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

2021-08-05 02:56张惠丽
速读·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命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为解决现代大学生生命异化现象提供了突破口。生命的价值通过劳动实践和学习合作才能彰显出深度和广度,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哲学思想通过劳动实践和学习合作的方式运用到大学生生命观心理教育中来,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为一体的大学生生命观心理教育模式,能推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生命观

当代大学生面临各种发展机遇与诱惑的同时也遭受着巨大的情感与就业压力,部分因缺乏理想信念的支撑而变得迷茫、脆弱,加之心理抗压能力弱和社会经验不足,极容易产生漠视生命的极端行为,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建立在解放人思想上的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揭示了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本质规律。针对近年来部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心理缺失的现状,利用马克主义生命哲学思想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为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提供了解决思路。

一、马克思主义生命哲学观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是对人类自身生命态度的一种诠释,揭示了人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和生命价值取向,对于考察人的现实生存困境,客观评判人的心理异化现象,端正人的心理主体价值起着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1]。

(一)有生命的个人

马克思生命观哲学观是以有生命的个人为逻辑展开论述的,具有自然属性的自身肉体组织靠自然界获取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自然界是人肉体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一方面依靠自然界的力量,另一方面是通过劳动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1]在马克思看来,对于生活资料等物质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繁衍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命活动,其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而人自身的繁衍又受人的自然本能需求因素和人的社会属性因素的制约,人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又决定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高度。[2]同时马克思又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既个人的生命不是孤立的,而是以社会关系存在的,社会关系决定人的生命需求满足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促进社会再生产的本质。

(二)生命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的对象化发生异化,就是人的“生命的异化”,主要体现在劳动异化、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异化、人的具体的生活方式的异化三个层面。[4]马克思认为无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从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劳动的异化均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影响,导致人的肉体和精神丧失自我个性。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异化则导致非主流意识形态支配统治个人,进而无法实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人的具体的生活方式的异化会导致人失去自我而走向虚无主义。同时,马克思也认为生命异化对人的生命发展历程的揭示,人的生命意识可以对生命异化做出批判性的反思,人通過实践活动可以重新改造人、改造社会,做出扬弃甚至超越异化的行为,实现人及人的生命的本质力量。

(三)生命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人的生命价值并不是作为物的工具和手段存在的,生命是人的最高价值和现实本质。[5]人的行为与思想受意志和意识的影响,具有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控制性,因此,人可以自由支配自身的生命活动。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实践劳动创造了人的价值,社会关系和实践劳动是人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的两个要素。人的生命价值在社会关系实践中首先体现为人创造物的价值,人通过对物质生活产品的创造性活动来实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同时满足生命生存的需求。其次是人创造生命的价值,表现为人改造人、人创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人的生命既是作为自身肉体存在的自我生命,也是作为社会人存在的社会生命。因此,人的生命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价值是人生命的最根本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生命价值的外在体现,对生命异化的扬弃就是对作为“完整的人”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

二、当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社会环境缺乏正向的引导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社会是个大课堂,涉世经验不足、心理压力承受能力小的他们对社会、对未来充满了生活憧憬,对社会负面价值观缺少辨别能力。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滋生了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盛行,西方的非主流思想及意识形态充斥着高校的角角落落。在非主流及多元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下,部分大学生丧失了自我,陷入了追求物欲、好逸恶劳的陷阱,不会从生命本质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在极端物化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往往做出对个人肉体自然生命否定的行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价值体系缺少对网络媒体的相应监管机制,导致抖音、微信等网络主流媒体充斥着不婚不育、离异、弑师、弑母、自杀、拜金等恶意炒作的新闻,尤其是在这些新闻下滋生的为了博取眼球和点赞率的恶意炒作言论,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误导,进而影响他们人格的形成和对生命价值的态度。另一方面就业难、工作难、买房难、结婚难等社会大环境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对大学生生命观的认知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家庭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缺乏应有的关怀

病理性溺爱和中国式“伪关怀”、社会价值期望过高和过低的二元对立是当代家庭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6]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往往过于溺爱和关怀,部分学生心理发展为过分的自我个性张扬,导致生命责任意识的缺失,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精神负担,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生命观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导致家庭对大学生期望值过高,忽略了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差异性和价值成长的内在需求,在利益的驱动压力下往往使他们很难获得成功的生命体验,心理上出现严重的扭曲。此外,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是缺乏应有关怀的主因。家庭成员关系紧张造成的家庭功能的缺陷及家庭破裂式的单亲成长环境对大学生的生命成长造成心理阴影,他们在行为表现上会刻意模仿或对家庭生活排斥。

(三)学校教育缺乏系统性

当前的基础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素质教育成为了“伪素质教育”,对于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处于缺失状态,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大学阶段。从大学生的管理机制上看,当前大学生在大学生管理方面缺乏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大部分高校的管理机制只是偏重于管理的共性层面,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忙于日常工作,对于庞大的学生队伍很难做到对学生生活情况与心理需求的全方位把握,缺少有效的交流沟通机制。从培养目标上来看,虽然说“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但在实际目标导向上,学校为追求生存空间仍以毕业和就业为主,而毕业和就业合格的衡量标准是在校成绩,缺少对学生的在校操行的培养。在培养计划方面,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现代高校教育与生命教育相脱节。学校只关注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的谋生技能,但却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缺乏正向的心理疏导,致使学生缺乏对生命问题与生活压力的正确心理认知。

三、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以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为指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学生作为社会属性的人,生命的教育是社会的本质,对大学生命观的教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正向引导。首先,社会应加大对新闻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为了经济利益的热点事件恶意炒作行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流思想的传播和舆论引导,弘扬社会正能量。其次,社会应协同学校创设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必要的生存技能,并尊重生命的多样化,感悟生命的价值。最后,社会应结合社区等公众场合普及生命科学知识,开展健康心理和生命教育讲座,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营造全社会的生命观教育氛围。

(二)转变家庭传统生命观教育理念

“人之初”教育在家庭,家庭教育理念会对大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家长应改变传统的“干预型”的生命观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自主意识。首先,父母应以身作则,用平等沟通交流的态度和方式构建关爱式、民主式的家庭和谐氛围,让子女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肯定自我,感受到生命的幸福。此外,无论是家庭结构是否有变故,家长都应该积极培养子女正确认识生命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参加婚礼、葬礼、庆祝宴等方式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生与死、婚姻与生育、成功与失败等生命现象,帮助他们树立生命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其次,家庭应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和未知风险教育,家长以旁观者身份培养孩子在挫折中解决困难的能力,树立他们勇于担当的意识,培养他们正确认知生命的多样性和矛盾性的能力,加强对他们生命意志方面的锻炼。最后,家长应鼓励孩子自觉参与劳动实践和家庭事务,培养孩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加强学校教育

高校应当强化马克思主义生命观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指导作用,完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优化生命观教育环境,将普及马克思生命哲学教育纳入“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能力,用劳动教育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增强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培养和生命实践能力的锻炼。首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高校思想教育阵地,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立足于高校现有教学资源开设德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生命观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并以树立生命根本价值取向为目标,将生命观教育教学渗透于其他学科,形成多学科协同育人的生命观教育模式。其次,学校应重视劳动实践和合作意识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生命观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將生命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将社会中劳动实践的体验和经验融入生命教育课堂,以劳动生活实践为中心展开生命教育,启发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另一方面,高校应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和体验生命,通过合作劳动的方式体会生命的多样化,进而学会尊重生命,感受生命的存在价值。最后,学校应加强生命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以生命文本加强校园文化类活动的举办和校园心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榜样力量”的正向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发挥网络宣传阵地作用,利用多渠道开展全方位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此外,高校还应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将生命观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和服务管理的全过程。

综上,将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贯彻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心理导向,是解决当代大学生走出的现实生命困境的一个突破口。当代大学生只有对生命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才能自觉抵御各种风险,才能在劳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才能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4]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4-86.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60.

[6]刘锦秀,李娜,于影,等.近十年生命关怀教育实践综述及研究路向探索[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05):21-24.

作者简介

张惠丽(1988.10—),女,汉,河南省新郑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学、管理学。

猜你喜欢
生命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以“乡下人”身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