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赋权下网络语言特征分析

2021-08-09 13:59蒋欣悦
艺术科技 2021年8期

摘要:“凡尔赛文学”是2020年下半年诞生的一个网络词汇,是一种被定义为在网络上炫耀的语言模式。“凡尔赛文学”的语言模式是新媒介赋权下网络语言的一种代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阶段社会、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特征。“凡尔赛文学”也成为新媒介赋权下网络语言所呈现出的状态与特征的缩影。

关键词:凡尔赛文学;新媒介赋权;媒介覆盖;虚假需求;自我建构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2

在2020年12月4日《咬文嚼字》发布的十大2020年度网络热词排行中“飒”“后浪”“打工人”等词位居前列,同时,在2020年下半年才诞生并传播的“凡尔赛文学”也挤进了前十热词的行列。新媒介赋权带来了媒体权力的变革,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公众经济地位的提高强化了他们对自身话语权的追求,从而重新定义现阶段的媒体权力结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新媒介赋权的大环境下,信息社会在高速运转的同时产生了许多个性鲜明的网络现象,其中包括社交方式的转变、新闻发布的融媒体化[1]、亚文化的普及,同时也存在着以网络热词、表情包、表情符号[2]等为代表的网络语言形式和传播模式的创新。“凡尔赛文学”便是新媒介赋权下网络语言形式与特征的缩影。

1 “凡尔赛文学”定义概述

“凡尔赛文学”词义解析与来源:

凡尔赛文学并不是从某类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中诞生的行文文体,也不是其字面意义理解上的对法国凡尔赛宫进行描绘的文学作品,而是一种现阶段网络新形态炫耀的话语模式。这种话语模式并不直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财富、成就,而是以抱怨、忧虑抑或平常的口吻表达出来,用朴实的话语和表面稀疏平常的态度侧面烘托自身“高人一等”的状态。在语义表达形式上,多运用先抑后扬修辞[3],更有自问自答和“从第三方视角出发”的描述方式,使用这种语言模式的人也被调侃为“凡尔赛人”。“凡尔赛”话语模式主要由一名生活情感类作家“蒙淇淇77”在微博平台上对自己生活的“凡尔赛”式文案被彻底带火。凡尔赛文学语言模式的句例有“真羡慕你们这些能长胖的人,我最近想增重可怎么吃都胖不了”和被网友戏称“凡尔撒”的撒贝宁语录“北大还行”等。

2 以“凡尔赛文学”为例的新时代网络语言特征分析

早在PC端互联网在中国广泛普及之际,许多堪称典型的网络语言[4]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而2010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后,在新媒介赋权的浪潮下涌现而出的网络语言有了一些新的面貌[5]。总的来说,新媒介赋权下的网络语言主要拥有以下几种特征:自我呈现性、区隔模糊性、语义重组性、迭代迅速性和文化交流性。

2.1 自我呈现性

早些年网络语言多为对公众人物、公共现象的总结或对影视剧作品语言表现模式的效仿运用,而现阶段网络语言更展示个人的生活状态与经历,“佛系青年”“丧文化”等词汇都是一种自我状态的展示。较之早期“论坛内部发酵-向外扩散”式的传播,新媒介赋权话语权的下放[6]让用户拥有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属性,从而让传播方式和内容更具个体差异化特征。

2.2 区隔跨越性

长期以来,网络语言等亚文化都被认为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新媒介赋权下的网络语言呈现出一种“出圈”趋势,网络语言渴望能够走出由自身话语体系、沟通方式而构成的圈层[7],进行更广泛的传播甚至融入主流文化[8]之中。央視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将凡尔赛文学带向银幕、人民日报点评佛系青年,这些都呈现出亚文化加入主流文化分支[9]的趋势。

2.3 语义重组性

诸多网络语言都随语境变化[10]并以旧词新义的语义重组形式存在。除凡尔赛文学中以“凡尔赛宫”的奢华作为对隐晦炫耀的比喻对“凡尔赛”一词意义的重新定义以外,“打工人”“磕到了”等网络热词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词义重组。

2.4 迭代迅速性

如今的新媒体平台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创造新的热点,和以往的速度对比,网络词汇在畅通的传播渠道中更具时效性[11]。以2020年产生的网络热点词语为例,除去入选《咬文嚼字》的十个词以外,互联网平台每个月都有新增长的网络词语出现在用户面前。

2.5 文化交流性

现阶段网络语言在时间空间上都体现出高度的文化交流性。凡尔赛文学进行了两层文化意义上的借鉴,第一层是对法国凡尔赛宫这一物质文化遗产名词的借鉴,第二层则是对日本作品《凡尔赛玫瑰》中的内容形式进行借鉴。这一递进式的借鉴既体现了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的交流,同时体现出不同国家、地域间的交流。

3 新媒介赋权下网络语言特征成因分析

新媒介赋权下网络语言特征成因主要受到3个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受众心理。

3.1 技术支撑:新媒体技术发展推动网络语言形态变革

3.1.1 移动数字设备创造传播机遇

波普艺术的创造者安迪·沃霍尔早在20世纪60年代预言:每个人都能成为15分钟的名人。这句话从侧面指出人或事物在未来将不再有以往的远距离、长时效的影响力,“名人效应”带来的权利也会因此被削弱,与此同时个人话语权被强化。现如今,任何用户都能在通过较短的时间和技术成本进行学习和运用移动数码设备,一些内容发布平台也由因形式多样、操作简单和传播能力强[12]的特征风靡互联网。这种低成本的数字技术运用为用户提供了可以大量生产数字文化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用户的创作热情。可以说,移动设备的诞生和发展对网络语言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是加快网络语言迭代速度的原因之一。

3.1.2 “媒介覆盖”决定当代亚文化资本

“媒介覆盖”是指现阶段媒介全方位贯穿人们生活的一种现象[13],这种现象产生的源头在于媒介大数据算法推荐的发明与发展。学者桑顿在其亚文化资本理论中着重强调了媒介的影响作用,她对亚文化资本的研究理论相较于布尔迪厄提出的以受众“媒介使用惯性”作为基石的理论认知的主要区别在于——其首选的研究因素是媒介本身。在亚文化资本中,不论文化形式、内容是否新颖,其成因都与媒介的覆盖程度、创造和探索的能力有着复杂[14]的关系。新媒介在算法技术上的进步扩大了网络语言的影响力[15]并推动其跨文化跨地域交流,这是由于其赋予网络用户利用甚至重构新的媒介话语规则的无形权力,使得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媒介话语呈多元发展。

3.2 经济导向:经济环境影响网络语言生产模式

3.2.1 “注意力经济”影响信息环境构建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大范围普及的今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经济结构正促使经济导向发生转变。注意力经济是移动互联网的产物,如今,信息已不再稀缺,相反,信息社会中的信息资源泛滥现状衬托出以“受关注程度”作为衡量标准的碎片化[16]注意力资源的珍贵。现阶段的网络语言也受到了注意力经济思维的熏陶,无论是用户自发创造还是机构为追求流量有意创造的热词,其语义重组的作用在于通过看似熟识或有趣的词语来吸引社会关注[17],创造下沉市场氛围[18],从而进行意义的深层表达。

3.2.2 “虚假需求”丰富网络语言媒介充裕主义特征

媒介充裕主义是一种通过媒介提供的信息或环境进行自我满足的行为,目前网络语言也凸显出媒介充欲主义的特征,这一现象与广告构成的虚假需求息息相关。新时代媒介形式的发展丰富了宣传的形式,为了借助丰富的宣传形式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惜利用“贩卖焦虑”等负面手段扩大传播效果[19]。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学者马尔库塞提出了“虚假需求理论”,其认为广告是制造虚假需求的主要渠道,鲍德里亚也在《消费社会》中指出,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有欲求。久而久之,用户为了缓解广告带来的焦虑感,不断借助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进行自我消解,同时向信息环境反馈新的具有“媒介充裕主义”特征的内容,凡尔赛文学一词便是其产物之一。

3.3 受众心理:认同意识觉醒强化网络语言“自我建构”需求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程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处于一种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状态,作为个体的认同意识也受到大环境的激发[20]。现阶段网络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新媒体平台或网络语言寻求认同,丰富精神需求[21]。

为了能更快更有效地通过实现认同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许多人向外界进行自我展示时会进行“自我建构”。自我建构是一种个体主义行为[22],是通过个性化的自我定义、编辑从而将自身与大众集体所有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区分的过程。用户按照预期对自身的形象设定、性格设定、社会角色设定来进行自我展示,将预设的自我和普遍认可完美的形象进行结合,同时期待完美自我形象受到他人的认可。这些或真或假的自我建构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集中作用于作为传播媒介之一的诸多亚文化中。

4 结语

网络语言丰富着亚文化的种类,对符号形式的创造与意义更新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凡尔赛文学类的网络语言,学者们应该以更开放的思维和更多元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此同时,社会和媒体应该广泛科普和引导语言规范的使用,促进各年龄群体对非正式场合和正式场合的语言使用进行有意识的区分,增强语言使用规范的自觉性,将网络语言的负面效果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鞠凌莉.融媒体时代公益微纪录片与情感营造——以《三十三》为例分析[J].汉字文化,2020(12):189-190.

[2] 张刘刚.生态文化传播中的语义特征[J].戏剧之家,2019(30):235-236.

[3] 罗泳镱.《徐霞客游记》的文史价值与人文情怀[J].汉字文化,2020(20):42-43.

[4] 范佳意.内容型网红与传统文化传播——以李子柒为例[J].汉字文化,2020(20):146-147.

[5] 季家敏.網红KOL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以乌镇戏剧节为例[J].汉字文化,2020(23):173-174.

[6] 解文峰.新媒体时代儒家文化的传播现状及创新路径分析——以济宁地区为例[J].汉字文化,2020(18):60-61,71.

[7] 韩东池.圈层文化背景下“网红”式KOL与传统文化传播[J].汉字文化,2020(20):148-149.

[8] 张璐.舞龙灯活动与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以柘皋镇舞龙灯活动为例[J].汉字文化,2020(18):162-163.

[9] 罗倩倩.新媒体时代下国产纪录片的发展策略探析——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大众文艺,2019(14):195-196.

[10] 胡潇文.浅析网络流行语“XX警告”[J].汉字文化,2020(13):115-117.

[11] 管兰兰.论微博平台上新闻资讯类短视频的传播[J].戏剧之家,2019(28):189-190,193.

[12] 薛静.自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网络文化传播——以微博博主李子柒为例[J].汉字文化,2020(19):65-66.

[13] 孙天梦.文化区隔与技术赋权:青少年网络缩写体使用研究[J].东南传播,2020(02):88-90.

[14] 管兰兰.论社交媒体时代微博平台微电影广告的样态[J].汉字文化,2020(14):132-133.

[15] 薛静.生态文化视域下的科普新发展——以《博物》杂志微博为例[J].汉字文化,2020(22):174-175.

[16] 鞠凌莉,杨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广播转型的动因分析——以喜马拉雅FM为例[J].艺术科技,2019(07):121,201.

[17] 吕淑雯.韩国电影《寄生虫》的叙事内容与社会关注[J].汉字文化,2020(19):116-117.

[18] 张刘刚.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难点和路径[J].新闻知识,2019(06):84-87.

[19] 管兰兰.论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传播[J].大众文艺,2019(12):159-160.

[20] 鞠凌莉.探讨电视慢综艺的节目导向与观众的心理认同关系——以《向往的生活》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195-196.

[21] 蒋雨涵.电影《我们俩》中的独居老人与人文关怀[J].汉字文化,2020(19):114-115.

[22] 彭兰.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J].编辑之友,2019(11):5-12.

作者简介:蒋欣悦(1998—),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