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中的创新发展研究

2021-08-15 00:54刘维韬苏州外国语学校
灌篮 2021年3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深度初中生

刘维韬 苏州外国语学校

在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从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基础进行深化。对学生不仅仅是运动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核心素养基础下,学校体育课程更加深入地三维教学。学生在身体运动技能、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进行更加具象的教学模块设置。学校体育运动技能与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自身所提高的素质相结合时,每节体育课程在更高深度的层次进行教学有效培养,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传统的学校体育课堂对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和教学内容,以及最终的教学评价方面,都是基于学生在学校体育课堂上进行各种体育锻炼和体育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在学校体育课堂上对于本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外的素质教育,这也是在未来体育课堂深度教学过程中,所要重视和转移的课堂教学重点。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参与

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体育学科被认为是副科,学生的参与性都不高。而且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较为枯燥,先进行热身运动,再讲授体育知识,最后进行体育活动,这样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初中生在体育活动时都会做一些与体育无关的事情,把体育课上成了活动课。而且体育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评价和指导,让初中生误以为自己的体育技能已经达标,从而不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初中体育教师没有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展开,没有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组织和精心设计,导致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也间接降低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体育课程不受重视,课时无法有效保障

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重要学科上,对体育学科的教学较为忽略,甚至出现其他科目占用体育课的情况,这样做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缺乏完善客观的中学体育教学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当今时代中学生往往会有较强的懒惰心理,从而导致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生都会在中学阶段制订减肥计划,还有部分学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而导致过度肥胖,同时一系列的原因使得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自信心,形成了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教师没有相关的教学体系做参考,就无法有效地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只能根据主观想法学习与训练课程,缺乏合理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在体育教学中强化身体素质,同时,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师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体育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不仅可以细致地把握每位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还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和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在后续教学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体育学科的学习,使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初中体育教师忽略了学习评价这一重要内容,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此需要尽快加以弥补和完善。

二、初中传统体育教学进行课程创新的策略

(一)引入深度教学的概念,促进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

体育深度教学,不仅仅是对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知识表面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从深层次延伸至其他学科,使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能够积极的运用知识。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多维能力,而这种能力将变成一种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使浅层次的知识变成学生个体在未来适应社会的个人能力与素质。体育深度教学更加注重教师的个人能力,在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科学化的设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完成一连串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娱乐以及愉悦身心的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运动能力和运动知识技能,在情感体验、价值观和运动态度上都有很好的提升。深层次的教学,需要体育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且在教学主体的转变中,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反馈教学中的各种不适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共同进步,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能力。以科学素养的目的,体育深层次的教学也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改革点,是现阶段我国通过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多学科融合。突出学生在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与运动兴趣的养成。

(二)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完善传统体育教育模式

在实际教学中,初中体育教师没有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需求,对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恰当运用,导致整个体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教师要深化教学手段,使之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并根据教学实际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小组合作。初中体育教学涉及很多运动项目,需要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将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2.任务驱动。为了让学生更有目的性地进行体育学习,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制订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使体育教学目标更快更好地达成。

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的提升。在深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锻炼的主体都有了很高的规定。要求学生能够在进行基本的运动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形成具有自己个性体系的健康体育锻炼习惯,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也是体育深度教学延展性与全面性的体现。体育教师要在深度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引导学生通过体育课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实际经验,进行有效的加工,从而使学生能够引起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兴趣爱好,让学生以自主驱动力进行自身体育锻炼的同时,激发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在体育课过后能够自主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通过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潜意识地与平时的生活习惯进行结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体育深度教学所要进行的内容。同时,学生要以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交流形式和处世道理进行自我融合,最终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价值观体系以及社会社交能力。

(三)重视教育评价,建立客观公正的教育评价体系

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帮助老师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提出极具针对性的参考建议和方法,以此指导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学习,进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适度的自评,并适当拓展评价范围,将学生学习态度、课堂教学情况、体育考试成绩、后续改进情况等渗透其中,让学生和教师能够通过评价对实际学习和教学效果有一个客观认识,也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表现有一个大致了解,并及时发现学习表现不够突出的地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弥补和完善。教师则可以通过评价对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重新梳理,尤其是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薄弱之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评价进行优化调整,以便进一步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引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初中体育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内容,还要适当引入课外知识,把握初中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可以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资源,因为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代表性,渗透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增添了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培养了初中生主动探索的能力。初中体育教师要搜集本地的传统民间游戏,通过多媒体为学生进行示范,还可以播放民间体育游戏的视频资料,使初中生受益匪浅,增强民族自豪感。还可以鼓励初中生回家后向长辈请教,询问本地有哪些别具特色的民间游戏,然后回到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不仅丰富了初中生的体育知识储备,还有利于弘扬体育精神和传统体育文化。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开展传统游戏主题活动,组织初中生进行传统游戏对抗,给有特长的初中生带来展示的机会,操场上留下了一群活力四射、朝气蓬勃的身影,激励着初中生在传承中创新与发展。民间体育游戏可以穿插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导入新课时使用能够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在授课之后使用可以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在课后使用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

(五)引入体育基础知识教授,加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深度教学发展

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是学生体能技能战术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生在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与健康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是学校体育课程学习的关键。同时,对深层次的体育教学来说,学生更应该掌握最基本的运动素养。体育深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体育课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培养与全面的发展形势,让学生能够突破基础体能的基础上,在原有自身的环节进行自我的认知与情感价值的体验。根据单一的体运动技能,不断地认知和拓展其他的运动项目所带来的价值,让体育深度教学对学生在更高层次的认知有一定积极的影响,并通过深层次的教学,培养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集体生活等价值观体系的建立都更加全面。体育深度教学,不仅仅让学生在基础的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达到更高的水平,又能够让学生以运动知识体系为依据,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各种锻炼的本质方法,使学生能够自我在生活当中进行操作。这也是体育深度教学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相适应的技术动作教学内容,在简单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根据特定的逻辑,以及自身的批判学习能力进行更加复杂和难度的体验式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学校体育课程的学习,引入到其他多学科的思考模式,从而更加深层次的拓展体育多元化的培养理念,注重学校体育课程与多学科的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

三、结语

本文就如何对初中阶段传统体育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越发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而体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教师要深化初中传统的体育教学认识,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对体育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优化完善,使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更加顺利、高效的开展,并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学生通过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其知识、技能和素质等也会得到有效培养,从而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深度初中生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