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建土:让更多技术工人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2021-08-06 16:53蒋越峰
杭州 2021年11期
关键词:导体电缆工人

蒋越峰

雷建土,一位来自桐庐畲族山村的技术工人。作为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代工人,进厂34年来他始终奋战在生产第一线,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操作本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勤奋与汗水写就了他新时代技术工人的亮丽人生。

电缆包括导体、绝缘体、保护层,交联工就是制造绝缘体的工种。这份看似枯燥的职业,雷建土却视若珍宝。34年来,他一步都没有离开过交联工作。

今年55岁的雷建土是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交联车间主管、中压交联制造部副部长。1987年,当时的杭州电缆厂到桐庐招聘首批农民合同工,年轻的雷建土在众多报名者中被录用,安排到了混橡工岗位。这是制造橡胶绝缘材料的第一道工序,生产工人要“三班倒”,很多人早早打了退堂鼓,雷建土却默默坚持下来。

两年后,已是混橡工技术骨干的雷建土被调到要求更高的挤橡工岗位。不久,厂里新上全省第一条110KV诺基亚进口生产线,生产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机器全英文说明,操作难度大,谁能胜任?厂领导思索再三,将任务交给了雷建土。面对挑战,虽然有专业人员进行前期培训、指导,但指导老师走后,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还得靠自己解决。雷建土一边查英文字典一边操作机器,在实践中摸索,终于不负期望,熟练地掌握了进口生产线的操作工艺。

从1987年到1999年,雷建土不仅成长为公司的业务骨干,而且也成为进城务工人员中入党的第一人。2000年,富春江集团兼并了杭州电缆厂,当时18人的交联机组中大部分是新招员工。为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雷建土和老员工以传帮带模式打造了一支优秀团队,他所在的机组产品合格率全部超过企业下达的指标。

2008年,富春江集团通过校企合作开辟了技师、高级技师培养通道,雷建土通过了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成为集团里响当当的高级技能人才。为了确保雷建土的“绝技绝活”得到有效传承,让更多一线员工成长成才,集团投入数十万元资金,启动了杭缆交联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大师工作室领衔人、职业技能带头人,雷建土主动请缨和技术部门积极制定培训方案,悉心辅导新员工,交联车间60多位职工,近半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从国家体育场“鸟巢”到G20杭州峰会主会场,从京沪高铁到港珠澳大桥,从城市轨道交通到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压电缆成为点亮这些大国工程的动脉。尤其在軌道交通领域,他们生产的高压电缆所占份额在2019年达到全国第一,这背后就有雷建土团队贡献的力量。以他为主操的交联机组,产量始终名列第一,成品合格率始终稳定在99.95%,保障了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带教同时,雷建土不忘积极创新。近年来,他先后实现了交联生产线的导体联结管改进,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拉脱、拉断的难题,每年可为公司降低成本30多万元。他和团队成员合作研制了导体温度测量数显装置,解决了导体预热温度测量问题,这项改进每年可为公司减少成本50万元。

2020年,雷建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去北京领奖的那几天我辗转难眠,国家对生产一线工人的肯定和重视,让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感到骄傲和自豪。”他说,拿上沉甸甸的奖状,肩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

“一辈子做一件事,一开始会感觉枯燥,但干着干着也就有了感情。”在雷建土看来,工匠精神就是34年如一日做好一个产品,不断地总结经验,目标永远是将产品做到最极致。接下来,他还将有更多新的目标。“我会将这么多年积累的经验都传授给年轻人,让更多技术工人在新时代发光发热。”

编后语

从一线工人到国家劳模,在平凡的工作做出不平凡的业绩,雷建土诠释了工匠精神。从一个人在专业上刻苦钻研,到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让更多技术工人有机会在新时代发光发热,雷建土为大国工程注入了力量。

猜你喜欢
导体电缆工人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一类无限可能问题的解法
导体杆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剖析与启示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拖令电缆断点检测法
小猫被困电缆井阿姨喂它一年多
高频传输线路
静电现象有什么用?
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演示实验改进
浅谈施工中电缆质量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