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PBL教学模式中的问题设计

2021-08-10 23:18王向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儿童幼儿园教学模式

王向阳

一、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性质及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高职学前教育各专业课学习的理论基础,它与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理论依据。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各器官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特点与规律、心理保健、营养与膳食、疾病和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一日生活的组织管理等方面。该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应用性广、实操性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初步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学前儿童进行卫生保健、保育的综合能力,并能灵活运用于今后的保教工作中。

当前该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主体以教师为主,教学方法以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为主,教学评价相对单一。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宰课堂,“教师讲、学生听(记)”,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学习,上课缺少思考,课堂缺少互动,师生互动不足,生生互动更少。这样的课堂教学普遍缺乏吸引力,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勉强记住知识点,一遇到真实的问题就手忙脚乱,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性学习、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尝试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

二、PBL教学模式简介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构建PBL教学模式主要有五个关键环节:问题的提出,小组的确定,教学资源的获取,问题的解答(小组研究、讨论、汇报)以及集体反思与评价。它的核心是鼓励和支持学习者积极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改变学习者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正是新课程改革和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问题设计在PBL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性

问题教学是古今中外普遍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在同弟子的一问一答中进行教学,西方的苏格拉底也是在讨论问题中表达思想观点。教师就是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起点、焦点及驱动力,是整个研究的关键。整个教学研究都围绕问题开展:根据问题进行资源的搜集、整理,围绕问题展开小组研讨、总结汇报,根据问题的解答情况对汇报成果进行评价。

问题合适与否?设计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研究的兴趣?是否有研究的价值?问题的设计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所以,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是PBL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四、问题设计的原则

PBL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依据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特点及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有关文献和教学实践,笔者提出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时进行问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

问题的实践性是指設计的问题应该与幼儿的生活实际或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紧密联系,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旨在为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教师。学生通过对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能够提前熟悉、了解幼儿园的某些工作内容,积累经验,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如“如何做好晨午检工作?” “肥胖儿童在饮食上应如何管理?”

2.开放性

问题的开放性是与封闭性相对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指问题的答案并非唯一,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回答;其次是指问题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问题设计的跨学科性;第三是指问题的汇报解答方式可多种多样,如PPT汇报、编写绘本、小品表演、小论文或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如“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要求学生首先阐述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具体内容,然后再讲述培养方式,在充分了解幼儿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及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如讲故事、编写绘本、角色表演、榜样示范等。

3.趣味性

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从而主动地探索。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和有效的心理成分,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会通过学习得到内心的满足,而不是感到负担。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能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灵活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主动去探究。寓教于乐也是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巧用儿歌、童谣、谐音、故事等,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如通过绘本故事《鸡在晚上看不见》设计问题: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再如结合童谣“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引出问题:有人说孩子头大聪明,你怎么看待大头娃娃问题?

4.综合性

PBL教学模式中设计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面要广,要与生活、幼儿园教学紧密联系,最好能涵盖多学科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通过小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太过于简单的问题或太小的问题,如“运动系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几种?”这些问题的答案一目了然,不适合PBL教学模式中供小组共同探讨解决。PBL教学模式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趋于综合化,问题的解决可能涉及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环境创设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小组成员一起查找资料、共同商讨、合作解决。

如“仔细研读某幼儿园小、中、大班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合适?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了解制定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的依据是什么,内容涵盖了学前儿童神经系统、膳食制度、注意力的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样的问题与幼儿园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实践性。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安排要根据学前儿童大脑皮质发育的规律,要动静交替、劳逸结合,注意活动的多样性,还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以及幼儿园的膳食制度。

5.多样性

问题的多样性是指问题的提出方式多样,可以通过文字表述;也可以通过视频呈现,如幼儿园晨检(或午餐、教学活动)的一段视频;或结合新闻媒体报道的事件,如食品安全、园车安全、婴幼儿照料等。

如结合湖南郴州部分婴儿因食用“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导致大头娃娃事件,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大头娃娃现象?这个问题的设计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问题的内容涉及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学前儿童每日蛋白质的需要量、如何获取优质蛋白质、如何为婴幼儿选择代乳品或添加辅食。这个问题可分解为以下子问题:婴幼儿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是多少?蛋白质有哪些生理功能?婴幼儿喂养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为婴儿选取合适的代乳品?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调查收集信息,解决问题。

五、PBL教学中问题提出的注意事项

1.问题呈现的时间

问题的呈现一般在教学实施前两周,分小组选定要研究的问题,这样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提前学习教材、查找资料、开展调查、共同讨论,从而保证问题解决的质量。

2.问题的数量

PBL教学模式中提供给各小组的问题通常是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小组成员查找资料、共同探讨、合作解决,考虑到学生还有其他多门学科,通常不宜过多,一般每个小组研讨一个问题。教师要熟悉每一模块的内容和知识点,一般对每一模块提出五至六个问题,恰好能覆盖整个模块的关键知识点。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能深入学习本模块的内容,达成该模块的教学目标。

3.选取合适的问题

纯理论的问题一般不适合采取PBL教学模式,PBL 教学模式更适用于案例分析、实际操作、与生活工作联系密切的问题。因此教师需对教材进行全面研究,选择合适的内容,通过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问题设计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幼兒生活实际和幼儿园教学实践,关注家长育儿方式,关心社会时事,培养学生的学习整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结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经典的PBL教学模式是由教师设计出问题,各学习小组选定问题,查找资料,共同探讨,合作解决。现代教学理念更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关注“问题解决”到作为创造性活动的“问题提出”的教育变革,是满足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的可能途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尝试。所以,在PBL教学中,学生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现新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今,将问题提出纳入学校教育的议题已经逐渐成为各国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学校教育中,Kilpatrick认为问题提出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是一种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好的问题提出者,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对学习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生活与生产及未来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价值。这正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总之,问题的设计是PBL教学的起点和研究的驱动力,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研究的兴趣、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幼儿园教学实践,关注与学前儿童相关的新闻事件,设计合适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为学前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特色创新项目(课题编号:ZJYZTS20200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陈春阳

猜你喜欢
儿童幼儿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想念幼儿园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幼儿园私家菜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