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2021-08-09 14:52崔洋朱一
艺术科技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公共艺术

崔洋 朱一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艺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本文主要探讨郑州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方向,使之更好地契合城市风貌。城市公共艺术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塑造独特的城市形象,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展示与输出。

关键词:公共艺术;黄河文化;互动装置;城市微更新;乡旅公艺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2

1 郑州市公共艺术发展现状

郑州市身处河南省腹地,千年来深受中原文化的浸润与熏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共艺术作品呈现出既快速发展又相对停滞不前的状态。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雕塑铜像出现在城市街道,不断优化人们的生活体验感[1];另一方面,公共艺术作品呈现出跟风的态势,对于好的作品不顾自身地域特色照搬照抄,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从而与城市文脉产生割裂感,千篇一律的公艺作品也给人们带来了审美疲劳。就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而言,郑州市还面临一些问题。

2 郑州市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地域特色

在区域一体化的影响下,城市建设越来越趋向于千城一面[2]。但缺乏设计性的建筑往往无法代表一座城市的审美印记。好的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3],正如皇冠喷泉于芝加哥、自由女神像于纽约。这些公共艺术作品都与其所在地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但就郑州市的公艺作品而言,一些相关人员一味地向东部发达地区靠近,忽略了自身的文化价值与地域特色[4],使得公艺作品非但没有发挥出展现城市风貌的作用,反而占据了城市公共空间。在西亚斯学院的校园内有一座中西合璧的综合教学楼,将白宫与天安门生硬地拼凑在一起,造成了空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不协调[5]。校园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学科特色与地域特色来展现校园景观[6],打造出有益于师生学习生活的环境[7]。

2.2 缺乏互动性

公共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在公共空间中對公众进行文化开放与交流,它的公众性是以公众的诉求为理念,体现的是市民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一件成功的公艺作品应做到雅俗共赏,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在互动中得到艺术反馈。但是一些创作者并没有很好地深入民众生活,认为艺术创作是抽象化的,似乎越符号化的作品越能体现他们的艺术性,这恰恰将民众与公艺作品剥离了,同时也丧失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互动性。

3 郑州市公共艺术现阶段的问题解决措施

3.1 融入地方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记忆

在一定程度上,公共艺术反映了公众的审美意识,承载了城市的人文情怀。借助公共艺术作品的诠释,可以看到独特的市民文化[8]和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因此,通过公共艺术还原历史文化生活,不仅能加深受众对家乡的记忆,引起情感共鸣[9],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传播与展示。王中、武定宇创作团队的《城市记忆》系列主题创作带来了诸多可行性思考。在《北京·记忆》作品中,他们通过艺术展示的形式展现了市民生活的美好记忆,折射出城市的变化轨迹[10]。如今,形式单一的地铁艺术装置逐渐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11]。以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郑许17号地铁为例,许昌作为三国文化发源地,无疑是一座极具历史底蕴的城市,却远没有洛阳的知名度。具有地域特色的地铁公共艺术将为许昌展示地域文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应该在保留历史文化的同时结合公共艺术的现代性,使其凸显出城市的魅力,从而塑造出独特的城市形象[12]。

3.2 拓展公共空间,增强开放性、互动性

城市中心高强度的开发,使得如何提供更多可供公众使用和活动的场所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13]。在考虑市民认知水平的同时,更要凸显其艺术价值。在中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有效规划建筑的周边环境[14],淡化绿地与街道的界限,维持街道的空间活力[15]。以更加人文化的方式融入城市文化生活的体系。比如坐落于郑州东风渠南岸的铁路主题公园,被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手法,深入挖掘了公园整体的人文气息,既保留了场地的原有文脉,又结合文化元素与生态元素进行了创新设计[16]。无论是贯穿园内的铁轨,还是富有艺术感的雕塑,都为这座公园带来了不一样的风味。

4 郑州市公共艺术未来发展方向

4.1 发展重点

2021年,郑州市文旅部门着力构建“两代一心”文旅发展格局,使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在郑州得到充分展现。如何在保留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以人为核心[17],借由公共艺术来展现城市文化,使地域特色与国际潮流接轨,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4.2 将公共艺术纳入城市建设规划

2021年伊始发布的《郑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指出了要发展全覆盖且有重点的城市公共艺术。在构建科学合理城市布局的同时,将生态理念与美观感受贯彻其中[18]。

4.2.1 城市微改造与公共艺术

旧居住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在现如今城市微更新的大环境下,建造与之相对应的微公共艺术可以给居民带来心灵的沟通,打造出舒适的社区空间[20]。与其说这是城市的微改造,更不如说这是城市居民的审美创作。在上海市何家宅小区内举办的“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活动中,艺术家们配合现阶段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对社区进行了“文化软改造”,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21],真正做到了“扎根于社区,为基层百姓服务”。

4.2.2 乡旅公共艺术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产业正面临乡村特色缺失等问题[22],经受着重大的冲击[23]。于乡村振兴而言,针对乡村文旅的开发是未来发展的趋势[24],优秀的公艺作品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同盟古镇袁家村是一个极具区域特色的公艺创作优秀案例,对于郑州及其辐射圈内城市的公艺设计很有参考价值。公艺创作者应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村的原始风格[25],营造地域文化与科学设计理念相结合的乡村景观[26],使人们从中体验到更纯正的风俗文化[27],为古老的村落注入新的活力[28],也为人们提供具有归属感的景观空间[29]。

4.2.3 结合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郑州市是长江以北唯一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殊荣的省会以上城市,与之相对应的是对生态环保的更高要求。在创作主题和材质的选择上应始终遵循环保为主,实现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使城市景观的意义更易于被普通大众理解和接受[30],力求达到人文、自然与城市平衡的理想状态[31]。

4.3 融入新媒体技术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公共艺术的创作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作出更富有现代审美意义的作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中,技术人员通过数字媒体与技术的结合,以巨大的电子屏动态展示的形式来展现各国的国旗,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以此为借鉴,可以在郑州市的博物馆建造影像类互动装置,将人、空间与体验连接起来[32],给观众带来独特的沉浸式体验,使其切身感受整个场地[33],从而实现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传达艺术美感[34]。

5 结语

随着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设计者不应拘泥于传统单一的创作手法,而是要发散思维、与时俱进。巧妙地将现代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激发城市新的生命力,从而展现华夏文明独有的魅力与内涵,使城市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 吴馨宇,田晓东,萨兴联.公共景观空间雕塑情感化叙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46-47.

[2] 耿帅坤,张耀.论当今城市趋同化的景观对策[J].大众文艺,2018(20):67-68.

[3] 陆卓武.陶瓷材料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艺海,2020(11):162-163.

[4] 贾圆洁,梁勇.论公共艺术视野下的城市文脉传承——以河南省雎县公共艺术规划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4):159-160.

[5] 吴礼程,金晓雯.基于游客群体下的老南京西火车站场地景观分析与改造[J].大众文艺,2018(18):50-51.

[6] 陈智,熊瑶,顾梅琴.校园景观与文化共融初探——以南京林业大学景观改造为例[J].大众文艺,2018(20):35-36.

[7] 陈智,熊瑶,袁常洪.对校园小场景植物配置的论述[J].美術教育研究(下),2018(13):82-83.

[8] 徐文静,张宁.论民俗元素在特色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潍坊风筝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8-89.

[9] 王碧洋,朱宇婷.论南京地铁三号线《红楼梦》主题壁画设计[J].大众文艺,2019(20):99-100.

[10] 武定宇.转化与新生——“城市记忆”系列地铁创作自述[J].雕塑,2018(3):46-51.

[11] 赵晓晴,熊瑶.区域性文化特色的地铁景观艺术化营造初探——以武汉市地铁二号线南延长线地面战点景观设计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50-51.

[12] 徐悦,张磊.城市景观的文化价值与城市形象塑造[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52-53.

[13] 兰觅,李明燕.拓展公共空间激发城市活力——城市中心区地下步行系统规划要点研究[J].四川建筑,2012(1):35-38.

[14] 丁振兴,叶洁楠.绿化技术在生态建筑中的集成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06):89-90.

[15] 陈晨,黄滢,张永辉.基于“共享街道”理念下的街道规划与空间营造——以南京锁金村街道为例[J].大众文艺,2018(18):219.

[16] 廖海橦,徐昊,王夕倩.废弃火车站复兴计划——南京下关火车主题公园创新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6):78-79,82.

[17] 鲁遥,祝遵凌.南京紫金联合立方广场景观分析与改造[J].设计,2018(10):143-145.

[18] 舒怡.当代中国公共艺术与设计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现代传播,2012(5):147-148.

[19] 汪雪荆,李明,冯晓娟.从城市化到旧居住区景观设计论析——以南京富贵山小区为例[J].大众文艺,2019(02):89-91.

[20] 邹志.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生态廊道设计[J].大众文艺,2018(22):137-138.

[21] 周艺园,黄维彦.多元化需求下的校园旧建筑改造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校医院老楼改造为例[J].大众文艺,2019(15):114-115.

[22] 潘玥,徐雷,梁晶.乡土文化在南京乡村旅游建设中的保护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8(19):106-107.

[23] 路丹丹,黄滢.传统村落人居生态景观改善策略研究——以苏州吴中区东山、西山风景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105-106,112.

[24] 庞莹莹,熊瑶.运河遗产廊道中的旅游规划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65-66.

[25] 陈晨,祝遵凌.自然元素在城市建筑艺术中的应用——以南京桦墅为例[J].设计,2018(09):141-143.

[26] 王千意,黄滢.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以常州梅林村为例[J].设计,2018(23):67-69.

[27] 陈子玥,刘力维.浅析地方文化在民宿设计中的体现[J].艺海,2020(11):156-157.

[28] 李璇,何佳.历史街区的文创产品设计——以常州青果巷为例[J].艺海,2020(04):82-83.

[29] 孙田,祝遵凌.南浔古镇景观特色分析与思考[J].设计,2018(10):70-72.

[30] 庄佳.后现代主义理念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的应用初探[J].艺海,2020(11):104-105.

[31] 江欣欣,汤箬梅.景观媒介:城市空间规划与历史文脉的有机整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93-94.

[32]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33] 张润楠,汤箬梅. AR/VR数字化技术下对环境空间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69-70.

[34] 徐雪媚,李雪艳.公共室内空间中的纤维装置[J].大众文艺,2019(02):135-136.

作者简介:崔洋(2001—),女,河南许昌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朱一(1979—),男,四川遂宁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环境生态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公共艺术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兰州黄河文化传承的思考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基于黄河文化背景下兰州黄河风情线雕塑长廊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