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2021-08-03 10:36李国英襄城县人民医院河南襄城4617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弹性评分统计学

李国英(襄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襄城4617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多发于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的患者,且病情缓慢,易反复发作。FD主要临床症状为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灼热感等,患者若长期消化不良,可引起焦虑、失眠、抑郁、头痛等症状,甚至出现心悸、手抖、尿频等神经功能失调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目前,临床治疗FD主要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为主,但部分患者由于心理压力较大,负面情绪较多,仍存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故推测心理弹性可关系到FD患者的健康生活[2,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FD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以便为FD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FD患者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61~87(69.45±5.83)岁;病程3~12(7.43±1.26)年;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3~31(27.31±1.15)kg/m2;合并冠心病11例、糖尿病13例、高血压16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FD诊断标准[4];②有读写能力,可正常交流;③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均正常。(2)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疾病者;②存在消化系统手术史;③存在精神药物使用患者;④配合度较差;⑤消化系统存在器质性病变患者。

1.3 方法

1.3.1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估 所有患者均经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5]评估,HPLPⅡ主要包括运动锻炼、压力管理、自我实现、营养、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6个维度,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可分为分别计为总是(4分)、经常(3分)、有时(2分)、从不(1分),总分为52~208分,可分为优秀(172~208分)、良好(132~171分)、一般(92~131分)、差(52~91分),HPLPⅡ总分≥132分则为健康生活方式。

1.3.2 心理弹性评估 所有患者均经心理弹性量表(CD-RISC)[6]评估,CD-RISC可分为坚韧性、力量和乐观性3个维度,共25个项目,每项可分别表示为几乎总是这样(4分)、经常这样(3分)、有时这样(2分)、很少这样(1分)、完全不是这样(0分),共计100分,分数越高则心理弹性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FD患者的HPLPⅡ总评分与CD-RISC总评分相关性予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结果分析 68例患者中健康生活方式有38例,占比55.88%。见表1。

表1 健康生活方式评估结果分析

2.2 两组患者HPLPⅡ评分分析比较 健康生活方式组HPLPⅡ评分高于不健康生活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HPLPⅡ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HPLPⅡ评分比较(±s,分)

n 健康责任感 运动锻炼 营养 自我实现 人际关系 压力管理 总分健康生活方式组不健康生活方式组38 30 t P 25.55±2.76 19.17±2.56 9.769 0.000 19.60±2.06 14.87±1.81 9.911 0.000 24.53±2.25 18.28±1.86 12.258 0.000 26.46±2.74 21.62±2.52 7.491 0.000 25.56±2.56 20.69±2.60 7.736 0.000 23.57±2.43 18.35±2.35 8.923 0.000 147.35±12.72 115.99±10.69 10.817 0.000

2.3 两组患者CD-RISC评分比较 健康生活方式组CD-RISC评分高于不健康生活方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D-RISC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CD-RISC评分比较(±s,分)

n 坚韧性 力量 乐观性 总分健康生活方式组不健康生活方式组38 30 t P 32.17±3.95 28.05±3.41 4.532 0.000 13.54±1.50 8.92±1.18 13.821 0.000 24.05±2.72 19.96±2.28 6.603 0.000 71.39±6.54 58.14±5.66 8.795 0.000

2.4 HPLPⅡ总评分与CD-RISC总评分相关性分析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显示,FD患者的HPLPⅡ总评分与CD-RISC总评分呈正相关(r=0.946,P<0.05)。见表4。

表4 HPLPⅡ总评分与CD-RISC总评分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F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认为主要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精神及社会因素有关[7]。FD尚无明确有效的特效药物,因而临床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患者若不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增加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因而对FD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十分必要。

心理弹性主要是指主体对外界变化的环境的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应状态,可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对环境的动态调控和适应。心理弹性不仅存在先天性差异,也可因后天教育、环境等因素,患者弹性水平越高,表明其在认知、情绪激活、应激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品质均达到了对外界环境的最佳匹配、调控与适应[8]。

当机体在承受各种压力时,心理弹性水越高的患者,可通过内部调整及调节心理状态,正确面对压力,从而减轻压力对自身的负面影响,维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此外,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患者越勇于应对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主动采取利于疾病恢复的健康行为,积极配合治疗,进而促进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恢复[9]。本研究中,健康生活方式组HPLPⅡ评分、CD-RISC评分高于不健康生活方式组(P<0.05),由此可见HPLPⅡ评分、CD-RISC评分越高,则FD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越好。而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显示,HPLPⅡ评分与CD-RISC评分呈正相关(P<0.05),可进一步体现心理弹性水平的表达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密切相关。王丹倩等[10]于研究中分析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心理弹性与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越好。上述研究均与本研究有相似之处,可见心理弹性水平的表达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本研究因纳入病例较少,导致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需在未来进一步增加研究样本量加以验证,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合理的依据。

综上所述,FD患者心理弹性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来促使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进而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弹性评分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