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姜黄饮料护色研究

2021-08-07 01:42马海然李洪亮高可染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3期
关键词:抗坏血酸姜黄光度

许,高 鹏 , 马海然 ,李洪亮 ,高可染

(1.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 011500;2.内蒙古自治区乳品与奶牛繁育生物工程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 011500;3.蒙牛高科乳制品(北京) 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1100)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食品的需求不止是满足于营养价值,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安全饮食的关注和认知的提升,关于食品的生理功效研究逐渐增多,同时富含功能性成分的药食同源植物也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针对植物资源的功能性研究逐渐热门,抗氧化的评价,促进肠道健康、消化吸收、生理功能及一定的保健作用成为了营养学研究热点[1-4]。

姜黄为芭蕉目,姜科、姜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为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东亚及东南亚地也有种植。姜黄根茎发达,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以姜黄素为主,不仅是天然的色素来源,也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是常用的中药原料。姜黄能够行气破瘀、通经止痛,常在中医学上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产后出血等[5-7]。姜黄因具有较强的抗炎症活性及在产品中的应用,逐渐被我国消费者认可,伴随功能性食品开发流行趋势,将姜黄应用在饮料中,提高饮料的综合功能性和营养价值[8-9]。但是,目前针对姜黄产品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功效成分姜黄素的医用价值,对于姜黄在饮料中的稳定性研究较少。姜黄饮料产品稳定性受光照强度、产品最终pH 值、杀菌时间,以及产品体系中护色剂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姜黄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天津市东丽区天大化学试剂厂提供;抗坏血酸钠,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提供;EDTA-Na2,美国Sigma 公司提供;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提供。

NR20XE 型便携式电脑色差仪,深圳市三恩驰科技有限公司产品;721 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产品;GL-21M 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Sigma 公司产品;FE20 型实验室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 有限公司产品;WF32 型精密色差仪,日本ATAGO 爱拓产品;HZ-82 型振荡型恒温水浴锅,金坛新航有限公司产品;WB2000-D 型数字式搅拌器,德国WIGGENS 公司产品。

1.2 试验方法

1.2.1 姜黄功能性饮料样品制备

(1) 称量。称取一定量白砂糖、三氯蔗糖、木糖醇、黄原胶、结冷胶、CMC,取少量白砂糖同胶体和代糖充分搅拌混匀,备用。

(2) 溶胶。适量55~65 ℃水,取上述混匀料,缓慢投入,加热搅拌,以转速1 500 r/min 升温,水温控制在80 ℃。

(3) 化料。将一定量功能性原料姜黄和护色剂,缓慢投入,搅拌。

(4) 定容。将产品用水定容至1 L。

(5) 杀菌。115 ℃,15 s,88 ℃,30 min。

1.2.2 姜黄素标准曲线测定

分别称量护色剂:六偏磷酸钠(0.02,0.03,0.04,0.05,0.06 g/L),三聚磷酸钠 (0.05,0.10,0.15,0.20,0.25 g/L),抗坏血酸钠 (0.1,0.2,0.3,0.4 g/L),EDTA-Na2(0.01,0.02,0.03,0.04,0.05 g/L),按上述操作步骤进行打样,样品杀菌后,放置室温下保存7 d,使用色度仪进行色差值测量[10]。

1.2.3 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采用光照及温度加速试验,取10 只20 mL 的试管,分别吸取2 μg/mL 的产品溶液20 mL 于试管中,两两分组得到5 组,每组当中有1 支按照最佳护色剂添加量添加,摇匀后测定各溶液的初始A0值,然后放置在42 ℃光照箱中保温1 h,于波长425 nm 处测定 An 值[11]。

1.2.4 色差的测定方法

使用WF32 型精密色差仪对添加不同护色剂的产品进行色差测定,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每个样品进行3 次平行测量,取均值计算。空白组色差值分别为L0,a0,b0;试验组数据为L,a,b。根据试验测量色差值计算总色差值来判断护色效果。

1.2.5 不同护色剂对饮料中姜黄的护色单因素试验

不同pH 值下姜黄素的溶解性不同,标准品采用与样品组相同精密称取姜黄素标准品10.0 mg,用无水乙醇溶解,洗入500 mL 棕色量瓶中,定容后得到标准母液。精密量取1,2,3,4,5 mL 标准溶液于50 mL 棕色容器中,加无水乙醇定容,分别于波长425 nm 处比色测定,无水乙醇作空白,得到一组吸光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结果,绘制标准曲线。

1.2.6 护色剂复配选择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正交试验,选取各因素下3 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姜黄素吸光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确定护色效果。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g·L-1

2 结果与分析

2.1 姜黄素标准曲线

姜黄素吸光度标准曲线见图1。

图1 姜黄素吸光度标准曲线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得溶液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 所示,得到标准溶液吸光度与姜黄素溶液浓度的回归方程Y=2.587 9X+0.001 6,相关系数R2=0.999 6,溶液质量浓度为0.2~1.2 mg/mL 时,线性关系呈现良好。

2.2 不同护色剂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试验

不同护色剂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见表2。

表2 不同护色剂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

对不同护色剂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抗坏血酸钠、EDTA-Na2进行单因素试验,试验测试指标为0 d 和7 d 时产品色度值及在425 nm 条件下吸光度值,数据显示六偏磷酸钠在水平值为0.04 g/L,三聚磷酸钠在水平值为0.15 g/L,抗坏血酸钠在水平值为0.2 g/L,EDTA-Na2在水平值为0.03 g/L 时,产品护色效果相对其他水平更好,但4 种护色剂中六偏磷酸钠在保护产品颜色衰减中表现最好,7 d 后色差值由37.46±0.03 减少到36.25±0.03,产品颜色稳定。

六偏磷酸钠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见图2。

图2 六偏磷酸钠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

由图2 可以看出,随着六偏磷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姜黄素吸光度值在含量为0.04 g/L 时达到最大,相比原始溶液中姜黄素含量下降比例最低,护色效果最好;同时,对比0,7 d 贮藏期内姜黄素衰减效果,在酸性溶液条件下,六偏磷酸钠较好的分散性帮助提高对姜黄素的保护,在0.04 g/L 下的六偏磷酸钠对姜黄素保护最好[12-13]。

三聚磷酸钠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见图3。

由图3 可以看出,随着三聚磷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姜黄素吸光度值在含量为0.15 g/L 时达到0.31,相比原始溶液中姜黄素含量下降比例相对最低,护色效果最好;同时,对比0,7 d 贮藏期内姜黄素衰减效果,在0.15 g/L 下的三聚磷酸钠对姜黄素保护最好,三聚磷酸钠对金属离子有一定的络合作用,可以抑制金属离子与色素发生作用[14-15]。

图3 三聚磷酸钠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

抗坏血酸钠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见图4。

图4 抗坏血酸钠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

由图4 可以看出,随着抗坏血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姜黄素吸光度值逐渐下降,并且随着添加量的不断增加,下降速率也在增加;对比0,7 d 贮藏期内姜黄素衰减效果,在0.10 g/L 下的抗坏血酸钠对姜黄素保护最好,因抗坏血酸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但随着添加量增加,抗坏血酸钠自身的还原作用会影响姜黄素造成产品褪色[16-17]。

EDTA-Na2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见图5。

图5 EDTA-Na2 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效果

由图5 可以看出,随着EDTA-Na2质量浓度的增加,姜黄素吸光度呈现抛物线趋势,在添加量为0.03 g/L 时达到最大保护效果;对比0,7 d 贮藏期内姜黄素衰减效果,在0.03 g/L 下的抗坏血酸钠对姜黄素保护最好[18-20]。

2.3 复配护色剂对饮料中姜黄素的护色试验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3,方差分析见表4。

表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表4 方差分析

以姜黄素吸光度为评价指标,根据极差值的大小,可知影响姜黄饮料护色的主要因素为A>B>C>D,即六偏磷酸钠>抗坏血酸钠>EDTA-Na2>三聚磷酸钠,护色剂最优组合A1B2C3D2(六偏磷酸钠0.04 g/L,抗坏血酸钠0.2 g/L,EDTA-Na20.04 g/L,三聚磷酸钠0.10 g/L)。

3 结论

功能性姜黄饮料在生产加工中涉及到高温杀菌工艺,功效性成分姜黄,对体系酸碱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敏感,产品易产生褪色,营养价值降低,功效性减弱[21]。六偏磷酸钠、抗坏血酸钠、三聚磷酸钠和EDTA-Na2在姜黄饮料生产及储存中都有一定的护色作用,从总色差值△E 和姜黄素吸光度值可以看出,六偏磷酸钠的护色效果要优于其余3 种护色剂。从正交试验结果可以看出,4 种护色剂复合使用,具有协同效果,护色效果明显。复合护色剂的最优组合为六偏磷酸钠0.04 g/L,抗坏血酸钠 0.2 g/L,EDTA-Na20.04 g/L,三聚磷酸钠0.10 g/L,此时姜黄素吸光度值达到0.41。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总色差值△E 越小,姜黄素吸光度含量越高,对产品的护色效果越好。

猜你喜欢
抗坏血酸姜黄光度
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中药材分类识别系统
姜黄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2,6 -二氯靛酚法测定青椒中抗坏血酸的脱色条件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L-抗坏血酸和D-异抗坏血酸
姜黄素和姜黄油同步提取工艺
药食同源话姜黄
发现番茄抗坏血酸合成代谢调控新机制
乘用车后回复反射器光度性能试验研究
皎皎月光
药食两用的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