作中,在课堂中针对性的对于学生进行教学,发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特点,重点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进行拔高。

参考文献

[1]冯辉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新课程,2019(01).

[2]张启发.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J].新课程,2019(01).

[3]钱芳.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8(16).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