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1-08-03 10:36贾春霞张淑卿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脊髓神经功能脊柱

贾春霞,张淑卿(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河南 洛阳471002)

脊柱骨折为骨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而脊髓损伤是因多种外力作用于机体脊柱处出现的脊髓断裂与压迫,可出现受伤平面以下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反射减退或消失及病理反射、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对患者正常生活功能以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1~3]。因此,采取连续性护理干预手段,将患者的康复延伸到出院后的家庭及社区,以帮助患者提高术后康复水平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连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依据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38~66(49.25±3.82)岁;损伤节段:胸髓17例、腰髓15例、颈髓6例、两部位及以上5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7~35(50.6±4.05)岁;损伤节段:胸髓15例、腰髓16例、颈髓6例、两部位及以上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18~65岁者;(2)存在运动功能异常、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者;(3)受伤至到院就诊时间<48h。排除标准:(1)凝血功能障碍者;(2)重度营养不良者;(3)颈4以上脊髓损伤者;(4)合并恶性肿瘤者、严重感染性疾病者及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5)脑出血、心肌梗死者;(6)术前存在压力性损伤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术后行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病情观察、护士指导功能锻炼等。观察组采取连续性护理:(1)成立连续性护理小组,对患者整体情况给予评估,制定康复目标。(2)术前1d给予访视,详细阅读病历资料,明确患者需求与顾虑,讲解手术治疗目的等,针对负性情绪严重者需给予心理疏导,使其放松心情。(3)并发症护理。(4)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以易消化、高营养类食物为主。(5)制定肢体功能训练等康复计划。(6)出院前1d向患者发放相关康复训练手册,制定出院后6个月内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其床上锻炼、床边转移、使用轮椅等,出院电话随访,询问康复效果,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1.4 临床观察指标 (1)术前、出院前1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通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损伤分级[4]对两组入选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等级越低提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2)术前、出院前1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通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表(ADL)[5]与Barthel指数记分法,对两组入选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提示入选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佳。(3)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入选者肌萎缩、压疮、便秘、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日常生活功能以±s表示,行t检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发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比较 本研究无A级例数,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天、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比较[n(%)]

2.2 两组日常生活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1天、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ADL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日常生活功能比较(±s,分)

表2 两组日常生活功能比较(±s,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n 术前 出院后前1天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对照组观察组43 43 t P 40.75±5.28 41.03±5.06 0.251 0.802 65.21±4.91*70.98±3.65*6.195 0.000 75.13±3.58*80.17±3.11*6.969 0.000 81.36±3.82*85.63±2.78*5.927 0.000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脊髓损伤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促使机体脊髓功能与结构受损,致使损伤平面下发生运动、感觉障碍等,严重者可丧失活动能力,同时出现多种并发症,增加预后风险[6]。而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促使椎骨周围软组织损伤、牵拉,交感神经压迫等,出现胃功能紊乱等症状,易对其生活质量、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因此,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缓解神功功能缺损,及早回归社会与家庭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1天、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93%,提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通过连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神经功能损伤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1天,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信息,主动与其交流,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术后,给予患者气垫床,并按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更换体位等操作,可有效降低皮肤组织因长期受力、挤压等引发的压疮、肌萎缩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保持患者床铺整洁,并放置便器,同时给予患者易消化食物,可有效减少便秘情况发生。术后早期为患者制定肢体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机体恢复;同时院后通过发放康复训练手册,并按时行电话随访,可有效保证患者居家时也可获得护理干预,及时有效的改善病患者生活习惯,促机体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8]。

综上所述,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患者通过连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脊髓神经功能脊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脊髓电刺激新技术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能力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孩子身姿不挺拔 原是脊柱侧弯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肌少症对脊柱疾病的影响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