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方案对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效果分析

2021-08-03 10:36李金群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9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抗菌我院用药

李金群(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510900)

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能够有效降低严重感染性疾病致死率。临床资料显示[1],近年来抗菌药物滥用,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多,细菌产生耐药性,进而引发医疗费用增长及医疗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同抵御细菌耐药成为医药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年卫生部启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12年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旨在专项整治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2]。由此可见,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质量管理基本方法,PDCA通过策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步骤进行质量管理[3]。近年来,PDCA循环广泛应用于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管理中,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从而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4]。基于此,本文章对我院400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实施PDCA循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400例,依据PDCA循环法的实施情况,将2020年1~6月未实施PDCA循环法的20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7~12月实施PDCA循环法的2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96例、女104例;年龄20~67(45.22±1.25)岁。观察组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21~68(45.53±1.0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知晓研究意义;(2)无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倾向的患者;(3)对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的患者。排除标准:(1)具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或休克、恶性心律失常者;(2)临床资料不全或缺失者;(3)肝肾功能大于3倍正常值。

1.3 方法

1.3.1 策划 (1)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显示2018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40.72DDD,未达到卫计委规定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的要求。(2)分析原因如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规范、抗菌药物联用不适宜、抗菌药物给药剂量或给药频次不适宜。

1.3.2 实施 (1)制定药物管理制度,建立用药监督队伍。(2)制定药物管理机制:制定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特殊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3)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临床药师从临床用药品种选择、剂量、疗程等方面点评医嘱[5]。(4)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讲座,使医务人员详细了解重点药品的监管要求。(5)制定监督考核制度:定期统计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使用量,将统计结果进行公示,给予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科室医师诫勉谈话。

1.3.3 检查实施 PDCA循环前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8.91DDD,实施PDCA循环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5.97DDD,实施后较实施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下降。

1.3.4 处理对实施阶段的效果进行分析 研究影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原因,重新提出解决对策,将其转入下一循环管理中。通过反复不停的分析、研究,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1.4 临床观察指标 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使用要求,记录实施PDCA循环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微生物送检率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无适应症用药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预防用药时机合理、用法用量合理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n(%)]

2.2 两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单一用药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用药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微生物送检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为50.8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抗菌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但是该药物使用不当及滥用致使细菌产生耐药菌,对治疗结果产生严重影响[6]。因此,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PDCA循环法可分为策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步骤。通过反复不断的反馈、循环,发现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关措施予以纠正,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从根本上纠正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及滥用等情况[7,8]。

作为一种标准化、科学的管理体系,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被广泛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PDCA循环法前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无适应症用药人数占比较实施后而言均更高,预防用药时机合理与用法用量合理人数占比较实施后而言均更低(P<0.05)。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PDCA循环法通过制定药物管理机制,完善了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规定细则及相关部门职责。且PDCA循环法通过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讲座,使医务人员详细了解重点药品的监管要求,明确临床合理用药意义,提高医务人员临床合理用药思想意识,从而减少患者手术预防用药、无适应症用药,提高预防用药时机及用法用量合理性[9]。结果显示实施PDCA循环法后患者单一用药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实施前,联合用药人数占比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是由于PDCA循环法给予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临床药师从临床用药品种选择、剂量、疗程等方面点评医嘱,再加上监督考核制度的制定,定期统计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率、使用量,将统计结果进行公示,给予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科室医师诫勉谈话,从而严格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联用[10]。另外,本研究记录了实施前后患者微生物送检率,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为50.82%,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的48.94%(P<0.05)。究其原因是PDCA循环法包括策划、实施、检、处理阶段,通过反复不停的分析、研究与改进,规范药物使用管理及药事管理,并通过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给予合理的管理,从而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提高微生物送检率。

综上所述,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患者PDCA循环的管理方案有利于降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抗菌我院用药
什么是抗菌药物?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我院5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
我院对视神经萎缩无特殊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