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2021-07-29 22:03王星宇刘杉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诸葛亮诗歌知识点

王星宇 刘杉

微视频作为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教学技术,具有教学简便、信息资源庞大以及可视感较强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微课引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来调节课堂气氛,增添视觉美感,并结合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也可引入当前的一些人物传记或者影视作品,结合视频内容和诗歌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加深学生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上提升其诗歌鉴赏水平。本文结合当前诗歌教学现状,就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微课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增添视觉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众所周知,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大部分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都不高,且缺乏学习兴趣。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微课来给学生呈现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视觉美感,引导其学习如何鉴赏诗歌,在提高其诗歌鉴赏水平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要根据诗歌的特点来制作微视频,注重景象和表达手法与诗歌内容的高度契合。其次,教师要注意融入一些感性材料,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秦风·无衣》这首诗歌的表达手法主要以渲染和烘托为主,以简单的文字来烘托出战争的惨烈和战士一去不復返的悲壮场景。这首诗歌写于春秋战国时期,且描写的场景十分悲壮宏大,教师可给学生搜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视频,并注意场面的宏大。在上课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述诗歌内容,从字面意思上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给学生播放微视频,以视觉、感觉和听觉等感官因素来刺激学生学习诗歌鉴赏,引导学生结合视频来深入感知和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增添学生的视觉美感,进而激发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诗歌内容和表达手法使用微视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视觉美感,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理清诗歌脉络,丰富诗歌内容

根据近年来的高考诗歌考查要求,古诗词赏析的考核内容以诗歌的表达技巧为主。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清诗歌脉络,可结合一些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表达方式等有清晰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深化理解诗歌。一方面,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要注意从诗歌的表达方式入手,结合诗歌的方式来呈现视频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帮助学生联系诗歌抽象部分,可结合网络资源来让学生将诗歌内容联系到一起,进而保证学生有着清晰的思路。

如《蜀相》一诗是杜甫借蜀相诸葛亮来比喻自己,表达方式为借古喻今。但是部分学生不了解诸葛亮与杜甫各自的事迹,因此难以深入了解诗歌寓意。对此教师可将诸葛亮的生平和杜甫的事迹做成微视频。在上课时,教师可先给学生播放诸葛亮的生平事迹,结合诗歌内容让学生对诸葛亮其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再给学生播放有关杜甫人物传记视频,在学生观看过程中,教师要要求学生联系诸葛亮的视频进行对比。这时学生会感到难以联系到一起,对此教师可将杜甫和诸葛亮的事迹、功业和人物传记内容以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具体感知,从而让学生了解作者歌咏诸葛亮的真正用意,使其相对清晰地理清诗歌脉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结合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诗歌,也能有效地拓宽其思维。

三、结合影视作品,增进学生情感体验

我国的古诗词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学生一般不了解古代的文化、经济和国情等,因此难以真正理解诗歌内容。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诗歌内容,将一些历史正剧引进课堂,运用信息技术将影视作品制作成微视频呈现给学生,从而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教师注意,选择的历史正剧要尽量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以此来促进学生认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知诗歌中的情怀,增进其情感体验。

如在《书愤》一课教学时,这首诗歌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作于南宋抗金失败、兵退镇江时。学生由于对南宋时的朝政腐败状况、抗金事迹以及陆游当时的年龄、心理等不够了解,所以不易理解书愤“愤”在何处。对此教师可选择一些历史正剧,如《精忠岳飞》《辛弃疾1162》等,节选其中的片段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朝政局势。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让学生了解陆游的生平事迹,侧重于其写这首诗的时期。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来鉴赏诗歌,从作者的角度去感受其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以及爱国之情,尤其在尾联将自己和诸葛亮对比,把这种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透露出作者对朝局的失望,但仍存兴复北土之意等。

视频与诗歌内容解析的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节选影视作品,以微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了解诗歌的时代特点,能有效地增强其内心感受。

四、细化知识点,突破教学重难点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较为烦琐复杂,且鉴赏题型相对广泛,这就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学习难度。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微课来给学生细化知识点,帮助学生有效地整合课堂知识,进而降低其学习难度。首先,教师可通过幻灯片微课形式和讲课式微课两种形式给学生整合知识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微课教学形式。其次,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可运用提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如《登高》这首诗歌被誉为千古第一律诗,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对此在讲课前教师先以幻灯片微课的形式将这首诗歌里的景物呈现出来,如风、天,渚、沙,猿啸、鸟飞等,同时注意呈现一些关键字眼,如上句“风”对“天”,“急”对“高”;下句“渚”对“沙”,“清”对“白”,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精髓。在学生对诗歌的景物、写作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再以微视频的形式给学生重点呈现后四句诗歌内容。以杜甫晚年的生活状况为背景,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和视频来分析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深沉的诗意,必要时可予以提示,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微课形式细化知识点,不仅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内容。

微课是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理念融合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对于高中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利用微课,从诗歌的内容、表达方式、情景、时代特点等方面全面地呈现给学生,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基础上提升其诗歌鉴赏水平。

作者简介:山东省平邑赛博中学高中部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诸葛亮诗歌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诸葛亮喂鸡求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