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推理 一脉相通

2021-08-09 08:23陈浩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类比串联

【摘 要】 從课本上的一个“全等”习题出发,借助类比推理,在复习时让学生的思维在“全等”与“相似”之间跳跃,这样丰富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帮助学生建立,拓展和完善了知识结构,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关键词】 全等,相似,类比,串联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定理、证明、概念、定义、理论、公式、方法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只有问题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的思维是解决问题的心智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再创造,从深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本文从课本上的一道“全等”习题出发,借助类比推理,让学生的思维在“全等”与“相似”之间跳跃,这样极大地丰富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和拓展知识结构,实现知识的再认、再现、再建,培育创新思维[1].

1 类比联想

1.1 原题呈现,等闲识得东风面

命题1 (人教版8上课本第56页第13题)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命题2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2 改变条件,一花引来百花开

将命题中的“中线”分别类比替换成“角平分线”,“高”得到以下真命题:

命题3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命题4 有两角和第三个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命题5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全等.

命题6 有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锐角三角形全等.

上述命题,全面系统复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1.3 弱化条件,映日荷花别样红

将上述命题5、命题6中的锐角三角形中的“锐角”去掉,得到以下两个命题:

还可从基本元素(边,角)与相关元素所给出的数量关系或位置关系等条件,进行整体图形关系的探究,类似的变式,此处不再一一说明,由此可以看出,“全等”是特殊的“相似”,“相似”是一般化的“全等”[3],在判断“全等”的路途上,利用“全等”的活动经验和辅助线的做法,可得到“相似”的类比结论.还可将文中命题11,命题12中的“两个同为锐角(或同为钝角)的三角形”去掉,因此问题就类似于本文命题7,命题8,是否相似需要讨论,探讨从“全等”到“相似”的变与不变,凸显数学的美[3].

4 教学思考

4.1 融入科学训练,获得类比体验

类比是将已有知识与新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的一种重要方式[4].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经验,将新知识与熟悉的旧知识进行类比,轻松发现新问题,如: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入手,找寻相应的逆命题,再判断其真假性.类比是学生建立、拓展和完善数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类比有利于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它们的异同,逐步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把知识各个部分、因素、层次的认知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时类比还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式,通过归纳、类比、联想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

4.2 精心组织学材,培养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要理解数学教学,把握问题本质,深入挖掘数学问题的教育价值,既要优化解题思路,又要借题发挥,对问题进行变式、延伸与拓展.习题教学中要设置好问题串,设计好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串联”,如:命题1~8在八年级即可解决,命题9~12命题则在九年级复习中串起命题1~8,通过横向和纵向迁移,在展示数学逻辑思维结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类比、归纳、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内化为自己研究数学的手段,生长出思维链.

参考文献

[1]陈浩.问题链中的意外插曲[J].中学数学,2007(3).

[2]童浩军.全等三角形判定中的几个拓展命题[J].中小学数学,2007(1-2).

[3]康叶红.聚焦几何证明,凸显核心素养[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20(11).

[4]钱佩玲,邵光华.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心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陈浩(1975—),男,湖北武汉人,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武汉市陈浩数学教学研究室主持人,曾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80余篇.

猜你喜欢
类比串联
用提问来串联吧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光影串联,家之风景
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难点问题的处理
紧扣数学本质 丰富学习方式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运用类比教学法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研究
“类比”一种思维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