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鼓励还是该打

2021-08-04 10:43范洁琼
教育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管教爸爸家长

范洁琼

父母问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90后的我也是一名4岁孩子的妈妈,本以为育儿方面不会碰到什么难题,没想到,在我的家庭中出现了育儿理念的分歧。

受惠于对幼儿教育的理解,我认为应该采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出现问题时正面引导更加重要。孩子爸爸却认为,孩子出现不好的习惯或者调皮的时候,需要靠“打”来解决问题。这一点,我们产生了严重的意见不统一。于是,我与爸爸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沟通。

第一回合:

我认为,爸爸属于80后,科学育儿知识比较欠缺。另外从爸爸自身成长的经历来看,小时候出现问题或比较调皮的时候,爷爷奶奶就会用“打”来解决问题,所以爸爸比较倾向于使用“武力”。而我作为参与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一分子,在幼儿教育理念熏陶下,自然而然对于这样的方式比较排斥。

爸爸认为,一味好脾气地“哄”着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有时候需要用严厉的管教措施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因为很多情况下,所谓的“好言相劝”并不管用,孩子依旧重复不好的行为,或者不听话。

第二回合:

我提出,什么是听话?听话的意思,就是要求大人说什么、孩子干什么吗?难道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吗?如果是这样,孩子和机器人有什么区别呢?社会鼓励创造,家长需要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让他自主选择、自主决定。如果4岁的孩子想要尝试洗衣服,就让他去试一试。不需要洗得多么干净,主要是让他体验,感受到自己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员。

爸爸提出,如果这样,孩子调皮的时候怎么办?难道要成人妥协,任由孩子撒泼打滚吗?这样岂不是会惯坏孩子吗?以后孩子步入社会,谁又会惯着他呢?并不是说不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而是不能所有事情都让他自己选择。孩子年龄尚小,哪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呢?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马驹桥中心幼儿园 党艳)

学者说

作为一个在儿童发展研究与教育浸润多年的人,面对与“队友”携手共育的话题,也时常会遇到挑战。“你看,你的方法没有什么用”“你是不是太娇惯孩子了”“你看还是吼一下有用吧,他就乖乖吃了”“有时候还是得打一顿,你太温和了”“你怎么不‘管管他?”“你还儿童心理学家呢,我看你也治不住他”……类似的声音简直不胜枚举,经常伴随孩子的各种状况环绕耳畔。

孩子当然要管。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要孩子最优化发展,“爱”和“管”两个维度缺一不可。孩子将来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那么必然要学习社会的规则,学会与人相处、与世界相处。

事实上,许多家长常常模糊了“治住孩子”和“教育孩子”之间的区别。一些惩罚的手段、吼叫、打骂,对制止孩子当下的行为看上去非常有效,但长期看,并无益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自制力、自驱力、自尊自爱、自主独立和有责任感的人,甚至有时候会起到反作用。也是由于这些手段的即时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而很多更好的管教方法要长期显现效果,家长才会在判断某个管教策略是否有效时陷入误区。

◎ 误区一:管教孩子就得让孩子难受,孩子才会吸取“教训”。

记得我家孩子16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出去吃饭,他坐在餐椅上闹腾,不好好吃。我见状把他抱下来,他便有滋有味地在旁边摆弄起玩具来。一个朋友问:“你打算什么时候管管他?”我说:“我正在管啊,不好好吃就下桌。”朋友的嘴立刻成了大大的“O”形:“我看他玩得挺开心啊,这不是正顺了他的意吗?”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在这里,我采用的策略是自然后果。孩子不好好吃飯,就停止进餐,到下一餐前不会再有食物提供,孩子会饿,下一餐就会好好吃。“不好好吃饭=饿”这样的因果联系,孩子未必一次就能习得,但慢慢地建立起这种联结后,他就会明白想要吃饱,就得坐在餐椅上好好吃。

然而,现实中很多情况是,孩子不好好吃饭,家长就在一旁喂饭、边玩边喂甚至追喂。当家长无法忍受喂饭喂到天荒地老的某个时刻,决定给孩子“立规矩”:“快给我好好吃饭!我数三二一,再不好好吃就去罚站/关小黑屋!”“你到底能不能好好吃!再不好好吃,小心我打你,皮痒了是不是!”家长情绪爆发的时刻,孩子也许就乖乖吃饭了,也许在以后的时间里,只要家长在场怒目而视,孩子就会想到这一系列的威胁,便小心翼翼地收敛着吃饭。但长此以往,孩子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学到的是两件事:第一,吃饭不是我自己的事;第二,吃饭是一件痛苦的事。试问,你能期望学习到这两件事的孩子,将来会在家长不在的时候自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享受美食吗?

类似的逻辑总会在我们的日常教育场景里不断地重演。比如家长把电子产品当保姆,然后在孩子上瘾的时候勒令禁止;比如在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时,并不从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动机入手,而是在孩子坐不住的时候,反复催促提醒,最后向孩子发火。

案例中的爸爸认为“需要用武力的手段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在这些手段下孩子表现出俯首帖耳,是因为他害怕成人,而非真正习得了背后的规则。他们要么挖空心思想办法不被抓到;要么认同父母的指责,认为自己没用、差劲、不值得被爱;要么“躺平”受骂但心有不甘,在别的时候通过其他挑衅家长的方式重新获得自主权。这正是爸爸妈妈看到孩子屡“教”不改的原因。可许多父母将不改的原因归于之前的惩罚不够重,很容易进入不断升级暴力程度的恶性循环。

◎ 误区二:“好言相劝”没有用,就得上“打骂”。

一些父母并不了解,其实在讲道理和威胁打骂之间,还有许多积极的管教策略,是可以帮助孩子规范其行为的。

每个人都有被接纳、被肯定的渴望,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是人的本能。与打压、指责孩子的不当行为相比,鼓励和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做得好的时候(哪怕不是那么频繁),更能激发孩子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同样是规范孩子的行为,一种鸡飞狗跳,一种父慈子孝,你选哪一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恰恰很困难。十次写作业,九次拖沓,一次按时,家长便会认为那一次是应当应分的,而对九次拖沓怒火冲天;陪妹妹玩了一下午,最后打了妹妹,家长就对最后的举动怒发冲冠,觉得孩子怎么这么不友爱。

猜你喜欢
管教爸爸家长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家长错了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我和爸爸
爸爸
管教晚矣
家长请吃药Ⅱ
爸爸冷不冷
犯错误找家长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