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膨胀与发展埋下的隐患

2021-08-06 16:53
杭州 2021年11期
关键词:德鲁克神父小说

从新闻中不断看到一些“老牌帝国”在疫情下突然“崩溃”的现实惨状画面后,曾遇一位老邻居拦住我问:“你觉得美国是不是马上就要完了?”“你是说像电影《日本沉没》那样再过几个月就没了?”我回答:“可不是嘛,就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

他说完,就有点自我愉悦地扭头走了。这样神奇的日常问答让我发现,人们其实对强大文明也可能瞬间倒塌还是有点担忧的,毕竟在大自然的时间观里,几个月、几年、甚至几百年,都不过是一瞬间。人造的文明其实一直很脆弱,不仅人造核武器可以实现一键毁灭地球的邪念,而且一些生性活跃的小动物们也可能突然携带莫名病毒,让整个现代文明世界几乎停摆和陷入混乱。由此,我想到一本不被文学界重视的奇特小说——彼得·德鲁克的《行善的诱惑》。

德鲁克作为开创现代管理学的大人物,容易让人以为他是企业家的最佳导师,在论述提高生产力和绩效管理上特别有一套,其实他的思考广度、深度和敏感性少有人企及,而且在清晰表達的简洁透彻上也无人能比。如果说,中外高等教育的很多“内卷”就体现在对相同问题的无休止挖掘上,那么德鲁克的一生就是珍惜自己和他人的每寸光阴,从不卖弄知识和自视甚高,永远针对真正迫切的大问题进行较真的探讨。《行善的诱惑》是德鲁克73岁时的创作,由于他深知文学叙事与一般理性陈述的区别,所以才用小说来概括提炼自己积累了一生的思想成果。小说故事既不惊艳,也不俗套,看似平稳,实则惊魂。

小说讲的是,圣杰罗姆大学的传奇校长海因茨·齐默曼神父,用20年时间务实创新和举贤任能,将一所眼看就要被时代淘汰的教区学校打造成与耶鲁、斯坦福齐名的全球领先研究性大学,却因为某个精神反常者的一封诽谤信而遭遇信任危机并最终离开。虽然人人都因为神父的20年努力获得过自己的诸多好处,但在舆论危机中却个个都在抱怨、猜忌、憎恨他,想看名人笑话或只管保住自己的切身利益。

在全球疫情爆发之后,再来回看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不由地感到其象征意义和寓言特征更加突出鲜明。这所经历危机考验的大学,也象征所有人类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团体,也寓言化了所有现代人身处其中的现代困境。如果说,故事的结尾是一个小挫折就让一所著名大学和一群知识精英都突然原形毕露、前程难料,那么疫情导致的世界各国危机和攻关不易的现实,不也让我们看到相似的诸多无奈和震惊吗?顺着这样的视角,思索近五百年建设“发达国家”越快越好的现代文明历程,究竟埋下了什么隐患呢?德鲁克起码用了三个方面的情节反转,让我们认真追寻隐患或问题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故事男主齐默曼神父的隐忍不争,引导读者跳出个人恩怨和管理方式不当的表面烟雾。小说通过自小就认识他的教务长瑞特之口说,齐默曼神父从个性上看是一个高傲好斗的战士,遇险时总是勇猛对峙、绝不退让;从成长经历上看是曾经痛改前非、弃暗投明;从工作方式上看是锐意进取、明智兼顾;那么他为何此次,却在一个铁定的诬告面前保持沉默了呢?虽然读者会在这本小说叙事的上帝视角中,看到他的同事好友们都无端指责、心怀恨意或临阵逃避,但他自己重点做的事情却是反思20年和重新认识自身。

由于故事中像他那样在突发危机中进行深刻反省的人并不多,所以小说也暗示,类似齐默曼校长的经历其实无法避免。现有的建设成果不是这次坍台,也会有下次的崩盘。只有读者,才会意识到齐默曼已经为学校和他人全力工作20多年、克服了多少困难、贡献了多少才能,才建立起今天的局面,而具体受惠和享有特殊待遇的人们,却大都认为自己得到的岗位和平台是因为自己有才、本该如此、现成而又自然。这难道不是我们多数人对今天各国物质文明水平的一般看法吗?

其次是齐默曼在反省后对教务长的唯一重要建议,就是批评他最厉害的改革派代表说得也有道理,不妨让他来顶替自己留下的空缺。故事中那封诽谤信不过是导火线,引燃的是大学各层领导者之间和他们与老师们之间的权力关系及权责归属问题。改革派代表提出的修正条款是:各系主任采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三名委员,成立“教职员决策委员会”。委员任期三年,可以竞选连任一次,决策范围包括聘任、解雇、升迁、终生职之决定、薪酬以及奖惩等,委员会具最终决策权,但仅听命于校董会。最终,人们吵成一团、莫衷一是。有趣的是,校长负责筹款,教师代表们负责用款,这十分类似于2008年美国“华尔街运动”中的一个信念:让富人和能人们把挣的钱交上来,让凡人们去自由地花!齐默曼校长认为这也有道理?这个构思独到的情节确实拍案惊奇、击中要害,直击了每个当代“经济人”的中枢神经。

由于小说结束时圣杰罗姆大学的前途悬而未决,所以我们并不知道改革派的建议是否真能实践,但是读者确切知道的是,好几个年轻人做出了重大的人生转向选择。这些决定都出现在男主角齐默曼反省和学校领导权变更战役未决出最后结果之际,有意外,更在情理和作者的良苦用心之中。

因为德鲁克心中的现代管理学不仅是帮助致富、协助成功,而且是通过好的组织和管理,让所有的现代文明中人,成为更好的人。所以小说通过一堆扁平人物的乌合和衰败情节,映衬出另一些少数人的清醒和觉悟,强调类似圣杰罗姆大学20年高速发展埋下的隐患,其实就是人的建设赶不上和配不上经济实力上的腾飞,所以那些伟大成果可能“全是空的”,仅仅满足了人类相互利用、征服自然和胜过他人的各种“虚荣心”。

运用现代社会赋予我们的和平仁慈、自由平等价值观,管理和建设好自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做好小劫大难中的重要抉择,大概是德鲁克给我们的提醒和建议。看似平常却是震撼!体现的正是德鲁克的思想和文学风格:瞄准真问题、弹无虚发。

猜你喜欢
德鲁克神父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到底什么是“坚持初心”
倾斜(小说)
未来可以预测吗
摔跟头
不会说谎的神父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
成功之道
神父的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