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记录法程序护理对维持护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护效能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2021-08-03 10:36周娟霞梁良康超楠蔡瑞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郑州450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12期
关键词:骨痛焦点效能

周娟霞,梁良,康超楠,蔡瑞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 郑州45000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恶性增生性疾病,属于B淋巴细胞瘤,是由于骨髓中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的M蛋白或其他片段分泌异常,从而引起的病理变化[1]。本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和出血等[2],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MM因缺乏特异性,早期无明显症状,容易被误诊,而且护理周期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成为了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常规护理干预不能及时反映出患者的所需,为患者解决问题,主要是护士向医生传达信息,然后根据医生的叮嘱完成护理。焦点记录法程序护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防治各类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焦点记录法程序护理对维持护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护效能及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研究,探究其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108例MM患者。纳入标准:符合MM诊断标准[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过敏体质者;(2)存在其他血液疾病患者;(3)存在其他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4)患者入组前接受护理,用过药物;(5)存在精神疾病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9例;年龄60~70(61.64±3.04)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60~70(64.62±1.45)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并遵守医嘱提醒患者及时加减用药量,对存在异常情况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恢复指导。观察组采用焦点记录法程序护理。护理方法为:按照焦点(F)、资料(D)、护理行动(A)、患者经护理后的反应及结果(R)、健康教育摘要(T)五个项目进行护理,并跟根据相应的书写格式完成详细记录护理过程。(1)F为食欲不振,D为患者的食欲不振情况已超过2天以上,对身体素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A1是叮嘱患者多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以营养神经,多吃清淡食物和新鲜水果,忌辛辣食品,R为患者的食欲不振有所缓解,身体素质得到提高,T1为护理工作集中贯彻落实,叮嘱家属按时为患者补充营养,少吃多餐,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2)F为心态不佳,D为患者每天闷闷不乐,感到焦虑和恐慌,A2是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每天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感觉,R为患者的心态调整正常,积极面对疾病,T2为护士告知患者疾病带来的伤害,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慌,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让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护士的心理辅导,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心态战胜疾病。(3)F为骨痛,D为患者骨痛持续时间很长,强度很大,会因为睡觉翻身困难而导致疼痛加剧,A3为帮助患者轴线翻身,减轻因拉扯带来的疼痛,R为患者的骨痛症状有所改善,T3为指导患者采取合适的睡眠姿势,减少患者的外出,告知患者骨痛的原因,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对于骨痛明显患者,可以选择合适的止痛药减轻疼痛,指导患者采用音乐疗法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4)F为康复训练,D为患者逐渐恢复健康,需要对其进行康复训练,达到正常水平,A4为护士为患者定制专属的训练计划,进行康复训练,R为患者的四肢可以正常活动,T4为护士根据患者的训练情况,及时更换训练计划,循序渐进,避免因高强度的运动带来二次伤害,对于运动困难者,需要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进行训练。

1.3 临床观察指标

1.3.1 满意度评分 满意:护理后患者身体状态恢复正常;一般:护理后患者的身体状态基本恢复正常;不满意:护理后患者的身体状态没有恢复正常。总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3.2 自我效能和负面情绪总分 采用GQOL-74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自护效能和负面情绪的状况。

1.3.3 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 根据相关判定标准[4]评判周围神经病变程度。1级:四肢反射功能有减退,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功能;2级:四肢反射功能减退,伴有疼痛感,影响正常功能;3级:四肢出现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生活;4级:残疾,四肢功能障碍。观察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两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MM患者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8.8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医院(P<0.05)。见表1。

表1 两组MM患者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MM患者自护效能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自护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是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M患者自护效能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MM患者自护效能评分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

自护效能 负面情绪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n 54 54 t P 56.74±5.36 55.39±5.44 1.403 0.163 72.84±6.87*68.56±6.25*3.658<0.01 62.23±5.46 61.48±5.52 0.709 0.479 50.86±6.28*55.17±6.21*3.586<0.01

2.3 两组M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比较 护理干预期间,观察组的周围神经病变总数和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M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比较[n(%)]

3 讨论

MM被认为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由于骨质被破坏、神经系统出现障碍和肾功能受到损害[5],所以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从而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态受到严重的影响。焦点记录法程序是一种灵活运用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应用于MM疾病的持续护理中[6]。本文通过焦点记录法程序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在生活、心理和康复训练等方面给予指导,将患者的F、D、A、R、T等项目及时记录下来,为以后和患者的沟通增加便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改善的比对照组的高,负面情绪比对照组的低说明使用焦点记录法程序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增强患者的信心,减少负面情绪的发生。该护理模式有效记录患者的情况,使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动态,疏导患者,使其建立足够的信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情况和严重程度都比对照组低,且患者的满意度高,说明使用焦点记录法程序护理护理MM有一定的卓越性,在护理干预时,患者可以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便于护士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掌握患者的病情[7],该护理模式可以迅速找到患者的焦点,并采取及时的护理措施[8],减少了周围神经发生病变的情况。此外,还可以让护士遵循护理程序,接触患者时,不需要观察患者,可以直接通过搜集的资料制定方案,为患者解决问题,使过程更加方便。而且利用焦点记录法护理可以准确地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焦点记录法程序护理对于护理MM的自我效能较好,能够减少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降低其严重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骨痛焦点效能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焦点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骨痛贴膏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焦点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