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西南山区高地震烈度区复杂环境,如何建设桥隧安全监测系统?

2021-08-12 04:42编辑陈楠枰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桥隧管养山区

编辑/本刊记者 陈楠枰

在我国西部艰险山区,公路桥梁安全运营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除了运营荷载与结构抗力之间的矛盾外,还要面对复杂恶劣的地质地形和水文气候条件带来的灾害风险。

怎样通过监测手段,强化山区桥隧结构风险辨识,细化分析评估?保障中国山区桥梁与隧道结构安全,看看专家怎么说……

安装了源清慧虹健康监测系统的泸州国窖大桥(摄影:王宇)

桥隧健康监测系统必须做到对每座桥隧建立起“健康档案”,对桥隧结构状态数据及维修数据“留底”。如此,方能在此后的每次“不适”中,更科学地找到应对办法。此外,桥隧健康监测的流程化管理,也需要智能化手段辅助建立,实现从监测到评估、诊断等方面的全流程再造。

人才培养层面,曾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百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中,大约只有两位从事管养工作。我们不止需要从体制机制的角度发力,提高高知人群从事桥隧管养工作的积极性,也从侧面表明了,推广信息化、智能化管养监测手段的重要性。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冯良平

泸州是南北纵向地形,在北边以丘陵为主,南边主要为山区。近年来,我们愈发在桥隧安全管理工作中体会到,“全寿命周期”应当是从项目方案制作、设计、建设、运营的全过程研究和全方位协同。

如果可以把信息化手段进行集成与融合,将之从桥隧的设计、建设到运营全过程一以贯之,那么,随着桥隧结构状态的信息和数据得到全面储备,在桥隧全寿命周期中所运用到的信息化手段也能赢来价值翻倍。

——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市公路局党委书记、局长曾兴宇

建设桥隧健康监测系统不但应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入手,还应与桥隧本身相融合。要知道,只要计算机系统不崩溃,这些数据都将“永生”,甚至可以无限孪生。重视桥隧结构状态的大数据采集、整合,不仅有望在桥隧维修或改扩建中切实减少无用功、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还将成为令桥隧的全寿命周期更安全、更耐久的路径之一。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秘书长赵君黎

桥隧健康监测系统是否需要装?我认为需要安装,且系统设计越简单越好。只是,桥隧的运营养护者和管理者并不能完全依赖于桥隧健康监测系统,它是管理者对桥隧健康状况进行决策和判断的辅助分析工具,人工巡检依然对桥隧日常养护保留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庄卫林

监测系统之于山区桥梁的“把脉”,一定要结合山区桥梁所处的实际环境来考量。山区桥梁地处偏远,路域条件和通讯条件均相对恶劣,人为管养的代价和成本偏高,这要求监测设备必须具备更高的可靠性。

——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吴猛

猜你喜欢
桥隧管养山区
基于BIM的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山区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桥梁篇)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二维码在机电设备管养中的应用
大连开凿全国最长城市山岭桥隧工程
重庆桥隧大排查:震后“身体健康”跨江特大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