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动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2021-08-06 03:07王芳周莹于姗张骞黄泽皑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5期
关键词:模式

王芳 周莹 于姗 张骞 黄泽皑

[摘 要] 针对新能源这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特色,以“双一流”高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专业英语课程为切入点,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探索开放式“国际会议”教学模式;开展项目驱动式学习,构建大学生个性化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小组学习档案”等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体现全过程的动态考核评价效果,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能力,扩大大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其研究过程和实践结果可为国内理工科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国际会议”模式;项目驱动式;小组学习档案;动态评价方法

[基金项目] 2018—2020年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深度融合‘第一和第二课堂的材料类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G2018-405);2018年度西南石油大学本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多元、动态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以新能源专业英语为例”(X2018KZ024)

[作者简介] 王 芳(1985—),女,山东德州人,博士,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5-0040-04   [收稿日期] 2021-03-05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要把教育摆在更重要位置,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随着“互联网+”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推出,要求大学生具有摄取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另外,本科生毕业要求中明确提出,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国际范围内与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但是当前大学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英语而忽略专业英语现象,本科生缺乏应用专业英语交流科学问题的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国际视野的拓展和后续学术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索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突出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拓宽学生对专业领域的认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与国际化竞争适应能力,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兴战略产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西南石油大学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教育部2010年批准的全国15所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之一[2],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英语课程为试点,在开放式“国际会议”教学模式下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将全过程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动态的过程性考核评价。笔者近5年来连续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课程专业英语进行了开放式“国际会议”课堂教学模式和动态考核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其研究过程和实践结果可为国内高校材料类和理工类如石油工程、电信工程等专业英语改革提供新思想与新方法,为高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一、开放式“国际会议”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式学习方式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会议”课堂模式课程的多为外语院系,且主要面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3-6],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连续多年开设“国际会议交流英语”博士研究生课程,学生应用专业英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和写作能力显著提升[7]。但该教学模式在理工科专业本科课程中的应用少有报道。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作为理工科材料类专业,专业英语要求更富有实践性。

笔者以项目驱动学习方式[8]为教学手段开展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在首次课上便提出“国际会议”模式,提前将全体学生按项目小组组长负责制进行分组并列出小组分组名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入座进行课程学习与讨论。项目小组采取小组组长负责制,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太阳能化学品或太阳能汽车、新型电池和绿色能源汽车、太阳能水处理”等新能源课题参与专业课题研讨。小组组长根据成员专业英语表达能力、科技信息搜索能力、英文PPT汇报及海报制作等创新实践能力协调分工,并合作完成课题选择、海报制作和会议宣讲等项目内容。另外,会议主席、秘书组、会务组均由学生自发报名担任,体现组织、管理与團队合作各方面能力。任课教师撰写并发布参会指南,包括注意事项、会议内容、日程安排及联系方式。明确各小组分组情况、会议报告内容、海报展览名称和报告评分细则。最终根据小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推选出年度“国际会议”最佳海报、会议报告和合作团队(图1)。通过项目驱动学习方式,提供给学生表达自我与团队合作的舞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并通过项目任务分工、项目执行、项目汇总等环节将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基于对学生图书馆电子资源专业文献和国内外发展情况调研能力的培养,将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延伸至第二课堂,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挑战杯”等项目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与创新意识。实施该做法后,学生参与覆盖率达100%,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而且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通过课堂实践,充分体现了个人价值与成就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和国际化适应能力。

二、过程性的动态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也是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反馈[9]。但目前专业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内容僵化,不能体现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开放式的“国际会议”课堂教学模式下,笔者继续深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动态发展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真实反映课程评价效果[ 10 ]。

猜你喜欢
模式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从《后窗》看希区柯克作品的人性怀疑论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基于产业需求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