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赛艇专项运动员体能力量的训练方法

2021-08-15 00:54魏娜沈阳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游泳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灌篮 2021年34期
关键词:赛艇体能训练专项

魏娜 沈阳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游泳水上运动管理中心)

一、引言

从赛龙舟活动到奥运赛艇项目,自古以来,赛艇运动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运动训练模式的不断优化,我国赛艇专项运动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赛艇专项运动员的整体体能和力量仍相差甚远,整体的体能和力量训练方案仍有待完善,运动员专业技能培养效果不容乐观,严重阻碍了赛艇专项运动员成绩的提升。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纷纷对当前世界各国的赛艇专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方式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好的挖掘赛艇专项运动员的竞技潜能。但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的训练模式不能与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特征相适应,因此整体训练效果仍差强人意。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的不断进步,相应的赛艇专项运动员训练理论也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赛艇专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体能状态,探究了近年来国内外的专项研究内容,从我国运动员身体特征出发,基于赛艇项目的竞赛要求,探究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赛艇专项运动员体能力量训练方式,从而更好地促进赛艇项目的不断进步。

二、体能力量训练对赛艇运动的影响意义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是一种水上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对选手的耐力、体能和力量要求极高。近年来,我国赛艇运动员屡次在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中夺得桂冠,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也逐渐将国人的视线带入到水上项目中来。然而,赛艇运动开展过程中,大多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且运动距离较长,因此对运动员整体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一旦有部分运动员体能不支,易破坏团队整体的节奏,导致整个团队的落败。另一方面,赛艇项目开展过程中,大多通过手摇桨实现水上滑行,控制前进方向,由于水中受力情况较为复杂,为了实现快速完成运动项目的目标,对赛艇专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和手臂力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赛艇运动是一项依赖于运动员体能力量的水上竞技项目。因此,运动员的体能状态和力量训练对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赛艇运动相对于其他陆上运动而言,对运动员的体能力量要求相对更高,在此背景下,有效提高赛艇专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巧,对促进赛艇运动的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三、赛艇专项运动员体能力量的训练的瓶颈问题

目前,无论是在赛艇专项运动训练的理论方面,还是实际训练内容方面都缺少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训练内容单一,训练模式守旧,都无法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基于此,结合国外研究和我国赛艇专项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水平、运动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如下问题:

基于当前我国赛艇运动员的整体平均体能水平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相对于欧洲、美洲、非洲等国家的运动来说,我国运动员的体能明显存在不足,且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训练方式来说,我国的赛艇专项运动员体能和力量训练方式仍较为落后,大多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训练模式,未能合理结合我国运动员的身体特征进行创新,缺少一套科学完善的训练体系,不能有效挖掘出运动员的专业天赋,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运动员和赛艇项目的健康发展。

科学的开展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是不断提供运动员潜能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因此,在进行赛艇专项运动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训练安排,如运动员个人身体素质、团队协调能力、专业技巧等,由于训练内容复杂繁重,在训练过程中各自为营,缺少合理的融合,也导致了整体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

四、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基础

运动员的体质决定了他的专项方向,赛艇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质要求主要包括如:肩宽臂长,肌肉发达,同时,心肺等机能要强,新陈代谢快,反应迅速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专项训练。赛艇运动员体能训练包括: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运动员的协调能力训练、运动员柔韧性训练以及运动员的灵敏性训练等,内容复杂多样,且环环相扣。如:若想保持运动员的体能,必须增强其速度,提高其耐力,加强其力量。因此,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内容是整体统一的,在开展体能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将各种训练项目相结合,在速度训练中增加反应能力和灵敏度训练,在力量训练中增加耐力和协调能力训练,这都有利于运动员在复杂的水上环境下对竞赛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做出快速正确的判断。

为了更好地促进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对当前较为合理的训练体系进行简单讲解,依次为:

1.理论知识:包括技巧讲解、图像展示、赛事分析等。

2.有氧训练:如慢跑、长跑、中长跑、花式跳绳、游泳等。保持30-90分钟,以此在热身的同时提高运动员心肺功能。

3.器械训练:如引体向上、杠铃、推拉器等附有力量的训练,可适当分组次完成,以此循序进件的增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

4.无器械训练: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这些训练内容不受场地和设备限制,可以随时开始,分组次完成,以此提高运动员的耐力。

5.技巧训练:针对专项内容,开展技巧训练。

6.团队训练:以团队形式开展集体合作或小组合作训练模式。

7.拉伸放松:在运动训练结束后,拉伸放松。

在保持上述训练内容的同时,要兼顾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状态,饮食均衡性以及作息习惯等,这些都会对运动员训练效果产生影响。

五、赛艇运动员体能力量训练的建议

(一)在训练过程中要保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统一

当前我国赛艇专项运动员的体能力量训练主要依托于加强训练难度和次数的方式,在此背景下,一旦训练强度超标,则难以保证训练量,反之,若不断增加训练量,但训练强度薄弱,也无法实现训练要求。基于此,在进行体能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要合理把控,适当规划,避免运动员由于难度过大造成的自我怀疑现象,也要避免因为难度过低,但训练次数过多而导致的厌烦心理。总之在对赛艇运动员进行体能力量训练的过程中,要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状态,合理规划训练内容,保持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统一和适量,在平时的训练安排中,要将这两方面的训练内容融合在一起,虽然这个时候会给教练带来一些困难,但如果能一直坚持下去,那么赛艇专项运动员的体能和力量一定都会有所提高。

(二)强化力量训练,设置科学的训练内容

赛艇选手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肢体力量对划桨速度和竞赛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力道的锻炼对提高赛艇的技术和速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力量训练是赛艇运动员所有训练内容的根本,是促进运动员技术能力和体能状态的驱动力,是提高赛艇项目竞技能力的关键。在竞技运动中,力量素质包括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三个主要方面。因此在开展力量练习时,要兼顾三者有机结合,合理规划训练强度,注重练习的间歇和训练次数,而在制定力量训练的练习方案时,要结合不同运动员的体质特征进行难度规划,注重练习内容的统一性和先后性。在赛艇运动中开展专项运动训练,可以适当添加:阻力划桨训练,赛艇拖曳训练以及长期、低桨频划船训练等内容。

(三)增加速度训练,提升运动员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速度训练作为体能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竞技过程中,对比赛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合理开展速度训练,不但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由于赛艇项目属于水上项目,竞赛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赛艇偏航、逆流、颠簸等问题,在此情况下,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不足,则易导致翻船危险,不但难以获得满意的比赛结果,甚至易导致运动员的安全风险。基于此,加强速度训练,能够快速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灵敏度以及爆发力,速度训练可以以球类训练为依托,如碰球跑。阻碍跑,传递训练等多种内容,以此快速的提升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在一轮练习结束后要保证充分的休息,以便进行下一次的练习。在赛艇项目中,合理加强速度的培养,可以让选手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高强度的训练,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四)保证技巧训练与体能训练有效结合

前文提到过,运动训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以各自为营,为了实现赛艇运动员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必须合理保证技巧训练和体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在比赛过程中,专业技巧的掌握也对比赛结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了技术训练,再好的体魄也是徒劳。因此,运动员的专业能力是获得优秀成绩的保障,只有优秀的划桨技术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平。因此,在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要合理加强专业技巧的培养,如划桨练习,阻力练习,以及必不可少的水上实操练习,在不同的水上环境下开展实际竞赛训练,既可以丰富运动员的实战经验,也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业技巧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赛艇专项体能力量训练内容优化

针对赛艇竞赛的实际环境和比赛要求,对赛艇专项听力量训练内容进行优化,在训练过程中,首先要合理规划训练方案,基于上文内容,设置科学完整的训练体系,同时加强实操环节,在训练过程中,利用录影机对每个运动员的实际训练状态进行记录分析,从力量,体能,耐力,爆发力,技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和评分,有侧重地针对每个运动员,有侧重地设置训练内容。同时,在开展专项训练的过程中,针对人体结构、肌肉力量、进行分析,优化训练方案。

研究表明,在进行赛艇竞赛的过程中,大约70%的肌肉都处于运动发力状态,其中四肢的力量是赛艇运动的最大推动力,而躯干和上肢则起到负责为四肢传递力量和提供支持,保持稳定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在竞赛过程中发挥运动员身体各个重要肌肉的力量,保持腿、腹、腰、背、肩、手臂依次协调、连贯、有节奏地进行,才能达到获得最优的运动成绩。所以,正确认识划船选手的主要发力肌肉和工作特点,合理安排体能理论训练内容,对于提高赛艇运动员的专业技术性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在开展赛艇运动的过程中,划桨的第一步为伸展腿,因此,首先需要对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的屈伸肌群进行训练,其次是伸髋,这个运动与伸展腿的运动同步进行,主要是在大腿后方的腹肌、腹肌和臀大肌;与此同时,要保持上身的伸展状态,由下背的竖脊肌作为力量支撑,推动手臂的进行划桨运动,因此,上肢主要训练的肌群包括: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斜方肌菱形肌等。基于此可以结合负重深蹲,推举等项目开展训练,以此实现对上述肌群的训练目标,提高赛艇专项运动员的整体体能和力量。

七、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提高赛艇专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基于当前赛艇专项运动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了赛艇专项运动员的体能力量影响因素,分析了赛艇运动肌肉发力结构,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体能力量优化建议。

猜你喜欢
赛艇体能训练专项
帆船与赛艇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个性化要求探析①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牛剑赛艇”存活190年的秘密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猪猪侠·赛艇比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