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多模态阅读模式的效果对比与对策研究

2021-08-04 13:53曾瑾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2期
关键词:多模态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曾瑾

【摘要】由于现代语篇的多模态性,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单一阅读教学已不再够用,现代阅读教学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因此,本文以多模态语篇分析为理论框架、以平板电脑为教学工具,立足于高中阅读教学,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文本+音频”与“文本+视频”两种多模态阅读方式,探究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及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多模态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现代教学资源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以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和数字化资源为主要媒介的多模态阅读越来越普遍。基于此,《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将学生的语言能力从“听、说、读、写”改为“听、说、读、看(Viewing)、写”。其中,“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能力。由此可见,多模态语篇正在成为信息时代外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外语阅读教学亦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识读能力。

多模态本身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其具体方法、形式亦多有不同,对各种多模态的方法进行比较的研究至今较为少见,特别是在基础教育课改的大环境中,急需厘清各种多模态阅读方式的特点及优势,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多模态语篇资源亦是广大教师当前面对的常见问题。为此,本文对“文本+音频”与“文本+视频”这两种常见多模态的阅读方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为多模态教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实证参考,为发展学生理解多模态语篇的能力提供一线的数据。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教学对象是珠海一所高中的80名学生。他们来自两个平行的班级,他们都接受同一个英语教师进行的多模态阅读教学。然而,实验1班采用文本-音频多模式阅读教学,实验2班采用文本-视频多模式阅读教学。

2.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根据“APPLE”教学设计中的MAP模型,建立了高中多模态阅读教学设计模型(图3.1)。鉴于在某种程度上,观看图像使理解文本变得更加容易。因此,阅读材料在学生预习与完成“七选五” 题型部分采用传统的纸质文本呈现方式,其它部分实验1班采用文本-音频方式,而实验2班采取文本-视频呈现方式。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步骤一:课堂导入——学生展示

以图像和音频视频为主的热身活动。该部分主要是课前导入部分,平板电脑能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加栩栩如生,而且能以活灵活现等动态资源,使学生了解熟悉本单元阅读课文主题和背景。

步骤二:读前活动

首先让学生通过词汇云图(word cloud)预测文章大意,对全文有总体的认识。接着以文本为主进行篇章阅读和语篇分析,学生学会辨认四种主要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特点并分析该体裁的篇章結构模式。

步骤三:读中活动

第一完成“七选五”题型——以文本为主的篇章阅读和语篇分析,以训练高考题型与提高阅读技巧。平板电脑“即时反馈”功能通过图表、数据等呈示学生答题情况,教师根据反馈讲解错题并通过点拨语篇衔接手段来培养学生语篇意识。

第二Skimming:学生阅读所学材料,根据初步理解使用X-Mind思维导图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接着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制作与完善思维导图并写出各段大意。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取信息、把握篇章结构、弄清作者观点和态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第三Scanning 建立在学生对全文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快速找细节,加深对文章的细节理解。独立学习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

步骤四: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根据阅读话题展开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拓展学生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教师根据阅读文本材料、学生观看视频时提出的疑问以及课前针对性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并设计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比如说文章主题、人物分析、文章写作特点等等相应的探究问题,然后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

步骤五:评价

评价形式多样,学生根据前面的思维导图总结并复述全文内容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和给予教师和学生及时的反馈,或者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或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资源、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了学习的情境。活动包括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提示复述阅读材料,以掌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学生也可以完成自查表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前测成绩分析

在前测中,为了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所有被试进行相同的测试,两个实验班在实验前进行相同的英语水平测试,并对前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表3.3显示实验1班在珠海市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中英语成绩的平均分为71.31,这与实验2班72.26分十分相近。另外,由于表3.4中独立T检验的相应p值为0.691(p=0.691>0.05),所以显示两班间无显著差异。从以上前测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教学实验前,两班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2.后测成绩分析

实验结束后,实验班参加了珠海市第二学期的期末统考。实验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同一种数据分析方法SPSS进行分析,比较两班测验后平均得分。两班在后测中成绩比较和分析如表3.3、表3.4。

从表3.5,3.6得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两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4.15和79.71。两班平均差值为-5.56250,独立t检验的相应P值为0.245(P=0.245>0.05),未达到显著水平。两组的总体英语水平大致相等。

结果表明,通过SPSS的分析,在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后,两个班的成绩都比第一学期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班2的平均成绩与实验班1相比高一些。然而,数据显示他们的平均成绩没有显著差异,即实验班1的学习效果与实验班2大致相同。从某种程度上证明,多模态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很难证明学生的阅读技能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多模态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Applic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