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奋力干出争先进位新气象

2021-08-09 10:56奚明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余姚聚力现代化

奚明

“十四五”时期是余姚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余姚将坚决扛起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模范生排头兵的责任担当,深入实施“两强三提升”行动,全面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创新型生态城市,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2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为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更大余姚力量。

坚定不移打造人才科技创新引领区。建好创新平台。聚力建设甬西智能科创走廊,争取布局工业智能计算平台等大科学装置、长三角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大力实施产业技术研究院优化提升等工程,全面打响“前湾硅谷”等创新品牌。建强创新队伍。深化实施“姚江英才”“阳明蓝领”等计划行动,不断深化以才引才、以企引才、以会引才等机制,到2025年新引育特优人才50名、拔尖以上人才100名,各类人才总量达48.6万人。建优创新生态。积极创建省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精心办好中国机器人峰会、智能经济人才峰会等品牌活动,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到2025年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8%;深化完善有关政策支持,构建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

坚定不移打造智能经济先行示范区。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聚力建设“三五”千百亿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智能制造2.0版升级改造,开展“5G+互联网”推广示范,并全力抓好园区整合提升,做大做强中意宁波生态园、余姚人才创业园等平台,不断优化工业地图,力争创建成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到2025年形成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四大标志性产业链。持续发力数字经济。以建设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布局建设以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为重点的数字产业园,以及人工智能与融合运用等未来产业,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00亿元、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不断育强企业主体。大力实施“凤凰”、350培育、单项冠军培育等企业培育计划,加快形成专精特新高成长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龙头企业的培育梯队。

坚定不移打造宁波现代都市北翼核心區。注重融入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积极抢抓前湾新区建设等机遇,力争在沪杭甬先进产业承接、优质服务共享等方面实现较大突破,特别是高标构建接沪、融甬、联杭、通金义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推动杭绍甬智慧高速等工程,谋划建设东、西港区及地方型通用机场,打造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注重提升城市品质。全面加强“一主一副五片”市域空间发展协调性,推动余姚和慈溪、前湾新区相向融合发展;大力开展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改造城中村30.5平方公里,打造山水城一体新形象。注重推动协调发展。深入实施新一轮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2966”乡村产业振兴等计划行动,协同推进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到2025年,省级美丽乡村达标村达90%、美丽城镇全面建成,基本建成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

坚定不移打造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纵深推进铸魂工程、溯源工程、走心工程,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打造“道德银行”升级版,争创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国范例。打造重要文化标识。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为抓手,加快推进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以及阳明古镇、姚江书院重建等工作,进一步擦亮河姆渡世界级名片亮度,打响“阳明故里、心学圣地”的知名度。优化文化服务供给。高水平建设姚江文化产业带,加快建成市公共文化中心,打造城市15分钟科教文化圈,并推动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到202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

坚定不移打造幸福品质之城。聚力推动共同富裕。深化推进全民创业乐业增收计划,探索建立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体系,确保居民生活水平均衡度走在前列。特别是狠抓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实施“四明红锋引领”等九大工程,加快打造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聚力补齐民生短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拉长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服务短板,优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配置,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聚力建设美丽余姚。统筹打好蓝天保卫战、治水提升战、净土清废攻坚战、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歼灭战,深化推进“无废城市”“低碳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定不移打造市域治理现代化典范城市。坚持数字化改革牵引。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强化数字化技术在经济建设、城市运行等各领域的运用,着力打造未来社区、数字乡村,持续擦亮“阿拉一起来”等品牌,打造“掌上办事之市”“掌上办公之市”“掌上治理之市”。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切实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统筹抓好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卫生防护、安全生产等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余姚”“法治余姚”。坚持高素质队伍保障。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完善全面、立体、透视察人识人机制,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实施“一把手战略储备工程”,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澄清保护、松绑减负机制,打造一支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

责任编辑:刘怡然

猜你喜欢
余姚聚力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凝心固本 引智聚力 创新开拓
阿拉善左旗 “党建+”激发社会发展新动能
现在你踏实了吗
信息技术教学的习题整合策略
改名后的聚力 如何改变尴尬地位?
我的女巫朋友
图片新闻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