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21-08-03 10:36陈建辉遂平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遂平4631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内皮素酚酸丹参

陈建辉(遂平县人民医院内科,河南 遂平463100)

冠心病是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进展性、终身性疾病,表现为乏力、胸闷且痛、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该病易发于老年人群,逐步向低龄趋势发展,对居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1]。目前采用利尿剂、吸氧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由于缺乏针对性,整体疗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丹参多酚酸盐为中药制剂,具有抗血小板、抗氧化等作用,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保护心血管系统及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曲美他嗪为常见的哌嗪类衍生物,可优化心肌能量代谢,增加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2,3]。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对冠心病的疗效已有报道,但对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42~75(58.51±4.74)岁;病程10个月~10年,平均5.29±1.57年。对照组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3~77(60.56±5.29)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5.50±0.4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入选患者入院前4个月内心脏检查显示正常且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4]中冠心病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降压、调脂、扩张剂等治疗。对照组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生产厂家: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465),20mg/次,3次/d。观察组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生产厂家: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249)加入生理盐水200ml中混合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周。

1.4 临床观察指标

1.4.1 氧化应激指标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上海惠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硫代巴托酸显色法(上海铭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定丙二醛(MDA)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周后各测1次。

1.4.2 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 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ml,常规离心分离,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武汉甘道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内皮素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hs-CRP。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OD水平均升高,MDA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n SOD(U/ml) MDA(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65 65 59.28±15.03 60.10±15.25 77.35±18.24*121.16±15.34*#12.64±3.43 13.25±4.12 9.84±2.53*4.81±1.41*#

2.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比较 两组治疗前内皮素Ⅰ水平、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内皮素Ⅰ、hs-CRP水平降低,且观察组内皮素Ⅰ、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比较(±s)

表2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及hs-CRP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内皮素Ⅰ(μmol/L)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n 65 65 78.29±5.38 79.16±5.06 55.63±4.15*45.62±5.23*#6.05±0.63 6.07±0.54 4.37±0.63*4.08±0.49*#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慢性疾病,在患病过程中易引发各种并发症,重症者甚至死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转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研究指出,炎症、氧化应激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是造成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5]。因此,掌握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对改善心功能、预防心力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丹参多酚酸主要用于冠心病辅助治疗,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程度,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降低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抑制血小板聚集、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此外,丹参多酚酸还能抑制脂质过氧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6]。该药中的丹酚酸具有良好的纤溶作用,能够逆转动脉粥样硬化,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有利于MDA与内皮素合成,抑制hs-CRP的大量释放,避免心肌及内皮功能的持续性损伤[7,8]。曲美他嗪属于哌嗪类药物,可有效阻碍游离脂肪酸代谢及自由基的形成,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促进葡萄糖氧化,改善冠脉血液循环,促进心肌代谢,提高高能磷酸键水平,维持机体心肌氧供需平衡。SOD因脑组织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在机体自由基消除中作用明显,当机体脂质过氧化时,易增加对脑组织的损伤程度,造成SOD消耗大幅度增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9,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hs-CRP、内皮素I、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冠心病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减轻应激损伤,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内皮素酚酸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基于数据驱动和机制模型的丹参提取动力学研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本草园——丹参
探讨丹参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内皮素在内耳损伤中的作用
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