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2021-08-09 04:20范梦阳
时代汽车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范梦阳

摘 要:《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是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专门教材,书中收录了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与汽车有关的电路、发电机、电动机等知识,将汽车电气与电控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用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以期培养具备汽车智能技术与汽车电子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入手,为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提出方案。

关键词:汽车智能技术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for Automobil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Major

Fan Mengyang

Abstract:“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specialized textbook for automoti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majors. The book contains basic knowledg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cluding automotive-related circuits, generators, motors, etc., and integrates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ntrol. The technology is organically combined and applied to the automoti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major,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automoti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automotive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rriculum, and proposes a plan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automoti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major “Automotive Electrician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Key words:automotiv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1 引言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这一课程是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汽车智能化发展中,新型汽车研发人员的电子技术和电工技术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学好这一课程对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同学来所非常重要。因此,进行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弊端,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是未来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教学发展方向。

2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课程的改革与否要从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来看。当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但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却为我国的环境治理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低耗能、低污染的能源型智能汽车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设置,为我国汽车智能化的建设储备了人才,智能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电的使用,掌握汽车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在推进汽车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缺乏必要的实践和训练,加上高职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枯燥的知识讲解对他们来说很难吸收和理解,容易造成学生上课走神,课堂知识学习的学习效果微乎其微,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智能汽车的建设做好人才储备。

3 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立足于客观事实,创设教学情境

要想进行课程的改革首先必须要立足于客观事实,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技能的提升,那么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成果就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上课时,老师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解,客观的去了解,不要带有主观的去审视学生,高职学生一般来说活泼好动,在学习中,传统的听+做的教学模式可能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并不是学不好,只是学习的方法有问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理论知识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枯燥,那么就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去关注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老师只有了解了高职学生的特征,了解他们的短板和优势才能对症下药,及时调整教学模式,选择更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如老师可以尽可能的为学生布置一些实践型的作业,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是学生可以主动的去学习知识,增加其学习兴趣,通过主动的对汽车电气电工的了解,加深印象,为后续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对进行课堂情境的创设,创新教学模式。“生活处处皆学问”,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影子,汽车电子电工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学会从生活中选择素材,进行情境创设,从生活中为学生引进知识,把学生的生活变成一个巨大的课堂,消除生活和课堂之间的壁垒,拉近生活和课堂之间的距离,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3.2 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团队协作

团队的协作能力对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团队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互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目标。在现代社会当中,尤其是汽车制造行业中,一辆智能型汽车的建造,除了电力技术电力部门的研发创新之外,发动机、覆盖件等各个部门的配合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对于团队协作的教育也是,高级职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之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将同学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布置每个小组的任务,通过一定的课堂引导,让同学们课下自行讨论学习知识,比如说对于第一章“直流电路” 的学习时,老师可以给每个小组不同的部分,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主题,在课下进行资料的查询,形成书面的报告,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讲解,这种分小组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是对传统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的颠覆,只有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才能更充分的发挥学生团队协作的优势。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开展小组的团队协作:

首先,要选取适合进行分组学习的章节,制定小组划分和考核的计划表,确保每一步都可以按时实施。其次,在课堂上分发任务,将分组结果与学生进行交流确认,并与学生进行规则的制定,确定好团队每个人的任务合理进行划分,保障任务的均等分配,保障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团队的讨论中去,使每个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实行组长负责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最后,老师要做好课堂的带头人,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分小组自主学习时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质疑,引导学生思维往正确的方向进行延伸。

3.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除了带领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学会更多学习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的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带领学生观看汽车电工电力技术的相关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对于书本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电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电的产生、到电的安全使用,经历了十分漫长的探索和实践,电力在智能汽车中过的应用也是如此,生态环保的时代发展要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电车,相对于传统汽车,電车的能耗和费用相对来说比较低廉,也更加的环保。近几年,智能汽车也逐步向汽车行业进军,汽车上的智能设备的使用,必然需要电来为其运行提供能量。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可以从生活中的电入手,从生活循序渐进的过渡到学习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用微课、动画等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对汽车用电、电力设计等技术进行学习,从视听两方面加深学生的记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类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人类会思考、有思维的高级动物,老师在带领学生对汽车电力进行学习时,不要一味的进行讲解,要引导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每个学生的潜力都很大,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可能对学生的思维体系的形成更有利。教师可以在抛出问题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思考,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思考并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正确与否,每种想法的产生在某个角度来看都是成立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满足,在思考和表达中得到了轻松愉悦的感受,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4 引进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只是需要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也需要实验的研究。这就要求学生要手脑并用、全身心投入进行学习,实验可以使学生最直观的感受理论知识,学生在相互配合之下完成实验,进行实验结果的记录,并得出自己思考和观察后的总结,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方式的形成都是有益的。

另外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课堂小游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思维迅速集中到课堂之上,使他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训练,使他们能够在大脑中将学到的基础知识和自己团队实验的结果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传统的教-学-做的教学模式,真正转变为学-做-教的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带领学生体会并享受学习的过程,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和巨大的信息量,为学生提供当前汽车智能化发展的新形势、新技术,了解当前我国智能汽车发展的新政策新进度,使得学生的发展能够和国家的发展形势相统一,为国家的智能汽车的发展储备优秀的高技术人才。

4 结语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在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其教学模式必须向更适合学生发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向进行改革,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接收理解知识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未来我国网络教育平台的逐步完善,我国教学模式的改革也迎来了新的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朱以东.基于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78.

[2]王瑾.汽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技术趋势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J].南方农机,2020,51(18):140-141.

[3]李涛.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为参考[J].东西南北,2020(06):155.

[4]李兆平.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诊断与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2017(25):162+269.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