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改背景下职校德育教育策略

2021-08-09 04:25郑志飞
时代汽车 2021年13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郑志飞

摘 要: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专业性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技术型人才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德育教育策略。文章中笔者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及教学特点,对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应以让学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德育教育,为社会输送更优质的技术人才为目的,深刻落实到职业院校的教学的点点滴滴中,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市场与经济发展的服务、生产、管理等人才。

关键词:职业院校 新课改 德育教育 以人为本

Analysi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Strategy in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Zheng Zhifei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requires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alents, which not only require technical talents to have strong technical skills, but also to have correct moral education leaders.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many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mor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ollege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should allow students to enjoy higher-quality moral educ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delivering more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moral education is deeply implemented in the teaching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n cultivates service,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other talents that adapt to the social marke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 new curriculum reform, moral education, people-oriented

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也面临着迫在眉睫的转型问题。在新课改呼吁持续上涨的今日,家长和社会对德育教育的要求也在逐日提高,这反映了全社会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方法的密切关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有利于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塑造乐观的心态,摆正学习的态度,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造就优良的品行。

2 职业院校现状分析特性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进到职业院校培训学习的学生愈来愈让人“忧虑”,招生数变成牵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较大阻碍。各种职业院校陆续“放下身段”,从而产生的难题便是招生品质难以确保,学生水准良莠不齐,这在一定水平上提高了学校管理的难度系数。学生难教、难管、违法乱纪率高是职业技术学校广泛存在的不足。因此,落实职业院校的学生德育教育看起来就至关重要。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应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塑造出能够适应新时期下市场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服务、管理、生产等各个行业输送人才。

3 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策略

3.1 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传统式的观念和现行标准教育制度的拘束下,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是被低估的,而作为教师并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去对待这些学生,应该用更多的关爱与耐心去引导学生。更要帮助学生们了解新环境下的市场规则并剖析学生在职业选择中的优势与特点。。虽然进到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等层面也许比不上上重点中学的学生,但这些学生通常在空间思维、人际交往、歌曲律动、组织能力、运动健身等能力上有显著的优点。因而,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积极主动挖掘每一個学生的专长,并为每一位学生造就施展才能的平台。另外,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投身到各种各样的活动组织过程中,让不同特长的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自信心以及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比如,让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参与到黑板报、手抄报等的制作过程中,让有运动特长或运动天赋的同学参与到运动会、趣味比赛中去,还可以让有组织力和有交际能力的同学积极组织动员同学们参与活动、安排活动等,让每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3.2 树立坚定的德育目标

确定品德教育的目标,就是确定德育工作的指南针。传统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太过呆板单一,目标设立也太过空泛,不具有可实施性和多样性,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也难以有指导性。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果,就必须要制定具有可实施性和针对性的德育目标,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大方向。首先,品德教育总体目标要“优化”。品德教育总体目标要实际、要有层次,要优质、要有进一步的可执行性。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地对学生的社会道德塑造开展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如:爱的教育,先教育学生从爱家人、爱同学、善待自己等身边的人进行,从而升高到爱院校、爱家乡等层次,由浅入深,最终再提升到热爱祖国等感情,展示出由浅到深,由小爱到大爱的渐近。同理,其他的讲文明树新风文化教育、诚信建设教育工作等均可遵循这种方式进行。“优化”的品德教育总体目标更合乎品德教育培养的规律性,也具备更高的可执行性,提升育人成果。另外,品德教育总体目标要突显时代感。品德教育要展示出独特的时代特点,关心时期发展趋势的特点和规则,关心新时期下对人的思想道德要求的改变,适度调节目标的方位,赋予德育目标有更广泛的讨论空间,更深层次的含义以及更团结的凝聚力。

3.3 提高综合能力

社会发展中的生活是十分变化多端的,许多事都是会由彼此的权益引起激烈的矛盾,这种全是学生未来必须要应对的,因而,教师在品德教育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直面这样的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对学生来讲,立即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因为利益而产生的矛盾,便是给学生展现了真实的社会环境和训练自己的机会,可以在这种事情中自我反思和感受。例如在解读基本法律规则的讲座中,教师能够列举出一些生活中真正产生的违法犯罪实例,并要求学生们对于此事做出自身的点评,将自身的观点胆大的讲出来。另外,将违反法律法规产生的不良影响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发自内心感受到违法乱纪的后果,从而产生谨遵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意识,得到心灵上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讲,真是的实力才是最好的教育资料,学生应从实际实例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

3.4 提高班级凝聚力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中,主要是以管教型主导,大多会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两个对立的阶级。就比如说深入人心的教导主任的角色,教导主任总是以趾高气昂的态度出现,强调绝对的权威性,而学生对教导主任的指挥要保持绝对的服从。这样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形成一个高效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环境,反而更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减少像教导主任这样的角色的出现,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与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比如,在学生会和班级干部的协调下,组织同学积极参与到对校规校纪是否合理的讨论中去,这不仅增大了校规校系制定的弹性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了解和遵循校规校纪。同理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制定班规班纪。另外,教师要抓住每一次参加校内校外德育主题活动的机会,在班级班委的带领下积极参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加强学生们的合作意识。

3.5 加強心理疏导

科学报告显示,职校生活环境下的学生有更明显的心理问题,在抑郁症,焦虑症等严重疾病问题上表现更为突显。面对这一点,职校的教师就更应该深入关心学生的学校生活,不仅要努力完成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充分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充当学生的知己,和学生平等地对话。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高度关注,并给予帮助,在和这部分学生谈话时,注意沟通和说话的技巧方式,要从朋友父母的角度去关爱学生、爱护学生,从而疏通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心理状态。积极承担起学生、家长、学校之间沟通桥梁的责任,让家长安心、让学校放心。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改下,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高速发达的今天,家长和社会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而教师作为与学生密切接触的人,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问题萌芽之前就采取措施,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尊重理解和信任,学风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 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学校文化教育应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把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塑造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新式优秀人才。德育教育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德育教育没有固定不动的方式和现有的方法,怎样科学地开展德育教育并取得成果,塑造出融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才算是德育教育的最后立足点和归处。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